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真实作者另有其人

“山不在高 , 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 , 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 , 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 , 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 , 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 , 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 , 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 , 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这篇题名为《陋室铭》的短文 , 是一篇广为流传的优秀作品 , 笔风清爽 , 诗意长远 , 一直以来受大家的广泛钟爱 。
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真实作者另有其人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脍炙人口的《陋室铭》作者是唐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刘禹锡 , 这是过去人们普遍认为的观点 , 几乎成为公论 。
但是 , 有一点是很令人费解的:不管在今本的《刘梦得文集》中 , 還是在《刘宾客集》中 , 也没有收录此篇 , 这免不了让人疑虑:到底是小编漏收了?還是刘禹锡自己从没编写过此篇?
平心而论 , 在古书传抄过程中 , 漏收或错收这二种状况都有可能发生 , 但到底真实情况是怎样呢?
据历史文献调查 , 《陋室铭》一文受大家的亲睐 , 起源于清康熙时吴楚材等所编的《古文观止》 。
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真实作者另有其人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古文观止》一书在传播古代文化、提高人们的古文阅读和鉴赏水平等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
但是 , 《古文观止》在编选过程中却存在着许多不足和弊病 , 诸如选编者审核不精、漏收或误收古人作品以及所收文章与作者不相符合之类问题很多 。
因而 , 将《陋室铭》一文题名刘禹锡所作 , 也不是没有可能 。
刘禹锡是中晚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和文学家 , 他的诗文别具一格 , 自成体系 , 在唐代文学史上颇具影响 。
因此, 以刘禹锡的才华 , 写出《陋室铭》这样文笔优美的著作 , 在《古文观止》的小编来看 , 是名正言顺的 。
再加上刘禹锡坎坷的人生遭遇 , 更使人对他撰写《陋室铭》 , 借以抒发个人情操而深信不疑 。
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真实作者另有其人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但实际情况是不是这样呢?有几点值得怀疑:
首先 , 纵观刘禹锡一生 , 可说是坎坷不平、历尽磨难:他曾二度遭贬 , 且往往是一贬多年 。
王叔文等人的“永贞革新”失败后 , 作为“二王八司马”之一的刘禹锡坐贬为连州刺史 , 不久再贬为朗州司马 。居朗州十年间 , 他“慎以文章吟咏 , 陶冶性情” , 写下了许多文学作品 。
《新唐书》卷一六八本说刘禹锡“宪宗立 , 叔文等败 , 禹锡贬连州刺史 , 未至 , 斥朗州司徒 。州接夜郎诸夷……乃倚其声 , 作《竹枝词》十余篇 。”
由此可见 , 《旧唐书》本传中所提到的在朗州“以文章吟咏 , 陶冶性情”所作的“新词” , 是指“作《竹枝词》十余篇” , 并未提到作《陋室铭》一文 。
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真实作者另有其人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再者 , 《陋室铭》开首四句:“山不在高 , 有仙则名;水不在深 , 有龙则灵 。”
在手法上 , 是一种文学类排比句 , 并不一定是创作者亲临其境的切身体会 。有些人由此而觉得《陋室铭》一文是创作者在遭受贬斥时的自况著作的见解是很不可靠的 。
也有便是 , 《陋室铭》中所描绘的“谈笑有鸿儒 , 往来无白丁” 。假如《陋室铭》一文真源于刘禹锡之手 , 这话就有问题 。
依照唐代法律法规 , 配流及贬官的人 , 是不可在贬所或流放地与本地官员互相来往勾结的 , 不然一经发觉 , 不但自身 , 并且本地官员都将遭受惩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