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每经热评|推进投资者集体诉讼 避免宝通科技式蹭热点
_原题为 每经热评|推进投资者集体诉讼 避免宝通科技式蹭热点
每经评论员 胥帅
之前两天 , 借助“抖音概念”的高辨识度 , 宝通科技连续收获两个涨停 。 不料好景不长 , 投资者昨日(30日)迎来戏剧性一幕 , 抖音官方认为宝通科技参股公司哈视奇夸大信息 , 宣布取消与之合作 。 受此影响 , 宝通科技股价昨日惨遭“一字”跌停 。
“被打脸”的是上市公司 , 遭重锤的却是投资者 。 宝通科技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披露引起股价大幅波动的关键信息 , 若是无心之举倒也罢了 , 若是存心“割韭菜” , 那性质就严重了 。
蹊跷的是 , 同样是在28日(宝通科技在互动平台披露消息当天) , 华泰证券研究员就宝通科技与抖音合作写出研报 。 不仅在大标题点出宝通科技与华为、抖音合作 , 还在两个小标题反复提及并标红 。 而且 , 相比宝通科技披露的简短信息 , 这份研报的细节要丰富许多 。 比如 , 哈视奇与抖音达成代理合作 , 将为抖音定制AR游戏;哈视奇官宣产品获得华为VR glass首页持续推荐 。
哈视奇与华为的合作已是旧闻 , 其官网在3月就已披露 。 这份研报不仅旧闻新说 , 还比宝通科技“多说”了与抖音合作的商业模式、合约细节等内容 。 最后有模有样给了宝通科技34.47元~35.53元的估值(公司27日收盘价为24.20元) 。
这份研报为什么能拿到上市公司商业合作的微观细节 , 又为什么如此巧合地在7月28日发出?上市公司为何不通过正式信披途径 , 将合作细节公之于众?这都是宝通科技“蹭热点”被大众质疑的关键点 。
【科技|每经热评|推进投资者集体诉讼 避免宝通科技式蹭热点】笔者不禁要问 , 宝通科技是否早有预谋 , 联合券商借热点炒作股票?是否有人刻意“搭台唱戏” , 利用信息不对称牟取不正当利益?是否有“老鼠仓”提前潜伏非法牟利?
目前 , 深交所已及时下发关注函 , 要求宝通科技核查相关事项 。 不过 , 笔者建议核查事项可以再加一条——公司股东减持计划进展 。 因为 , 早在7月16日 , 宝通科技就有股东披露了减持计划 。
宝通科技是否违规尚需核查 , 但这件事反映出的上市公司“蹭热点”痼疾 , 却令笔者深感忧虑——假如没有抖音突发公告 , 搭上概念东风的宝通科技 , 股价保不齐还会继续盲目上涨 , 等到普通投资者纷纷入套 , 觉察不对时 , 恐怕已经悔之晚矣 。
随着法律法规的完善 , 资本市场正通过制度和规则 , 严格约束“蹭热点”行为 。 但笔者认为 , 在增加其违法违规成本的同时 , 也需要考虑监管效用的问题 。
随着注册制的稳步推进 , A股上市公司越来越多 , 监管层的精力将被不断分摊 。 此外 , 信息手段和传播渠道的多元化 , 客观上也为上市公司提供了多个非正式的信披渠道 。 投资者互动平台积淀的海量信息 , 更是难以依靠人工归集整理 。
对此 , 笔者认为 , 在加强技术手段运用的同时 , 还可以通过制度创新降低监管成本 , 比如推动完善投资者集体诉讼制度 。 投资者因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造成的风险损失 , 理应由相关责任人承担 。 尽管股东群体分散 , 但他们对持有股票的上市公司关注度却很高 。 投资者集体索赔、追责 , 分布式多点监管分摊集中监管的成本 。 这不仅可增加上市公司“蹭热点”行为的违法违规成本 , 还能增强监管效用 , 令上市公司在行事之前掂量清楚后果 。
正如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所言 , 中国特色的诉讼制度能够有效发挥作用的话 , 能够一定程度上弥补中小投资者损失 , 这要比对上市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只是罚款的效果更好 。
每日经济新闻
推荐阅读
- 古都正|中国千年古都正在崛起“硬科技”
- 小米科技|外媒曝光:小米新奇想专利让超广角拍摄不失真
- 职场女性|巾帼不让须眉:科技界又多了一位女掌门
- 服贸会|金融科技新成果集中“上新”服贸会,150家金融机构携手亮相
- 省属|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 事关8家省属高校、科研院所
- 【行走自贸区】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企业人才纷至沓来|【行走自贸区】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企业人才纷至沓来
- 创新服贸|创新服贸 互惠共享 | 智能科技改变生活 服务贸易添新元素
- |绿色发展 推进美丽西藏建设
- 创新服贸 互惠共享 | 智能科技改变生活 服务贸易添新元素
- 科学知识|「图片新闻」兰州市欣欣嘉园社区和倍豪智创科技中心联合开展“探索七彩世界·普及科学知识”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