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喝咖啡、看电影、睡不着的时候,都可以听巴赫

:原题为_澎湃新闻|喝咖啡、看电影、睡不着的时候,都可以听巴赫。
2020-07-09 09:43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原创 主持人王平 经典947
“西方音乐之父”巴赫的音乐总给人以肃穆、神圣的听感 , 但其实在生活里 , 他的音乐也无处不在 , 喝咖啡的时候、看电影的时候、睡不着的时候 , 你都可以听一听巴赫!7月6日-7月9日播出的《经典放送》节目就为大家带来巴赫的音乐作品 。
《咖啡康塔塔》
这首康塔塔来自一个诙谐的小故事:一位父亲威逼利诱自己的女儿丽思根放弃沉迷于在当时非常昂贵的咖啡 , 并央求女儿 , 只要戒掉咖啡 , 就会为她找一个好郎君 。 丽思根假意答应父亲 , 但却暗下决心除非婚约上写了“婚后允许我照样喝咖啡” , 否则绝不嫁娶 。
澎湃新闻|喝咖啡、看电影、睡不着的时候,都可以听巴赫
文章图片
《咖啡康塔塔》的首演也是在一家咖啡馆内 , 受到热爱咖啡和音乐的人们的热烈欢迎 。 巴赫为了使主题更加突出 , 让更多的人能接受咖啡并反思这一禁令的不合理性 , 自己填写了最后一段的歌词 。
澎湃新闻|喝咖啡、看电影、睡不着的时候,都可以听巴赫
文章图片
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 , 咖啡的价格已经不再昂贵 , 并且成为了很多人生活中惬意放松的存在 。 可以边捧着咖啡边欣赏这首巴赫的《咖啡康塔塔》 , 肯定也有别样的滋味 。
《哥德堡变奏曲》
1742年 , 当时正处晚年的巴赫担任着波兰皇家、萨克森选帝侯的宫廷作曲家 。 据说有位驻萨克森的俄罗斯大使凯萨林伯爵长期受到失眠困扰 , 于是他请求巴赫写出一些品味恬适的键盘作品给自己手下的钢琴家 , 同时也是巴赫门下艺术天赋最高的弟子之一约翰·戈特利布·哥德堡来演奏 , 以便这位伯爵能听着音乐安然入睡 。
澎湃新闻|喝咖啡、看电影、睡不着的时候,都可以听巴赫
文章图片
在现代生活中 , 肯定也有许多人深受失眠的困扰 。 如果自身调节还不能改善解决的朋友 , 一定要记得去寻求医生的帮助 。 夜深时 , 不要熬夜了 。 让这首《哥德堡变奏曲》伴随你进入香甜的梦乡 。
电影《爱在黎明破晓前》也采用了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 。 这是由理查德·林克莱特执导的一部爱情片 , 讲述了美国青年杰西在火车上偶遇了法国女学生塞琳娜 , 两人交谈甚欢 。 他们游览城市并谈论着彼此的过去 。 最终 , 他们相约在半年后再见 。 他们之间是爱情 , 但不止于爱情 。
澎湃新闻|喝咖啡、看电影、睡不着的时候,都可以听巴赫
文章图片
一个维也纳的清晨 , 巷子一边 , 男女主角和着音乐缓缓起舞 , 此时响起的是巴赫《哥德堡变奏曲》的第25变奏 。 交织着美丽与悲伤的旋律展现出无可比拟的情感深度 。 故事虽无疾而终,却让“爱”的界限愈加模糊…这种微妙又纯粹的情感 , 或许真的只有巴赫能表现吧!
澎湃新闻|喝咖啡、看电影、睡不着的时候,都可以听巴赫
文章图片
当在电影中出现巴赫的音乐
著名导演英格玛·伯格曼的电影《呼喊与细语》则用到了巴赫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的萨拉班德舞曲 。
电影讲述了三姐妹生活在一起的故事 , 简单的情节却蕴含了巨大的能量和情绪 , 如同这部电影的名字一样让人着迷 , 而在如泣如诉的萨拉班德舞曲中 , 旋绕翻转的旋律绵延流动 , 为人物的复杂关系和心灵独白做了最好的注脚 。
澎湃新闻|喝咖啡、看电影、睡不着的时候,都可以听巴赫
文章图片
还有一部1960年的意大利电影《甜蜜的生活》 , 使用了巴赫的《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 。 电影借助采访人员马切洛的视角 , 看到了当时意大利的战后变迁、也揭示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改变 。 这部电影还是“狗仔队”一词诞生的源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