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情报站|调控加码融资难!买房人和房企比比:谁更耗得住
为了落实房住不炒、降负债 , 高层又开会了!财联社等媒体报道 , 央行、住建部今天召集部分房地产公司于北京面谈 。 此外 , 南京前天进一步收紧了土地政策 。 可见 , 现在的调控政策越来越严了 。
从这些苗头看 , 房企融资越来越难 , 偿债节点越来越近 , 土拍难度越来越大……如此一来 , 房价是不是有了更大的博弈空间?是房企更挺得住 , 还是购房者更耗得住?相信很快市场就会告诉我们答案 。
负债红线出炉 , 房企更难了先说说房企会议 。 从报道内容看 , 会议核心内容是“四档管理”和“三道红线” 。
其中 , 三大红线则主要涉及三个指标:
1、包括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大于70% 。
2、净负债率大于100% 。
3、现金短债比小于1倍 。
这三个指标比较专业 , 简单说就是监管部门给房企设了三个负债指标 , 后续会成为监测房企经营的重要内容 。 从目前看 , 已经有56家房企踩了三条红线 , 包括绿地、金融街等知名房企 。
最近10几年房地产发展之猛 , 房企扩张之快 ,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各大房企使出浑身解数玩高负债、高周转、高杠杆 。 本来只有几个亿的自有资本 , 硬是敢通过举债、加杠杆去撬动几十亿的项目 。 这种操作在以前的环境中没有大问题 , 只要回款跟得上 , 资金链就不会断 。 不过在当下的环境中 , 高负债已经不再适合 。
【地产情报站|调控加码融资难!买房人和房企比比:谁更耗得住】四档管理则包括以下几种模式:
红色档:三条红线全中招 , 接下来不得增加有息负债 。
橙色档:踩到两条红线 , 有息负债规模年增速不得超过5% 。
黄色档:只有一条红线超出阈值 , 有息负债规模年增速不得超过10% 。
绿色档:即便全部指标都及格 , 有息负债规模年增速也不得超过15% 。
简单说 , 如果一家房企三项指标都超了 , 就属于财务健康状况很糟糕的类型 , 不能新增有息负债再去市场上借钱了;如果有房企两项指标超标 , 说明财务健康状况堪忧 , 负债年增速不能超过5%;如果房企有一项指标超标 , 则负债年增速不得超过10%;即使房企负债一个都没有超标 , 年负债增速也不能超过15% 。
从以上会议内容可以看出 , 这次的政策信号很明确 , 就是控制负债 , 降低杠杆 。 毕竟现在连一些全国Top30的千亿房企都长期高负债 , 资金短缺导致项目长期停工 , 买房者无法入住 , 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 如果被债务压得堵不上窟窿的房企再增加的话 , 房地产的维稳工作恐怕就要让地方政府和银行操碎心了 。
今年下半年是房企债券融资偿还的高峰期 , 行业的融资规模已经很高了 。 中房研协数据显示 , 今年下半年房企境内外融资债券到期规模约为5588亿元 , 同比增长58% 。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的数据显示 , 年内总计142笔美元债融资中 , 44笔融资成本超过10% 。
站长看来 , 眼下的降负债政策对房企本身意义重大 , 后续房企也需要积极建立此类四档管理模式 , 融资部门、投资部门和营销部门需要密切配合 , 避免触碰监管红线 。
眼下资金链对于房企来说形同命脉 , 可是新债难借 , 旧账难还 , 怎么办?剩下的路基本就只有一条 , 那就是抓紧卖房回款 。 因此部分房企可能降价促销 , 以快速回笼资金降低负债 , 特别是中小企业 , 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利好 。
有购房需求的 , 接下来不妨多去不同的售房部转转 , 多加几个置业顾问的微信 , 多留一些电话号码 , 也许以后能收到惊喜 。
南京政策收紧 , 给土拍降温说完了房企开会 , 再聊一下南京土地出让政策收紧的事 。
8月18日 , 南京发布今年第九号土地出让公告 , 进一步收紧住宅用地出让 , 从调整竞价成交方式、开发资质要求、竞买资金要求、竞买资金审查、限制竞买地块数量五个方面加强土地市场调控 。
1、要求报名参与住宅(商住)用地的竞买人应具备房地产三级及以上开发资质(不含暂定资质) , 提高住宅(商住)用地竞买保证金比例 , 由以前的出让起始价的20%调整为20%-80% , 热点区域不低于50% , 并要求一个月内付清全部土地成交价款 。
站长解读:这一条对企业的资金要求还是很严格的 , 尤其是在当前情况下 , 一般城市的保证金比例是20% , 南京这次要求热点区域不低于50% , 这就需要很有资金实力的企业才能参与 。 本来今年受到疫情影响 , 很多中小房企资金链就非常紧张 , 眼下又大幅提高了买地门槛 , 预计中小房企的生存空间将进一步缩小 。
2、涉宅地块达到最高限价后 , 将不再竞争人才房面积 , 改为通过现场摇号方式确定竞得人 , 同时提高对竞买资金的要求 , 限制竞买数量 。
站长解读:这次最大的亮点是触及限价后停止竞价 , 改为现场摇号确定竞得人 。 摇号是有一定随机性的 , 这样一来以后在南京想要拿地 , 不仅要有实力 , 还要有运气 。
近几个月以来 , 南京房地产调控政策不断加码 , 先是6月土地“双限”政策出台 , 7月楼市调控新政限制房地产投资 , 保障刚需供应 。 从效果看 , 这些调控都不太理想 。 特别是7月10日首批“双限”地块竞拍 , 南京土地市场依然热度不减 , 当天出让的7宗地共吸引了50余家企业参与 , 合计吸金135.2亿元 , 其中5宗地块触顶最高限价 , 溢价率高达20% 。
推荐阅读
- 关注|未来楼市调控该走向何方?住建部7天内两度表态
- 住建部|住建部七天两度发声:保持楼市调控政策连续性稳定性
- 推荐|香港新增13例,3例源头不明,包括一名学生一名地产经纪人一名外卖员
- 房多多|特区四十年 房多多:地产“互联网+”颠覆者
- 安居客|叶兵出席中国房地产经纪年会 58同城、安居客N+平台探索开放共生新模式
- 年初|万科料全年竣工面积将与年初的计划基本持平
- 地产|格力地产上半年地产板块收入26.55亿元 同比增长111.66%
- |8·26全国律师咨询日我爱我家法务专家分享房地产交易“安心指南”
- 申请经济适用房被拒才发现名下有套房 原来是房地产公司"捣鬼"
- 青年|今天抿甜!成都地产圈七夕文案大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