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哲学的不同聚焦

黑格尔指出 , 哲学是以绝对为对象 , 追求绝对的特殊思维运动 。 所谓“绝对”就是世界之根本 。 对于世界之根本 , 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有着不同的聚焦 。中国哲学追求的根本是处世之道的人治伦理 。 这种处世之道的人治伦理 , 从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到数千年独尊儒学的经学 , 有天命之道 , 阴阳之道 , 圣人之道 , 王者之道 , 君臣之道 , 礼仪之道 , 中庸之道 , 义理之道 , 忠孝之道 , 境界之道等等 。 观中国知识阶层历来承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 阅司马光《资治通签》 , 以礼为纲 , 名份之分为开首 , 确立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判标准;读胡适、冯友兰等言谈 , 胡适认为 , 哲学不在治学而在治人 , 是处事逻辑 , 冯友兰以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为归宿;再看现在一些民间哲学动辄自诩已有了一贴哲学治理的良药 , 以站立鳌头包治天下 , 等等 , 就可见一斑 。西方哲学在古希腊苏格拉底理性辨析 , 层层追问的治学精神熏陶下 , 从世界本体之根本的物因和理型是什么 , 人是什么 , 思维逻辑的勘查和探究等三个基本方面 , 展开哲学和哲学史 , 以不断充实丰富的学说著述 , 从古代本体论走向近代认识论 , 继而走向现代主体论的治学 。 这种治学从哲学的包罗万象 , 在各个时代的知识积聚中 , 逐渐分化出了物理学、数学、天文学、生物学、地理学、人文学、语言学、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等等的学科和基础理论 , 并以一系列重大的发明和创造 , 主导了世界的工业文明和科技文明 。不少学者 , 常以西方哲学为标准范式 , 进行比较 , 认为中国没有哲学 。 这种比较有不足之处 , 没有看到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聚焦不同 , 同时也让我们知晓了中西哲学的不同特质 。 天下熙攘 , 褒贬不一 。 以现代世界文明看中西哲学 , 治学精神是中国哲学所需汲取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