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知见|古人如何应对洪涝灾害,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 二 )


史料载 , 从大禹时代起我国就开始重视对水文状况的观测和分析 。 随着社会的发展 , 历代更是注重在各河流要处建站监测水文 。 有着“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之称的“白鹤梁” , 就是我国古水文站的一处罕见遗迹 。 白鹤梁是重庆涪陵城北长江中的一道天然石梁 。 由于白鹤梁的梁脊仅比长江常年最低水位高出2-3米 , 几乎常年没于水中 , 只在每年冬春之交水位较低时才部分露出水面 , 古人会根据白鹤梁露出水面的高度位置来确定长江的枯水水位 。 从唐代起 , 古人便在白鹤梁上以“刻石记事”的方式记录长江的枯水水位 , 并刻“石鱼”作为水文标志 。 白鹤粱石鱼题刻记下了自公元764年后断续72个年份的枯水记录 , 共镌刻163则古代石刻题记 。 因此 , 白鹤梁是世界最早期的“水文站” , 显示了我国古代水文监测的历史成就 。
在宋代 , 水文监测更加规范完善 , 技术手段更加先进 。 那时 , 在今江苏苏州吴江上立了两座水则碑 , 史料记载 , 建于1120年 。 水则碑分为“左水则碑”和“右水则碑” , 左水则碑记录历年最高水位 , 右水则碑则记录一年中各旬、各月的最高水位 。 当时规定水位位于一划处 , 无论高田低田都不会受灾;超过两划 , 极低田地会受灾;超过三划 , 低田受灾……超过七划 , 极高的田地也会受灾 。 如果有一年洪水位特别高 , 即在水则碑刻上:该年水至此 。 该水则碑刻写的最早年份是1194年 。
由此可知 , 水则碑不仅是观测水位所用的标尺 , 而且也是历年最高洪水位的原始记录 。 从水则碑我们可知宋代为统计汛期农田被淹面积 , 已建立了水位观测制度 , 这也是我国观测水位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最早记载 。
洪水预报办法多
应对洪涝灾害 , 洪水预报和报警很重要 , 古人称为“汛情奏报” , 也称“报汛” 。 据史料记载我国在先秦时 , 已形成了“报汛制度” 。 《秦律·田律》中 , 记载有秦国的规定:在庄稼生长期下雨 , 要及时报告降雨量 , “稼已生后而雨 , 亦辄言雨少多” 。 此后 , 历代都有相应的报汛制度 。 东汉时期还要求地方政府从立春便开始报汛 , 据《后汉书·礼仪志·请雨》载:“自立春至立夏尽立秋 , 郡国上雨泽 。 ”北宋则规定 , 在整个汛期 , 地方主政官员、主管官员必须坚守岗位 , 随时报汛 。 黄河、汴河等河流两岸的府州长官 , 须兼任本地的“河堤使” , 责任到人 , 对水位涨落随时上报 。
出现汛情 , 除了奏报上级和朝廷 , 便于协调指挥应对洪涝灾害外 , 还要及时告知灾区民众转移避险 , 在没有现代通信设施的古代 , 都采取哪些报警手段呢?古代官府设置了报汛驿站 , 报汛又叫“水报” , 与战时的“兵报”一样重要 。 根据汛情的发展情况 , 古人会采取“羊报”“马报”“狗报”“步报”等多种报警手段 。
所谓“羊报” , 最初是黄河遇险时报汛之法 , 报警差役带着水签 , 乘充气羊皮筏 , 从上游而下 , 将观测到的水位刻在标签上 , 陆续投掷报汛 。 清张九钱在其《洛中集》中对“羊报”作了详尽的记载 , 黄河上游甘肃皋兰县城西 , 清代设有水位观测标志 , 一根竖立中流的铁柱上根据历史上洪水水位情况刻有一道痕 , 如水位超刻痕一寸 , 预示下游某段水位起码水涨一丈 。 当测得险情时 , “羊报”便迅速带着干粮和警讯“水签” , 坐上羊舟用绳索把自己固定好 , 随流漂下 , 沿水路每隔一段就投掷水签通知 。
下游各段的防汛守卒在缓流处接应 , 根据水签提供的水险程度 , 迅速做好抗洪、抢险、救灾等各项准备 。 这种“羊舟”也很独特 , 它用大羊剖腹剜去内脏 , 晒干缝合 , 浸以青麻油 , 使之密不透水 , 充气后可浮水面不下沉 , 颇似皮筏 。 “羊报”执行的是一种十分危险而重要的任务 。 古代的“羊报”过程中 , 报警差役经常遭遇很多困难 , 有的因在河中扑腾多天 , 早已饿死、撞死或溺亡 , 幸存者可谓九死一生 。 他们为了防汛抗洪真是出了大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