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最悲壮的华人首富:一人之力挑战美国巨头,一念之差失败破产( 二 )


大学四年 , 正是日军在中国侵略最为嚣张的时期 , 这期间发生了 " 南京大屠杀 " , 上海也随之全面沦陷 。 1941 年 , 王安与另外八位同学决定利用所学为抗战出力 。 他们几经辗转来到西南后方 , 为军队设计战争中使用的无线电设备 。 当时他们的工作 , 不仅要克服缺少组基本零部件的困难 , 还要躲避日军每周一次的轰炸 , 忍受父亲在战争中去世 , 兄弟姐妹离散的痛苦 。
国仇家恨 , 伴随着那一代青年学子的成长 。
王安|最悲壮的华人首富:一人之力挑战美国巨头,一念之差失败破产
本文插图
▲ 青年王安
1945 年抗战胜利后 , 王安被公派到美国留学 。 这是美国与民国政府合作 , 选派一些中国的高级工程师去美国学习技术 , 回来帮助战后重建的项目 。
和王安一起去的人当中 , 许多人选择先去一些美国的技术公司当技术员 , 而王安则认为 , 不如去读研究生 , 这样比当技术员要学习到的东西更多 。 他觉得哈佛大学是最好的目标 , 于是他毛遂自荐 , 拿着自己交通大学的毕业证和精心准备的申请书跑到哈佛 , 抱着试一试的心理 , 看看哈佛能否收下他这个只有一张毕业证的工程师 。
没想到哈佛竟然破格录取了他 , 在这里 , 他遇到了对他影响极大的导师 , 计算机先驱 , 美国第一台 " 万用型计算机 " 的设计者霍华德 · 艾肯 。 拿到博士学位之后 , 王安继续在霍华德 · 艾肯的实验室工作 , 在这个实验室里 , 他也有了一项重要的发明 , 足以改变他一生的轨迹 , 这就是 " 磁芯内存 " 。
当时计算机的存储器 , 大多用真空管 , 特别费电 , 而且容易死机 , 崩溃后数据就没有了 。 王安的磁芯内存发明之后 , 即使断电和死机 , 数据依然可以保存 , 并且比真空管更省电 , 寿命更长 。 这种磁芯内存很快成为了新一代计算机的标配 , 一直持续到电脑进入半导体时代 。
具有商业头脑的王安 , 立即想到了将这个发明注册专利 。 但当时实验室的项目是由美国空军资助的 , 哈佛大学只能申请有关公共卫生方面的专利;同时这也属于导师霍华德 . 艾肯的项目 , 艾肯之前说过 , 计算机的研制成果不应受专利限制 , 应该献给公众 。
考虑到这些原因 , 王安并没有贸然申请 , 而是请来了专业的律师帮忙 , 最终他获得了磁芯内存的部分使用专利 。
有了专利之后 , 王安毅然辞去了哈佛实验室的工作 , 拿着全部身家 600 美元 , 租下了一间月租 70 美元的小办公室 , 正式开始了创业 , 公司名字就叫 " 王安实验室 " 。
当时美国华人的最高成就 , 就是在大学里当教授 , 更多的华人担任着社会底层的工作 , 这一点激发了王安想要代表华人作出一番事业的雄心 。 他要证明 , 华人除了开洗衣店和餐馆之外 , 在其他方面也能胜任超群 。
王安|最悲壮的华人首富:一人之力挑战美国巨头,一念之差失败破产
本文插图
王安|最悲壮的华人首富:一人之力挑战美国巨头,一念之差失败破产
本文插图
一己之力挑战美国巨头 ,
一念之差失败破产
王安的创业之路 , 一开始也并不顺利 。 尽管他手握专利 , 但当时私人电脑远未普及 , 客户群体少而分散 。 直到 IBM 找上门来 , 希望购买这个专利的使用权 。 这应该是王安和 IBM 多年恩怨的开始 。
IBM 虽然对王安的产品非常看重 , 但老道的他们并没有表露出来 , 希望以最少的代价拿到王安的专利 。 可王安也并非不谙世事 , 他一直死死握着自己的底牌 , 与 IBM 来来回回谈判了十几个回合 , 到最后要以 " 未决专利申请 " 为名打官司来威胁王安 , 逼迫他以 50 万美元的价格卖掉专利 。 IBM 店大欺客 , 咄咄逼人的谈判态度 , 让王安很不舒服 , 同时也看到了 IBM 的弱点——大公司反应迟钝 。 将来或许可以利用这个弱点 , 去与他竞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