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都市报|莫言:饥饿和孤独是我创作的财富
【燕赵都市报|莫言:饥饿和孤独是我创作的财富】“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期那些饥饿的岁月里 , 我看到了许多因为饥饿而丧失了人格尊严的情景 , 譬如为了得到一块豆饼 , 一群孩子围着村里的粮食保管员学狗叫 。 保管员说 , 谁学得最像 , 豆饼就赏赐给谁 。 我也是那些学狗叫的孩子中的一个 。 大家都学得很像 , 保管员便把那块豆饼远远地掷了出去 , 孩子们蜂拥而上抢夺那块豆饼 。 这情景被我父亲看到眼里 。 回家后 , 父亲严厉地批评了我 。 爷爷也严厉地批评了我 。 爷爷对我说:嘴巴就是一个过道 , 无论是山珍海味 , 还是草根树皮 , 吃到肚子里都是一样的 。 何必为了一块豆饼而学狗叫呢?人应该有骨气!他们的话 , 当时并不能说服我 , 因为我知道山珍海味和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并不一样!但我也感到了他们的话里有一种尊严 , 这是人的尊严 , 也是人的风度 。 人 , 不能像狗一样活着 。 ”
《讲故事的人》书名来自莫言在2012年领受诺贝尔文学奖的同名演讲 , 收入莫言自1999年至2018年的文学演讲33篇 , 特别是2012年他领受诺贝尔文学奖期间的演讲、荣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获奖感言 , 以及2012年在复旦大学创意写作班上的演讲《想象的炮弹飞向何方》等;《我们都是被偷换的孩子》收入莫言1996年至2014年的文学演讲36篇 。 有在世界文学大家作品研讨会上的发言 , 有在中外文学和文化交流论坛上的演讲 , 还有在中外大学讲堂、图书馆或书展上的演讲;《贫富与欲望》收录了莫言自1999年至2019年的文学与文化演讲37篇 , 其中多数内容既包含文学、又超越文学 , 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和社会意义 。
在《讲故事的人》中的多篇演讲里 , 莫言常常从自己的故乡——山东高密东北乡讲起他是如何走上文学道路的 , 他在高密农村度过了童年和青年时期 , 这片土地培育了他的文学创作灵感 , 更是他多数小说的创作素材来源 。 在《饥饿和孤独是我创作的财富》里 , 莫言讲述起年幼辍学的经历给予了他亲近自然和徜徉在幻想里的自由;在《福克纳大叔 , 你好吗》 , 莫言讲述了如何从福克纳的创作中得到启示 , 将高密东北乡变成自己的文学王国;在《我为什么写作》里 , 莫言坦承自己最初是为了过上“一天三顿吃饺子的幸福生活”而写作:
“我是一个在饥饿和孤独中成长的人 , 我见多了人间的苦难和不公平 , 我的心中充满了对人类的同情和对不平等社会的愤怒 , 所以我只能写出这样的小说 。 当然 , 随着我的肚子渐渐吃饱 , 我的文学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 我渐渐地知道 , 人即便每天吃三次饺子 , 也还是有痛苦 , 而这种精神上的痛苦 , 其程度并不亚于饥饿 。 表现这种精神上的痛苦 , 同样是一个作家的神圣的职责 。 ”
推荐阅读
- 燕赵都市报|厉害!10岁男孩画出3.2米长山海经
- 燕赵都市报|《使女的故事》续作《证言》出版
- 燕赵都市报|新一轮强降雨即将到场
- 贵州都市报|西部南部有分散阵雨,本周贵州以多云天气为主
- 燕赵都市报|诺奖得主托卡尔丘克《怪诞故事集》云首发
- 扬眼|穿着30年前的T恤,谈获奖8年来的感受,莫言携10年新作直播首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