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新三板精选层开市,超6成新股破发,股价走势为何剧烈分化?
《中国经济周刊》采访人员 郭志强 |湖南报道
7月27日 , 32只新三板精选层首批新股挂牌交易 。 截至收盘 , 首批精选层企业股价涨跌互现 , 10家公司上涨、1 家公司收平、21家公司下跌 。
据《中国经济周刊》采访人员统计 , 截至7月27日收盘 , 首批32家精选层企业超六成个股破发 , 其中泰祥股份大跌20.83% 。
首批精选层新股走势分化 , 尤其大面积破发引发各方关注 。 对此 , 市场人士分析称 , "不能因一时股价走势看空精选层 , 应站在战略高度、长远角度来看待新三板这次改革 。 "
新三板改革备受市场各方关注
作为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 新三板改革恰逢其时 。
从3月证监会明确了新三板挂牌公司转板到沪深交易所上市的制度安排 , 到4月精选层申报工作正式开闸;再到新三板首届35名挂牌委员会委员名单出炉 , 新三板的改革备受市场各方关注 。
今年以来 , 尤其是精选层设立后 , 新三板市场形成了"基础层-创新层-精选层"递进的市场结构 , 其中 , 基础层、创新层分别定位于企业规范、企业培育 , 而精选层则定位于企业升级 , 对接交易所市场 , 为企业上市提供新的路径 。
创投行业"领跑者"达晨财智刘昼一度认定 , "这次资本市场的全面深化改革 , 不亚于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 , 意义重大 。 "
"今天 , 是新三板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节点 , 精选层的设立并开市交易 , 标志着本次新三板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措施全部落地实施 。 "在7月27日的精选层设立暨首批企业晋层仪式上 , 全国股转公司董事长谢庚表示 。
"精选层落地最大的意义就是这件事本身 , 至于32家公司股价走势是第二位的 。 " 知名新三板专家程晓明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人员表示 , 首批精选层企业挂牌交易量的意义远远大于股价走势 , 它代表了一个有交易的新三板时代的到来 。
7月27日 , 一家正在冲击新三板创新层的企业负责人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人员采访时透露 , 尽管精选层开市首日走势分化 , 但首批挂牌企业的落地对提升新三板市场交易活跃度、价值发现功能、吸引更多资金进入市场都有好处 。
"今天精选层的落地 , 体现了注册制导向 , 真正将企业价值交给市场和投资者手里 。 "中部一券商新三板挂牌业务负责人告诉采访人员 , 从我们实地走访一线中小企业来看 , 新三板市场对2000-3000万净利润的部分企业仍有吸引力 。
估值过高导致股价破发?
新三板精选层首日开市21 家公司破发 , 达到65.6%比例 , 其中跌幅超过20%的包括流金岁月、建邦股份、恒拓开源、泰祥股份 。
与此同时 , 受精选层大面积破发影响 , 整个创新层跌幅超过20%的个股超60只 , 银丰股份、零奔洋跌幅超过50% 。
精选层开市首日高开低走态势 , 全国股转公司监管层早就向外界释放了"以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态度建设新三板"信号 。
在新三板精选层设立暨晋层仪式上 , 谢庚明确表示 , 新三板全面深化改革将有助于提升新三板服务中小企业的能力 , 使改革效应得到释放 , 规范是发展的前提 , 风控是发展的基础 , 全国股转公司将坚持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的态度 , 持续优化市场生态 , 建立一个公开、透明、规范、有活力、有韧性的新三板市场 。
首批32新三板精选层挂牌公司集中破发 , 到底中签投资者是"落袋为安"心理作怪 , 还是精选层首日承接力有限?
发行情况来看 , 32家新三板挂牌公司发行完成后以发行价计算的总流通市值253亿元 , 平均发行市盈率超31倍 。
"30倍以上市盈率定价很高了 , 市场难以承受 , 后市可能要有一个市场纠偏的过程 。 "7月27日 , 一位长期跟踪新三板市场人士告诉采访人员 , 经历了这轮破发 , 中介机构和发行人会在精选层定价上更加理性 。
程晓明则认为 , 今天精选层新股大面积破发有多方面原因 , "一是公开发行前的老股东获利了结;二是精选层企业发行价过高 , 30多倍市盈率并不低 。 "
推荐阅读
-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降价免票聚人气景区揽客放大招 游客是否买账?
-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景区降价免票招揽游客,告别“门票经济”或是发展趋势
- 中国经济网|?前7月主动权益基金收益超30% 4只业绩翻倍
- 中国经济网|7月召回35.69万辆 德系量降频高、美系成主力
- 突破|新三板公开发行可“保荐+直投” 突破投资比例、时点限制
- 开局|7月制造业PMI升至51.1% 中国经济下半年开局向好
- 融资|挂牌首日涨跌互现 新三板精选层仍值得肯定
- 时政微周刊丨总书记的一周(7月27日—8月2日)
- 中国新闻周刊|内蒙古副处级“老公安”的涉黑史 非法放贷、暴力催债……
-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中国纾困惠企政策不少,成效几何?还有哪些难题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