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孟繁之:墨痕旧影里的史料( 二 )


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 , 及相应的社会史、文化史研究 , 从材料到方法 , 基本上同中国古史研究一样 , 属于傅斯年及史语所开创的这条“新史学之路”(这里面当然也包括梁启超等人的贡献与影响) 。 而傅氏及他同代人包括梁氏的努力 , 又成为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学术史研究所要关注及研究的一部分 。 而此一领域 , 特别是近现代中国相应的政治史、制度史及社会史研究诸层面 , 相形要更多受到影响 , 因此研究趣味、角度、问题意识 , 呈多元与多样 。 “‘史观’也经历了由历史变易观到进化论、再到唯物史观的辩证发展过程 。 ”(冯契〈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序〉 ,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017年 , 页5)并且 , 相应的20世纪中国学术史、思想史、学科史研究 , 材料虽俯拾皆是(如大量书信、日记、个人回忆录、访谈等的出版) , 但干扰亦多 , 八卦、小道飞短流长 , 在网站、微信圈以奇闻轶事的“文学”形式广泛流转 , 虽然其中不乏有新材料、新见解 , 但是限于形式 , 也限于研究者的水平 , 此样的描述常常流于肤浅 , 或者陷入只是对事主个人生活或情感世界的无端猜测 , 对学科历史的厘清 , 学术史、思想史研究 , 并无助益 。 且因许多档案或受时地限制 , 或阻于人事 , 大家对此是关注者多 , 真正研究者少 。 而且因为挨得近 , 许多现象、问题不容易看清 , 总会自觉不自觉“因人依倚”、“随人喜怒” , 要么“八股” , 或么“八卦” , 鲜有能突破此二者 。
古籍|孟繁之:墨痕旧影里的史料
文章图片
胡适书赠余小仙女士“飞行小赞”
古籍|孟繁之:墨痕旧影里的史料
文章图片
【古籍|孟繁之:墨痕旧影里的史料】梁启超书赠张学良书法七言联
今年早些时候 , 周锡瑞先生(JosephW.Esherick)在燕京学堂客座 , 有次北京的几位学者宴请 , 地点在清华东门外的宴铭园 , 座中俱系当下研究中国近现代史之翘楚 。 席次不知由谁引发话题 , 谈到目前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窘境 , 就是不能再如以往一般得以自在遍览各地所存档案 , 材料相形不免受限 。 一位先生听了说 , 我们现在寻求材料的方向 , 已逐步转向孔夫子网及近年各大小拍卖公司流散出来的近现代人物手稿、函札、日记、公牍、电报 , 算是开辟了一条寻求材料的新路径 。
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里说:“近代史学所达到的领域 , 自地质学以至目下新闻纸 。 ”又说 , “一种学问能扩张他研究的材料便进步 , 不能的便退步 。 ”清以来讫民国政要、社会影响人物、前辈学人函札、日记、电报、公牍 , 逐步发现 , 作为历史材料运用于人物专题、学术史、思想史、文化史、社会生活史甚或政治史研究 , 有其独特之价值及优势 , 尤其之于细节研究 , 别具视角 。 研究者可藉此贴近了解所研究所关注对象当日之生活圈、交谊圈、交集圈、戚友往来、公牍往还、上传下达、人际脉络 , 甚或身体景况、心灵细微及相关贯连 , 即有可能藉此将所关注之对象、所研究之人物 , 所牵涉之史事、现象及人物日常居恒、进退出入、史事前后、彼此因果、相关系连 , “体贴”并大体“复原”出来 。 而所“体贴”并大体“复原”出之生活圈、交谊圈、交集圈、戚友往来、人际脉络、人物身体景况、心灵细微、前后史事、相关贯连 , 又反过来有助于增进研究者之“历史感”(进或“历史现场感”) , 使研究者知世论人、“读其文而想见其为人” , 进而对所关注、所研究之对象于思想、文化、生活、境遇、社会政治、彼此系连 , 有较清晰之认知与了解 , 心不迂拘 , 思维明通 , 即可做到诚如陈寅老所谓“了解之同情” , 慧眼只具 , 启开研究新层境 。 此如去年广东人民出版社所印行的《可居室藏周叔弢致周一良函》 , 收弢翁寄一良先生父子通函四十五通 , 雪泥鸿爪 , 从一个个侧面反映出周叔弢先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至1984年2月14日逝世前数月三十余年间之大致生活情略 。 函札内容 , 或父子谈书论学 , 或述及社会近闻、家事 , 或叙以近况 , 或记一代掌故 , 间及国家大事 , 非仅一代文化史料 , 亦一代社会史料、生活史料矣 。 20世纪后半叶正值中国社会空前急剧变化之时 , 弢翁以花甲、古稀之年置身其间 , 由其独特经历、视角折射出之人世世相 , 对于后人了解及研究此段社会史、文化史乃至中国现代史 , 均具有无可替代之参考价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