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疫情如何重塑全球产业链?报告:产业链弹性化比搬家重要( 二 )


报告指出 , 产业链调整的背后其实分为经济因素以及非经济因素 。 其中 , 经济因素取决于企业的形态 , 比如资本密集型还是劳动密集型 , 是限于地理位置还是自然资源等 。 报告认为 , 高度资本密集型的企业往往不会基于简单的原因将产业链转移 , 因为这涉及到成百上千万的固定资产投资 。 而且 , 这些企业往往具有极大的经济规模 , 转移成本不菲 。 知识密集型企业的产业链倾向于特定的生态系统 , 拥有特定的人才 。 而要把生产转移出这一生态系统 , 也需要极高的成本 。 而非经济因素则主要指政府围绕国家安全、竞争力、本土化等相关政策 , 企业能否“说走就走”也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 。
在针对13个产业的调查中 , 劳动密集型的主要产业(服装、家具和纺织品企业)通常是出于经济因素调整产业链 。 而这些行业的调整近些年来已在进行中 , 主要是由于人力成本激增 , 向其他发展中国家转移 。 隶属于研发创新领域的产业(半导体、汽车、航空航天、通讯、制药等)单纯出于经济因素而调整产业链的情况非常少 。 这些产业调整产业链更容易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 , 比如疫情发生以来 , 一些政府通过补助形式等号召制造业企业回国 。
麦肯锡的报告认为 , 其实当企业面对产业链受到各种风险冲击时 , 会权衡如何重塑产业链 , 会通过多种政策的调整来弱化风险 , 最终实现最大程度的双赢 。 (实习生肖夏对本文亦有贡献)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 ,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 , 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 。 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 , 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 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
文章作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