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心理何日辉|催眠室故事:从低谷到巅峰,深度催眠下缉拿双相障碍的心理真凶( 二 )
催眠治疗师Lucy对这个创伤进行了全面的修复 , 也做了一些深度催眠下的认知干预 。 第二天 , 我们针对这个创伤再与患者父母进行沟通 。
患者说 , 这件事情他记得 , 但很多细节已经忘了 , 尤其不记得自己当时赢了比赛之后还表现得那么“欠揍” , 难怪别人不爽 。 他更加没有意识到原来他“认为自己懦弱”与这件事有关 。
患者父母也很惊讶 。 他的妈妈是记得这件事的 , 但她以为这件事摆平了就是解决了 , 怎么会让孩子认为自己懦弱、无能 , 还留下一连串负面影响 。
我们向患者和父母都解释了这个病理性记忆的形成原因 , 患者从压抑到取得一定成绩而产生心理活动反差的过程 。
他的父母也说确实是这样 。 孩子平时一旦在某些方面表现得比较好 , 就会表现得非常开心、兴奋 , 但这种状态通常很短暂 , 很快又变得压抑、自卑 。 所以这算不上真正的轻躁狂发作 。
在此基础上 , 我引导患者学会找回自信 , 遇到困难和挫折要学会勇敢面对 。 取得一定的成绩时 , 开心是本能反应 , 但平静下来后一定要积极反思 , 不要把所有功劳都归于自己 , 还要看到他人的贡献、客观的因素等 , 进行综合性归因 。 否则 , 很容易再次陷入得意忘形、自高自大的状态 , 演变成真正的轻躁狂甚至躁狂发作 , 成为典型的双相障碍患者 。
而在遇到挫折、甚至失败的时候 , 也要及时调整自己的负性情绪 , 进行深刻的自我反省、改变及提升 , 这才有利于培养出越挫越勇的性格 。
只有做到以上这两点 , 才能到达“宠辱不惊”的境界 , 保持谦卑 , 但内心自信 。 这样的心态不仅有利心身健康 , 还能帮助他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高、更远 。
本文插图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然 , 这是最终目标 , 对于还是青少年的患者来说 , 他仍需不断体验、感悟和沉淀 , 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 。
这一次深度催眠下心理干预对患者的心理冲击很大 , 他说:“我的三观被改变了” 。 或许 , 这一次心理干预已经直击他的灵魂深处!现在 , 他知道自己当初的行为其实并不代表懦弱 , 但确实暴露了他的很多不足 , 他必须加强自我反省 , 不断提升 , 才能逐步建立自信 。
还要不要找那个同学打一架?患者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 早已经放下了这个心结 。
处理这个病理性记忆的过程中的发现 , 对我们的临床理论有很大意义 。
以往 , 我们分析过 , 真正的躁狂/轻躁狂发作的心理社会根源是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 。 这体验是怎么来的?以往我们的临床心理干预发现 , 往往来自于患者从小受到反复的、持续的过度夸奖 , 他们感到兴奋、愉悦 , 并在过度正性情绪时容易产生不理性、不客观的自我评价 。
但通过这次心理干预发现 , 原来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的成因不一定与过度夸奖有关 。
如果个体的内心长期压抑、自卑 , 渴望得到认可 , 一旦取得一些成绩、荣誉时 , 这会给他们带来极大的惊喜 , 这种强烈的心理反差也可能会令他们形成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 , 出现类似躁狂/轻躁狂发作的内心体验 。
如果这种体验多次反复 , 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被反复强化 , 慢慢就可能演变成真正的躁狂/轻躁狂发作 , 个体罹患典型的双相情感障碍 。
也就是说 , 我们找到了躁狂/轻躁狂发作背后的另一种心理社会根源 。 有可能 , 这种类型反而在典型的双相障碍患者中占据了较大部分 。 我们会通过后续的临床心理干预继续探究 。
希望患者及家属能够意识到 , 即使是被诊断为典型的双相障碍的患者 , 也有可能利用高效的心理干预手段找到背后相应的心理社会根源 。
传统精神病学认为双相障碍的发病机制主要是遗传、神经递质异常等生物学因素 , 但经过大量的、类似上述的TPMIH临床心理干预后 , 我并不认同这个观点 。
推荐阅读
- 第一心理|如果你发现自己失去了倾诉欲,说明你真正成熟了
- 晓鑫聊时尚|归亚蕾桃花衬衫配百褶裤裙,越老越时髦,比小23岁的徐帆都精神
- 康帝心理说感情|关系好不好,不是用秒回作为衡量标准,而是到底有没有去回
- 豆豆很爱我|心理学:哪碗麻辣烫看起来最有食欲?测你爱错人的几率有多高!
- 康帝心理说感情|婆媳关系:婆婆为什么要让儿媳走自己的路呢?
- 康帝心理说感情|“为什么你送了女朋友10几份礼物,一份也送不到心上?”
- 朋友|心理学家:越是大度的人越没有朋友,原因你可能想象不到
- 心理健康|午睡醒后经常手麻,除了不良睡姿,隐藏的六种问题不可轻视!
- 心理健康|午睡过后反而更困了?原来午睡也有禁忌,可能有类人并不适合午睡
- 心理健康|情窦初开,刻骨铭心,敢于表达爱的星座,天长地久,相守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