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君王皇帝|僵化的伦理纲常:不平等的君臣关系,古代臣子的危机

导语:
对于文天祥 , 每个人都有一个近乎相同的评价 , 那就是伟大的爱国诗人、伟大的爱国将领 , 南宋末年 , 蒙古大肆南下侵略 , 文天祥作为抗蒙将领之一 , 终是不敌蒙军的铁蹄 , 最终被俘 。面对文天祥这样文武双全的才子 , 敌人竭尽全力的照看 , 以为己用 , 但是文天祥最终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千古士人节操之表率 , 最终被蒙古人杀害 。在这里我不仅仅看到了在儒家思想熏陶之下所形成的士人的节操 , 对于自身性格理想所追求的坚定;但是我也看到了在儒家思想压抑之下所形成的愚忠之士 , 而这不仅仅是某一朝、某一代的现象 , 而是贯穿了中国古代整个封建王朝时期的为臣思想 。一种:"君命大于天 , 臣虽死而无憾"的忠君思想使人不禁感到不解以及怀疑 。一、儒家三纲五常对君臣关系的约束
1.儒家思想体系中的君臣关系
在我眼中 , 儒家最初之于君臣关系的判断 , 应该是最接近于西周礼制的 。因为孔子本人就是在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情况之下逐步完善自己的思想的 , 其一直在倡导克己复礼 , 尤其是在面对春秋时期君不君、臣不臣的状况之下 , 这种意愿更加强烈 。
诸子百家,君王皇帝|僵化的伦理纲常:不平等的君臣关系,古代臣子的危机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孔子
但是对于孔子关于君臣关系的认知 , 我们会发现孔子始终有一个底线或者准则 , 那就是道不同 , 不相为谋 。在孔子眼中 , 君与臣之间是相对来说 , 彼此之间不是归属的关系 , "君使臣以礼,世事君以忠." , 也就是说为君要有为君的礼仪 , 要善待臣子、礼遇臣子 , 双方之间更多的是形成一种合作关系 。
诸子百家,君王皇帝|僵化的伦理纲常:不平等的君臣关系,古代臣子的危机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论语》
而孔子对于臣子的规范也是相对来说的 , 当君主礼遇臣子的时候 , 臣子也要尽心辅助君主 , 建言献策 。但是这种辅助也是有前提的 , 那就是君主所做之事合乎道义 , 未曾违背道义 , 臣子才可以帮助君主 。也就是臣子之忠不是愚忠 , 而是可以独自辨别事情的善恶 , 辅助君主走上正途 。在这个时期 , 君主与臣子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合作关系 , 而不是主人与奴仆的关系 , 这也是为什么周天子被诸侯尊为共主 , 尊 , 乃是礼仪之道 , 而非杀伐征服所得 。
2.汉武帝的新的儒家体系的规范
但是原有的孔孟所倡导的君臣关系伴随着封建王朝的建立开始出现不适应 , 但是秦朝所施行的是以法治国、以吏为师的政策 , 打压百家 , 所以儒学的影响也就不强;等到了汉初 , 为了休养生息 , 施行的又是黄老政策 , 儒家思想也未被重视 。直到汉武帝时期 , 宣布独尊儒术 , 罢黜百家 , 儒家学说才又登上舞台 , 但是其性质却发生了变化 。
诸子百家,君王皇帝|僵化的伦理纲常:不平等的君臣关系,古代臣子的危机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汉武帝刘彻
首先儒家学说在先秦时期是以一种学术出现的 , 其中所蕴含的政治性倾向虽然有 , 但是并不是那么明显 , 儒家思想的兴盛并不是由其政治思想决定的 , 而是由其教育、文化、政治、伦理等多个方面相互作用形成的 。而到了汉武帝时期 , 儒家的兴盛便直接与政治活动相连 , 其根本目的也成为了为帝王的统治服务 , 其所倡导的思想也好、理论也好 , 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帝王的统治的合法性 。
诸子百家,君王皇帝|僵化的伦理纲常:不平等的君臣关系,古代臣子的危机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