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明天来临,是幸福还是灾难?
假如明天来临,是幸福还是灾难?。
人生充满了不确定性 , 而明天一定会来临 , 属于少数确定的事情 。 但明天来临的 , 是幸福还是灾难 , 却谁也难以预料 。上世纪八十年代 , 美国有一位红得发柴的畅销书作家西德尼-谢尔顿 , 今天大约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 , 但当时他可是比如今《哈利-波特》的作者罗琳更家喻户晓 , 他的代表作《假如明天来临》 , 讲述女主人公特蕾西的坎坷经历:她在嫁入豪门的前夕遭遇变故 , 母亲在黑社会的陷害之下自杀身亡 , 她为了帮母亲洗清冤屈一时冲动之下采取了自认为合法的手段 , 却遭到故意陷害而被捕入狱 , 从一个心思单纯、生活在幸福中的女子沦为了一无所有的囚犯......很多人的人生就如小说中的主人公特蕾西一样 , 会在一夜之间 , 遇到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 , 再也回不到从前 。 只是这种改变 , 有的可能是幸福 , 但更多的却是坠入痛苦的深渊 。幸福是一日一日缓慢的累积 , 而痛苦甚至毁灭却只需要一天的突变 。在一个和平时代 , 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平淡却也其乐融融 , 每天按时上下班 , 周末或出游或与朋友小聚 , 谈不上富足 , 却也安定、自在 。 然而 , 却忽然有一天 , 一切都改变了 , 一切都失去了 , 一切都毁灭了......而相对于那种普通人无法左右的灾难 , 那些人类自己选择的灾难 , 或许更让人唏嘘 , 也更值得深思:为什么他们会走上这条道路?是历史的必然还是偶然?阿根廷是南美一个中等收入国家 , 但这个拉丁美洲人口最欧化的国家 , 曾经是世界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 从1870年到1913年 , 阿根廷的出口量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 , 增速达到每年6% 。 到19世纪末 , 人均GDP大致等同于德国、荷兰和比利时 , 高于意大利、西班牙、意大利和瑞典 , 而早在1800年 , 阿根廷的人均GDP就超过了美国 。 但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 , 阿根廷的命运开始逆转 , 它一度等同于或富过瑞士、意大利和加拿大 , 但到了1978年人均GDP跌至瑞士的六分之一 , 意大利的一半 , 加拿大的五分之一 。社会学家卡洛斯-魏斯曼认为所谓的“阿根廷之谜”答案就是 , 几代阿根廷官员和政治领袖实施了恶劣的经济政策 , 它是经济民族主义之弊的教科书案例:鼓励国内制造以代替进口的措施——保护缺乏竞争力的国内工业 , 导致极大的低效 , 包括未能在国外找到市场的国产汽车 。 政府还一直在国家统计上作手脚 , 试图予以掩饰 。阿根廷从富裕走向衰落的惨痛教训 , 值得所有国家所有人警惕 , 而让我们忧心忡忡的是这一幕似乎又那么熟悉 。前几天 , 在一个群里聊到当今中国存在的问题 , 有人说:不用担心 , 未来这些都会解决的 。这是美好的愿望 , 一切问题都会随着时间解决 , 然而现实往往就是那么残酷:问题不仅未解决 , 还越积越多 , 积重难返 。1991年8.19政变中 , 大批俄罗斯人走上街头 , 支持他们心目中的改革派人物利利钦 , 推动着前苏联走向了解体 。 叶利钦就任俄罗斯总统后 , 在《给俄罗斯人民和俄罗斯联邦人民代表大会的呼吁书》的演讲中说:我坚定的请求议会无保留地开启全国改革之路 , 希望改革能获得各阶层群众的支持 。 如果我们今天踏上改革之路 , 秋天我们就能收获果实 。然而 , 多少个秋天过去了 , 从叶利钦又到普京 , 俄罗斯收获果实了吗?听听俄罗斯人民怎么说:人民结局如何呢?我们从天上掉到了地下 , 幸福和欣喜的感觉突然夭折了 , 彻底崩溃了 。 我发现 , 这个新世界不是我的 , 不是为我而存在的 。 这个世界是另外一些人需要的 。 老爷的靴子踢到弱者的眼睛上 , 我们上升之后又狠狠的跌下去......——白俄-阿列克谢耶维奇《二手时间》普京在2000年参选总统时提出了"给我20年,还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的竞选口号 。 20年已经到了 , 尽管普京在政治上几乎扫荡了所有对手 , 民意支持率高达86% , 但一个强大的俄罗斯还是无影无踪抑或渐行渐远 , 俄罗斯经济和民生依然一片凋零 。这倒是应验了叶利钦当初演说中的话:如果我们不抓住切实的机遇 , 逆转不利局面的话 , 我们将沦为赤贫 , 而我们已有数百年历史的国家将走向毁灭 。为什么从叶利钦到普京 , 以及俄罗斯人民 , 踌躇满志 , 意气风发 , 怀着最美好的愿望, 收获的却是最糟糕的结局?叶利钦带着俄罗斯这艘前帝国巨轮走上民主之路曾经让西方世界欢呼雀跃 , 认为世界从此将一派和平 。 弗朗西斯-福山因而写下了他的名著《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 , 预言各种专制暴政都将倒台 , 文化各不相同的社会都建立起奉行开放市场的自由民主国家 。然而 , 历史并未终结 , 而是仍在不断的延续 , 并且无法预知它的未来 。 2001年 , 苏联解体十年后发生了9.11事件 , 此后伊斯兰国肆虐 , 恐怖活动此起彼伏 , 国际争端、种族矛盾不断激化 。 世界不但没有因为冷战的结束而走上和平与安宁 , 反倒是因为秩序的沦陷而更加动荡不安 。而2020年的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 , 更是让世界的未来充满不安与躁动 , 让我们无论是对个体还是人类全体的命运充满忧虑 。执政26年的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再次以80%的高票当选 , 引发白俄罗斯群众大面积抗议示威 。 而其实早在2010年 , 同样的示威活动就已经上演过:示威者要求宣布选举结果无效 , 并举行没有卢卡申科参加的新大选 。 和平抗议遭到特种部队和防暴警察的暴力镇压 , 首都周围的树林里埋伏着戒备中的正规军 。 总共有七百名示威者被捕 , 其中包括七名总统候选人 。——白俄-阿列克谢耶维奇《二手时间》看 , 时隔十年 , 新闻内容都不用改 , 只要改一下时间就可以了 。卢卡申科终归有一天会下台 , 十年前没有下 , 今天或许也不一定会下 , 那十年后呢?而他的结局 , 却是可以确定的 , 因为所有的独裁者 , 下场都逃不脱 。 曾经百分百高票的萨达姆、卡扎菲等 , 哪个不是?只是 , 送走了卢卡申科 , 白俄罗斯的未来又会如何?白俄罗斯和俄罗斯人民为什么会走上街头 , 去和过去诀别?当然不是什么被煽动、利用 , 而是那不是他们想要的生活 , 他们要去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 , 而这是人的本能 , 无可拒绝与指责 。但人类往往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 却不知道如何要 。 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容易 , 知道如何要却很难 。 人们怀着美好的愿望 , 结果却屡屡事与愿违、南辕北辙 。 尤其是 , 当一些人喊着响亮、充满诱惑力的口号蛊惑我们时 , 我们更是心甘情愿、前赴后继的跟随着走上奴役之路 。陀斯妥耶夫斯基《卡拉玛佐夫兄弟》中宗教大法官说:人最可怕之事是自由的选择 , 在黑暗中自己摸索 , 而教会 , 因为把责任从人们的肩膀上卸下 , 从而使他们成为自愿的、心存感激的幸福的奴隶 。你幸福吗?大多数人都很幸福 , 因为他们不用选择 , 他们信任那个心中的“神” , 神给他们铺好了道路 , 指明了方向 。而痛苦 , 恰恰来自思考 , 来自选择 。人类一思考 , 上帝就发笑 。——米兰-昆德拉 。但是我们宁肯让上帝发笑 , 也不要让上帝来代替我们思考 。我们这一代人的共同信念将把我们引向何处 , 并不是某一党派或国家的问题 , 而是我们每一个人的问题 , 是一个有着最重大意义的问题 。总是使一个国家变成人间地狱的东西,恰恰是人们试图将其变成天堂 。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 。那些总想决定人民该如何生活的人 , 正是他们将人民带入苦难的深渊 。而如果每个人都知道得尽可能的多 , 而又没有太多的权力 , 就可以避免一个“矮化其人民”的国家 , 在这种国家 , 存在着“行政首脑”对孤立个体的绝对统治 。——以赛亚-伯林《自由论》哈耶克在《科学的反革命》一书中说:一个从事计划的机构 , 根本不可能掌握它们的全部细节 。 所有的人加在一起的事情 , 要大大多于哪怕是最有能力的权威机构所能知道的事情 。 因此 , 成功的做法不能以直接处理客观事实的权力机构为基础 , 而是必须以利用分散在社会所有成员中的知识的方法为基础 。 在任何特定的场合 , 这个权力机构既不知道谁拥有这种知识 , 也不知道它在何处 。假如明天来临 , 也许是灾难 , 也许是幸福 , 但至少 , 那应该是我的生活 , 不是谁给我的生活 。 而我希望:我有权利选择 , 并且有智慧做出正确的选择 。铁马老言:一个爱读书、爱跑步 , 爱胡思乱想的俗人!
推荐阅读
- 上海中心大厦|台风季来临,中国第一高楼又迎来重大考验,摆动幅度超2米
- 立秋|大惊喜!明天最高气温2字开头,冷暖气流联手变身“利水大户”
- 半岛晨报|台风来临,紧急提醒
- 假如明天上战场!福建某部队官兵写生死告别信
- 高科技时代来临,日本人提前进化
- 车祸违驾|明天重点曝光这些不文明行为,被查到将直接通知所涉人员单位或所在社区!
- 暴雨|这场暴雨停了?明天出伏,接下来还有雨……
- 七夕快乐!
- 假如相亲节目改用英语,本人觉得就是割裂……
- 面馆|对不起!小店面已卖完,请明天再来,一家面馆只用一招就客流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