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化品爆炸警钟长鸣,旧疾新患岂能熟视无睹?

  我国是世界化工大国 , 涉及危化品的场所大量存在 。 危化品在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 , 但需严格管理 。 近期黎巴嫩贝鲁特重大爆炸事件 , 再次敲响警钟 。

  国务院安委办8月7日至17日迅即开展了明察暗访行动 , 检查对象是硝酸铵等爆炸性重点管控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及港口货场 。 6个检查组赶赴11个重点省份 , 深入检查80家企业 , 共发现问题隐患423项 , 其中重大隐患42项、停产整顿企业12家 。 数字背后 , 暴露出一幕幕触目惊心的危险情形 , 一处处亟待消除的旧疾新患 。

  隐患一:违规储存随意销售

  国内外曾多次发生过硝酸铵爆炸导致人员伤亡事故 。 应急管理部有关负责人介绍 , 硝酸铵主要用途是制作炸药和肥料 , 但由于其危险性 , 2002年9月30日起我国将硝酸铵纳入民用爆炸物品管理 , 不得直接作为化肥生产销售 。 2020年5月 , 应急管理部、工信部、公安部和交通运输部联合公告 , 将硝酸铵列入《特别管控危险化学品目录(第一版)》 。

  然而 , 检查组发现 , 对于这样一种爆炸性危化品 , 一些企业风险意识淡薄 , 违规堆存、随意销售 。 例如 , 在山西天脊煤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该企业把面积达2000平方米的铁路危货装车站台用作中转站 , 存放大量硝酸铵 , 且未按照硝酸铵专用仓库管理 。 红河恒林化工有限公司虽取得危化品安全使用许可证 , 许可范围为农用硝酸铵 , 而其2020年共签订700吨多孔硝酸铵的采购合同 , 而多孔硝酸铵多用以制作炸药 。

  检查组有关负责人认为 , 违规堆存、随意销售 , 与产能过剩有一定关系 。 全国现有硝酸铵生产企业40家 , 年产能约1000万吨 , 2019年产量约590万吨 , 全国实际年需求量约500万吨 , 且主要用于民爆物品生产 。

  检查组建议 , 合理规划硝酸铵产业布局 , 调整生产企业产品结构 , 增加安全性较高的液态硝酸铵产量 , 并鼓励硝酸铵和民爆物品生产企业上下游一体化发展 , 硝酸铵产品就地就近转化 , 减少储运环节安全风险 。 同时 , 严格限制新建、扩建硝酸铵建设项目 。

  隐患二:产品包装不规范、不完整

  硝酸铵产品包装标识内容不规范、不完整 , “一书一签”制度不落实 , 会严重影响化学品安全信息的有效传递 。 由此导致的操作错误、防范失误 , 屡次成为引发事故的“元凶” 。

  检查组发现 , 上述问题仍在一些企业存在 。 山西金恒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硝酸铵为原料 , 生产民爆物品的企业 。 在其固体硝酸铵存放库 , 由山西中煤平朔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等生产的两类硝酸铵产品包装上 , 均未告知产品有爆炸危险 , 未写明遇高温、撞击等会发生爆炸 。

  检查组建议 , 严格规范硝酸铵等爆炸性重点管控化学品“一书一签”制度的执行落实 , 硝酸铵产品包装应注明爆炸危险性 , 将危险特性和处置要求等安全信息及时准确全面传递给下游企业、用户、使用人员以及应急处置人员 。

  隐患三:安全管理存漏洞

  高危企业的安全管理 , 本应高标准、高水平 。 但检查组发现 , 不少企业在这方面存在漏洞 , 比如动火、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等特殊作业环节的安全管理 , 可燃和有毒气体监测报警设施管理、应急和消防设施维护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