南方都市报|?两驴友命丧网红瀑布!圈内人道破极限运动屡屡索命“魔咒”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两驴友命丧网红瀑布!圈内人道破极限运动屡屡索命“魔咒”
南方都市报|?两驴友命丧网红瀑布!圈内人道破极限运动屡屡索命“魔咒”
本文插图

采写:于思
奇迹并没有发生 。
8月23日 , 一男一女两名重庆驴友在贵州省关岭自治县滴水滩瀑布群挑战瀑降途中被困超过一天一夜 。 经过40多个小时的救援 , 两人于8月25日下午均被确认已经不幸遇难 。
8月25日 , 关岭县网信办工作人员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现在死因还不确定 , 因为他们是被悬挂在水流中 , 是缺氧还是溺水而死 , 只能通过之后的解剖来了解 。 ”
8月26日傍晚 , ****详细报道了这起事件 。 “瀑降”这项小众户外运动 , 也因相关新闻的广泛传播而迅速进入大众视野 。
两名驴友确切的遇难原因 , 极限运动的危险系数 , “野景点”的安全与救援等问题 , 又一次被提及 。
遇难者身上有多处撞伤
根据与遇难者同行的侯先生在接受央视采访时描述 , 他们此行一共20几人 , 其中6人当天徒步到滴水滩瀑布顶端 。 因为是第一次去探地形 , 对路况极为不熟悉 , 也没有公路 , 他们花了6、7个小时上山后 , 发现天快要黑了 。
“我们当时已经很慌了 , 原路返回又要几个小时 , 没有电筒 , 没有头灯 。 我们白天来的时候以为很快到达 , 没带那些设备 , ” 侯先生说 。
南方都市报|?两驴友命丧网红瀑布!圈内人道破极限运动屡屡索命“魔咒”
本文插图

南方都市报|?两驴友命丧网红瀑布!圈内人道破极限运动屡屡索命“魔咒”
本文插图

同行者侯先生接受央视采访 , 视频截图
怎么办?瀑降是最快的下山方式 , 因为当中有人曾经有过在滴水滩成功瀑降的经验 , 有人决定试试:33岁女性驴友小张在瀑布60米处被困 , 68岁男性驴友老王立即实施营救 , 很快也被困在瀑布140米处 。 其余队友随即报警 。
【南方都市报|?两驴友命丧网红瀑布!圈内人道破极限运动屡屡索命“魔咒”】遗憾的是 , 经过40多小时的营救 , 被救后两人已经没有生命体征 。
参与此次救援的一名人员称 , 遇难者被岩石撞击 , 全身多处青紫 。
南方都市报|?两驴友命丧网红瀑布!圈内人道破极限运动屡屡索命“魔咒”
本文插图

滴水滩瀑布 , 图标遇难者位置
“玩瀑降 , 不可预测的因素很多 , 瀑降过程中很多突发情况会超出日常经验和直觉 。 ”大雄是广东户外运动圈的专业玩家 , 曾攀登过贡嘎神山卫峰那玛峰、四姑娘山大峰等 , 拥有超过 20年专业户外运动经验 。
据大雄描述 , 瀑降中最常见的危险 , 一种是被水帘封住而无法呼吸 , 另一种是被岩石撞伤甚至骨折 , 严重者当场死亡 。 “瀑降的难度系数主要看瀑布本身 , 而高度410米的滴水滩瀑布无疑是难度极高的 。 ”高落差意味着水势猛烈 , 水流撞击岩石扬起的水雾会排挤空气中的氧气 , 导致瀑降者无法呼吸 , “有时甚至无法抬腿 , 动弹不得” 。
而滴水滩瀑布落差大 , 不能一次瀑降 , 对体能要求极高 , 需要中途多次休息 。 在事故采访中 , 根据同行的、负责航拍的侯先生介绍 , 当时走了6、7个小时山路的6个人 , “又累又慌” 。 这显然不是适合瀑降的理想状态 。
此外 , 滴水滩瀑布后面的岩石崎岖嶙峋 , 对挑战者有很高的技术要求 。
南方都市报|?两驴友命丧网红瀑布!圈内人道破极限运动屡屡索命“魔咒”
本文插图

视频截图
玩的就是“肾上腺素飙升”
瀑降是由溯溪衍生出来的技术型户外运动项目 , 参加者借助绳索在悬崖处沿瀑布垂直下降 , 体验被水流高速冲刷的刺激 , 有些人则会尝试穿过水帘进入瀑布背后去探洞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