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网|藏在中国戏灵魂里的处世传承,李楯


后来 , 我们用什么抒情?
他是清华大学的法学教授 , 曾在中国社科院任职;他也是中国社会问题专家 , 曾参与国家艾滋病防治立法与研究、任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专家 。
但近日 , 出现在北京青年报采访人员面前的李楯 , 却是73岁仍热爱扎靠登台、能演生旦净丑的京昆戏曲名票 。 “自幼学戏 , 痴迷一生” , 无论是在清华校园里还是在公众媒体上 , 他的京昆戏曲文化讲座都让听者叹服 。
这个生在四合院里的少年 , 进过街道工厂 , 去过内蒙古插队 , 参加了律师考试 , 最终成为学者……时代变迁 , 世事无常 , 但京剧、昆曲始终陪伴着李楯一生 。 对于李楯来说 , 学戏 , 就是学做人:“中国戏里 , 蕴含着一种汉文化中人特有的认知、思维、记忆、表达和交流、互动的方式 。 ”因此 , 李楯坚持认为:“作为一个中国人 , 一个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 , 你可以不喜欢中国戏 , 但总应该知道中国戏 。 ”
年过古稀 , 李楯有一个心愿 , 就是把五十多年前著名京剧艺术家姜妙香嘱他编写的大戏《辛弃疾》做出来 , “没有导演 , 没有谁指挥谁 , 甚至不租行头 , 用最传统的方式做 , 里面要有中国戏最该传承的味道 。 ”
儿时的门里门外
李楯的父亲李瑞年是油画家 , 曾就读于巴黎高等美术学校 , 校友中有徐悲鸿、林风眠、潘玉良、刘开渠、吴作人、吴冠中等 。 回国后 , 李瑞年在中央大学任教 , 和徐悲鸿同教一班 。
1948年秋 , 一岁的李楯随父母从椿树胡同的旧宅搬到大雅宝胡同甲2号居住 。 当时 , 这个院儿是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的宿舍 , 住在那里的有李苦禅、李可染、叶浅予等人 。 一些美术界中人 , 如齐白石、徐悲鸿也常去串门儿 。 后来搬到这里住的 , 又有王朝文、张仃、彦涵 , 以及黄永玉、范志超、吴冠中 。
而大雅宝胡同门外的那片小小的空地 , 就是蹬三轮的、赶大车的伙计们常常蹲在路边休息、吃饭的地方 。 如果说 , 大雅宝胡同甲2号是画家的聚落或是聚会之所 , 那么 , 门外 , 就是个世俗的聚落了 。 “当我只是一个小孩 , 站在门口望去时 , 不知这样的一种门内的艺术和门外的市民生计都在悄然变化之中 。 ”
在李楯的心目中 , 大雅宝胡同甲2号的四年生活 , 是这样一种记忆:“它深深地刻画在人心中 , 人还活着 , 记忆就不可能消失 。 ”
多年过去 , 李楯发现 , 大雅宝的门里门外、父辈艺术家的交往中 , 不仅能窥见时人的生存方式 , 也能感受出当时的艺术生态脉络 。 “那个院子内外往来的人们 , 看似一般的交往 , 其实蕴含着不同艺术和不同人之间的交互影响 , 有着深邃、久远的意义 。 当时画中国画的 , 也上过美术学校 , 学过素描;画西画的 , 后来也多画水墨 。 我的父亲虽然从事西画 , 但他对中国宋、明以降的画作无所不喜 , 对汉、唐陶俑、民窑粗瓷、壁画及碑帖 , 以及域外东亚、南亚、中亚佛教题材或世俗题材的绘画 , 也都有兴趣 。 在艺术领域 , 其实‘专业’与‘业余’的分界线并不是、也不该是那么刻板的 。 ”在李楯的观念中 , 中国戏也是这样一种艺术——无所谓“专业”与“业余” , 好的戏 , 应当是“互动”“磨合”出来的 , 这种互动包括表演者之间的互动 , 也包括表演者与观众之间的互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