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学考试|“严禁挤占体育课”为何再次被强调

“严禁挤占体育课”为何再次被强调
【升学考试|“严禁挤占体育课”为何再次被强调】近日 , 教育部针对在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中 , 关于要保证青少年体育锻炼活动时间的提案做出回应 , 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 , 严禁挤占体育课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 。 (央视新闻 8月24日)
“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 , 严禁挤占体育课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并非新鲜提法 。 此次教育部再次作出回应 , 应是出于“新老问题”叠加的考量 。
新问题是今年以来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 , 让教学秩序大受影响 , 很多低风险地区的学校在复学复课后依然“宁紧勿松” , 为减少学生之间的接触与摘口罩的时间 , 往往会取消体育课和校园体育活动时间 。 此举的确有助于疫情防控 , 但在防控常态化下 , 对校内体育活动一禁了之 , 显然有懒政之嫌 , 与其说是为了学生健康 , 不如说是怕担责任 。
要知道 , 已经宅家上网课较长时间的学生们 , 不仅视力受到影响 , 缺少体育活动 , 也导致他们的体质出现一定程度下降 。 如今返校需要补上的不只是课本知识 , 加强体育锻炼也是当务之急 。 因而 , 在这样的特殊情况下作出“严禁挤占体育课”的强调 , 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
老问题是体育课被其他所谓的“主科”挤占 , 缺乏体育运动成为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障碍 。 部分学校之所以“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 对“严禁挤占体育课”的相关规定置若罔闻 , 存在着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不想上体育课 。 学校想把更多的时间留给语数外等“主科” , 是唯分数论的应试教育心理在作祟 。 二是不敢上体育课 。 相比于学生规规矩矩坐在教室里 , 体育活动中 , 学生难免会磕磕碰碰 , 甚至出现意外事故 。 为了避免可能导致的纠纷与校方风险 , 有的学校则尽可能减少校内的体育活动 。 三是不会上体育课 。 专业体育师资力量的缺乏 , 导致部分学校不敢大力开展校内体育活动 。 此外 , 部分学校专业体育场地、器材缺乏问题也较为突出 , 成为体育课、校内体育活动开展的制约因素 。
此次教育部的回应 , 除了再次强调“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 , 严禁挤占体育课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外 , 针对有学校不想、不敢、不会上体育课等原因 , 出台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举措 。 如推进体育中考改革 , 改进体育考试内容和方式 , 科学确定考试范围 , 增加考试项目可选择性 , 等等 。 这些举措都有助于让学校树立体育科目与其他“主科”同等重要的认知 , 而在加强师资配备、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等方面 , 也有诸多配套措施跟进 , 亦为保障体育课和校内体育活动时间提供了有力支撑 。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 没有一个健康强健的体魄 , 学习生活都会成为无本之木 , 特别是在青少年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 , 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 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 而充足的体育课和校内体育活动时间则是基础与前提 。 只有“严禁挤占体育课”成为所有学校、老师的共识与自觉 , 青少年体育教育才可以说真正迎来了春天 。
夏熊飞 来源:中国青年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