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里的上海,“上海味儿”为啥不太正?( 二 )


将上海搬进影视剧中的尝试由来已久 。 有关上海洋气、市井的形象 , 也在此过程中不断强化 , 成为上海的城市标签 。 曾参与多部上海题材影视剧创作的知名编剧王丽萍曾在采访中提到 , 在近年来的电视剧中 , 过去鲜明的广东、深圳元素似乎越来越淡化 , 而只有上海元素依然鲜明 。
不过 , 每一次尝试背后 , 总会掀起一次又一次有关“上海到底什么样”的辩论 。
2014年上映的电影《一步之遥》就是其中之一 。 导演姜文透露 , 他们通过在北京造景 , 希望还原此前很少有人拍过的上世纪20年代的上海 。
《三十而已》里的上海,“上海味儿”为啥不太正?
文章图片
《一步之遥》剧照
【《三十而已》里的上海,“上海味儿”为啥不太正?】对此 , 评论家朱其评价 , “感觉就是一群北方胡同串子跑到上海玩南方浪漫主义……骨子里还是‘鬼子来了’村里二柱子那点趣味” , “拍大都会文化的矫饰主义 , 他(姜文)这一辈子骨子里没有深入骨髓的日常文化感受” 。
这种错位感 , 在《三十而已》引发的讨论中再度出现 。
尽管不乏黄浦江景、静安CBD等上海地标 , 但剧中呈现出的“上海气质”却并不能让本地人认同 。
有人指出 , 剧中展现的人物性格 , 与上海市民精打细算、“拎得清”的特质相左 。 “悬浮”的剧情下 , 上海只能沦为故事“背景板” , 为了迎合某种既定想象而存在 。
上海作家毛尖认为 , 在有关上海的“花花绿绿摩登叙事”背后 , “摩登上海”完全可以是另一种样态 。 即便是在“魔都”的框架里 , 上海的内核中也还是有非常朴实的东西 。
他举了一个例子 , “这跟上海饭店老板娘一样 , 她知道自己的腌笃鲜卖贵了 , 她会风情万种地出来 , 倒上一轮酒 , 然后殷勤地关照服务员 , 用大家都能听到的低音调 , ‘送一盘水果拨伊拉’ 。 这是上海摩登……外地人嘲笑上海人坏也坏不到哪里去 , 不是真的因为上海人胆子小 , 是因为上海有这半狡黠半老实的传统 。 ”
由影视剧打造的形象 , 是营销标签 , 也可能是刻板印象 。 对于“老上海”来说 , 也需要新时代下 , 更贴近生活、贴近市民本身的解读 。
王丽萍曾说 , 鲜明的上海本土文化要不断传承 , 但也不应该是狭隘的 。 上海的人文地标需要努力重塑 , 而作为从业者 , 上海人的荧屏形象 , “其实我们也一直在重塑” 。
《三十而已》里的上海,“上海味儿”为啥不太正?
文章图片
《三十而已》剧照
《三十而已》里的上海,“上海味儿”为啥不太正?
文章图片
03
美国电影研究学者芭芭拉·曼聂尔曾指出——
电影诞生的同时出现了两座城市 , 真实城市与电影城市 。 在影视行业愈加发达的今天 , 电影城市大有取代真实城市的倾向 。
2006年 , 路透社曾报道一种“巴黎症候群”的出现 。 当时 , 到访巴黎的日本人普遍出现了心跳加速、晕眩、呼吸急促甚至幻觉 。 诊断结果显示 , 由于这些游客发现巴黎并未拥有传统剧情片中好莱坞式的浪漫 , 在电影创造出的巴黎想象与真实的巴黎之间无法协调 。
《三十而已》里的上海,“上海味儿”为啥不太正?
文章图片
《午夜巴黎》剧照
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
曼聂尔分析 , 电影的类型化导致了符号化 , 刻意制造的符号化城市印象变成主流 , 电影中的城市空间逐渐脱离了其本身的含义 。
对于那些期待利用影视剧进行营销的城市而言 , 这无疑是一把“双刃剑” 。
苏州不遗余力“蹭流量”的背后 , 是影视剧“符号化”景点面临的种种问题——由于在剧中亮相而吸引大量游客的翰尔园饭店 , 再次登上热搜却是因为管理不规范;而靠“打卡”换来的“潮汐式流量和脉冲式消费” , 不仅难以持续 , 还让当地居民不堪其扰 。
一时的增长也难为苏州旅游业解渴 。 2019年 , 苏州全年游客总人数13609万人次 , 增速4.0% , 两个数据均低于重庆、成都、西安等风头正劲的“网红城市” 。
城市更需要回答的或许是 , 通过影视剧 , 究竟需要打造一个怎样的城市形象?
作家张悦然在讨论中国的城市文学时曾有过困惑:
与巴黎这样“稳定的城市”不同 , 许多中国城市更加“处在变动之中 , 没有附着 , 没有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 , 因此 , “感受到的东西往往是趋同的” 。
事实上 , 不只是上海 , 更多的城市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 去年 , 以贵州为背景的《无名之辈》收获当地好评 , “血气方刚”“又丧又猛”的小人物故事被认为是城市最贴切的解读 。
无论对于苏州还是上海 , 也许这才是下一个《三十而已》最好的打开方式 。
采访人员|杨弃非
编辑|刘艳美 赵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