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是怎么被做死的?( 四 )


2015年1月 , 中国银监会迎来12年来的首次架构大调整 , 加大对民营银行和信托公司的监管力度 , 并明确将网贷纳入监管框架 。 同年7月 , 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 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基本法” , P2P行业正式告别“无监管”时代 。
该意见指出 , P2P网贷为信息中介 , 主要为借贷双方的直接借贷提供信息交互、撮合、资信评估等服务 , 不得提供增信服务 。 另外 , 对客户资金第三方存管、平台信息披露方面 , 也有相应要求 。
数据显示 , 截至2015年12月底 , P2P行业运营平台达2595家 , 全年问题平台896家 , 全年成交量9823.04亿元 , 行业贷款余额4394.61亿元 , 平均借款期限6.81个月 , 行业投资人数与借款人数分别为586万人和285万人 , 人均投资金额和人均借款金额分别达7.5万元和15.42万元 。
2013年到2015年 , P2P蓬勃发展 , 但也鱼龙混杂 , 监管层频繁出牌 , 细则却始终没有落地 。 也有不少平台“暴雷” , 或者打着P2P的幌子坑蒙拐骗 。
2016年3月 , 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组建 , 由央行条法司牵头筹建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挂牌 , 4月获得国务院批复 。 互联网金融协会成立后属于央行下面的一级协会 , 与支付清算协会同属一级 , 旨在对互联网金融行业进行自律管理 。 这意味着 , 针对互联网金融的“国家级”行业协会正式成立 。 不久后 , 国务院联合14个部委在全国范围内启动有关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专项整治 , 为期一年 。 其中 , P2P的整治工作由证监会 , 各地监管局及金融办负责统筹执行 。
2018年银保监会将P2P纳入监管的范畴当中 , 银保监会监督管理人员配置正式发布 , P2P平台至此开始被监管 。 业内也随即掀起爆雷潮 。
由于经济形势和市场格局的变化 , 随着国家逐步出台一系列针对 P2P 网贷平台的监管措施 , 近两年P2P 行业已大不如前 。 P2P赛道中的死亡公司遍布多个金融子行业 , 如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等 , 而主要集中在借贷子行业中 。
P2P是怎么被做死的?
文章图片
来源:猎云网
进入2019年以来 , 大环境变化异常 。 2019年银保监会发布了P2P的整改政策“一个办法三个指引”对于P2P的合规检查也拉开帷幕 , 而监管政策中强调了三点 , 一、对于已出风险的平台进行严厉监管 , 二、对于逃废债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 三、对于自融的平台给予取缔 。
行业监管政策相继出台 , 政策收紧 , 问题平台资金链断裂 , P2P网贷行业频频爆雷 , 大批投资人血本无归俨然常态 。 行业准入门槛低、投资人跟平台信息不对称、平台风控不够严格、平台发布大量假标自融、大额借款项目逾期等 , 是P2P平台接连爆雷的主要原因 。
2019年 , 全国已有九个省市对辖内网贷机构的P2P业务进行清退取缔 。 继深圳发布了网贷失信人名单后 , 北京市朝阳互金协会通过对国家企业信用信息的调查 , 也陆续发布了朝阳区内第一批、第二批失联P2P网贷机构名单 , “黑名单”包括钱的N次方、启利网、速可贷、互联贷等平台 , 引发众人关注 。
2019年11月27日 , 一份关于P2P网贷机构转型为小贷公司的文件出台 , 更是在下达最后通牒 。 在国家监管决定整改清退P2P以来 , 首先清退“小而美”的平台 。
2020年 , 一场新冠疫情不期而至 , 暴涨的贷款逾期率与直线下降的资金端 , 让不少仍在坚守网贷的大平台资金流动性出现紧张甚至断裂 。 动辄上亿的资金缺口 , 即使平台背景雄厚 , 股东也不可能随便垫资解决 。
据《棱镜》不完全统计 , 2020年1月已经有湖南、重庆、山西等9个省市通报 , 辖内未有一家P2P平台通过验收 , 也意味着P2P行业已经进入清盘倒计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