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给内需“火车头”再加把劲( 二 )


其次 , 要进一步挖掘新经济的潜力 , 鼓励新业态就业和灵活就业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李长安认为 , 相对而言 , 疫情对新经济的冲击较小 , 特别是绝大多数在线企业不仅没有受到影响 , 反而获得了更大的发展机遇 。 政府可出台更多支持性政策 , 鼓励新经济大力发展 , 为劳动者创造更多新就业创业机会 。
“应该加大就业培训力度 。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 , 疫情之下 , 产业升级是一个客观事实 , 新的业态模式不断出现 , 一些行业中的岗位将会面临淘汰 , 这很可能引起结构性失业问题 。 加大培训的投入和力度 , 有助于帮助那些因结构性原因失业的人群再就业 。
“经济增长能否带动就业扩大 , 取决于该国的经济结构和就业政策的性质 , 与经济增速高一点低一点并没有必然联系 。 ”李长安表示 , 近年来我国经济结构不断升级和优化 , 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 , 新经济新业态大量涌现 , 做好就业工作具有有利条件 。
多措并举释放消费潜力
释放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 , 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升级消费 , 使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得到回补 , 是当前扩大内需的重要着力点之一 。 专家认为 , 庞大的消费市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优势 , 目前接触性消费和聚集性消费均受到冲击 , 下一步 , 应该将疫情防控与促进产业发展结合起来 , 尤其是推动服务业等产业恢复发展 , 既能促消费 , 又能惠民生 。
从居民个人角度来看 , 收入越高 , 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就会越强 。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常务副书记、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晋斌认为 , 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 , 是促进消费回暖的治本之策 。 在合理统筹地方财政收支的基础上 , 发放财政补贴和消费券来刺激消费 , 也是促消费的有效手段 。
“扩大内需、拉动消费仍要继续发挥投资的关键性作用 。 ”刘向东表示 , 应该引导社会和企业加大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领域的“补短板”投资 , 扩大有效投资的范围 , 通过投资启动生产消费的循环和内外双循环 。
促消费还需从供给侧发力 。 自疫情暴发以来 ,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业态、新模式、新经济呈爆发式增长 , “非接触经济”异军突起 , 数字经济迅猛发展 , 不断改变着大众的生产生活方式 。 新业态发展有助于抵补传统业态萎缩带来的损失 , 并在一定程度上熨平疫情冲击 。 未来 , 随着消费潜力逐步释放 , 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 还需要不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提升供给的水平、产品的质量、服务的品位 , 从而更好满足消费需求 , 并拉动新消费 。
“目前来看 , 供给端对于疫后消费升级所需的高品质商品尚不能完全提供 , 包括疫情凸显出的公共健康领域短板尚待补齐 , 适应无接触消费、数字化经济和共享就业供给还有待提升 。 ”刘向东表示 , 接下来 , 在平衡好供需两端的基础上 , 还要更大力度地推进供给创新 , 通过创造新的供给、催生新的需求 , 从而达到供需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采访人员 李华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