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时代失败的读书人,往往成为王朝的掘墓人( 二 )


高考才真正实现了平等
第一财经:的确 , 宫崎市定也特别注意到 , 从唐代末年藩镇中的谋士到清末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 , 都是科举失败的读书人 。 王学泰在《流民文化与中国社会》中 , 也谈到元朝废除科举制后 , 大量底层读书人沦为流民 , 最后加入元末起义 。 从这些历史中是否可以看出 , 如果一个王朝无法为读书人找到出路 , 一旦这样的人多起来 , 可能就会成为动摇王朝统治的破坏力量?
马云超:实际上《科举史》中还提供了更多的落第考试的例子 。 比如 , 唐末的李振是落第的考生 , 朱温进入洛阳后 , 就是他鼓动把三十多名公卿扔进了黄河 。 宋仁宗时期的张元昊是因为科举不第而投靠西夏 , 做了李元昊的幕僚 , 后来在边境纷争中让北宋大吃苦头;神宗熙宁年间的徐百祥 , 也是因为科举失意而勾结交趾王 , 引发了南方边境的兵祸 。 1905年 , 清朝废除科举 , 也被认为是迅速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
不过需要留意的是 , 读书人本身很难直接成为动摇王朝统治的力量 , 俗语说“秀才造反 , 十年不成” 。 当一个王朝走向末路时 , 它的社会矛盾一定是多方位的 , 多个阶层都被赶到了统治的对立面 。 在这些对立阶层中 , 读书人可能只是一部分 , 但却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 他们的结合可能使反对者的势力呈现几何倍数增长 , 比如朱元璋必须有刘伯温这样的谋士帮助才能起兵成功 , 否则单纯的农民起义是很容易被朝廷剿灭的 , 因为农民没有具体的目标 , 需要读书人去帮助提供 。 从这一角度而言 , 如果一个王朝无法为读书人找到出路 , 确实很可能成为动摇王朝的破坏力量 。
第一财经:古代平民通过科举制度实现阶层上升 , 但《科举史》中也说 , 清代考生身份上还是有“四民”限制 。 从这个角度讲 , 高考制度是不是才真正为阶层跨越提供了机会?
马云超:我们常常比较含糊地使用“古代科举制度”的说法 , 但科举制度作为一项延续1300多年的制度 , 不可能一成不变 , 公平性层面上更是如此 。 以唐朝为例 , 底层民众能够参加科举的比例其实非常有限 , 当时的考生主要来自崇文馆、弘文馆、太学、四门学等高等学府 , 而这些官学通常只接收官员的子弟 。 即便通过了科举考试 , 在任官前还需经过吏部的铨选 , 即“身”“言”“书”“判”四个方面 , 吏部被称为“贵族的牙城” , 有多少平民子弟能够通过铨选就不言而喻了 。 直到宋朝以后 , 伴随贵族势力的消亡、平民阶层的上升 , 加上殿试成为定制 , 吏部的铨选沦为形式 , 科举制度才真正朝着公平化的方向迈进 。 但即便如此 , 在科举制度鼎盛的清代 , 考生身份上依然有“四民”限制 , 这些限制有些源于考生自己 , 有些则是源于考生的家庭背景 。 从这一角度来说 , 今天的高考制度确实可以说是给所有人提供了机会 。 也正因为如此 , 每当有替考、舞弊等事件被曝光时 , 往往就会群情激奋 , 因为破坏了高考制度最基本的公平原则 。
当然 , 公平性固然重要 , 但多元的上升渠道同样重要 。 前面提到 , 科举落第者可能会对社会产生危害 , 这些人的问题其实绝大多数并非因为机会不公平所致 , 而是在以考试为选拔形式的科举道路上无法找到自己的希望 。 一个健康的社会应当具备多元的阶层跃升通道 , 《科举史》里面也介绍了多种科举以外的官员任免途径 , 比如翻译科举、武举等 , 但这些通道对于一般民众而言依然过于遥远 。 近年来 , 教育部门也提出要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倾向 , 我认为也是在朝着多渠道实现阶层上升的方向前进 。
宫崎市定历史观的现实意义
第一财经:《科举史》是1946年在日本出版的 , 为什么70多年过去了 , 还有必要被译成中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