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被称为人工智能界的“WPS”,中科弘云如何在AI浪潮下“乘风破浪”?


2017年国内以BAT为首的科技企业争相发布人工智能发展战略 。 当年6月 , 腾讯宣布向外开放在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的人工智能技术 , 正式进军AI 。
同年7月 , 百度推出DuerOS和Apollo两个开放平台 , 向外界宣示“All in AI”的决心 , 并称百度是一家“人工智能公司” 。
而到了10月 , 阿里宣布成立达摩院 , 三年将投资1000亿 , 研究领域涉及量子计算和机器学习等 。
也正是在2017年 , 中科弘云也开始进入AI市场 。 中科弘云是中国科学院孵化的高新技术创新企业 , 作为一家人工智能技术与服务提供商 , 中科弘云为用户提供企业级云原生AI中台解决方案 , 以及面向工业安全、能源电力、卫星遥感等领域的智能应用 。
目前 , 中科弘云已为中国移动、国家电网、中国电科、航天科工等企业提供服务 。
中科弘云通过打造数据、算力和算法“三位一体”的“端到端”人工智能云计算解决方案 , 以“可视化”操作和“自动化”的流程管理让用户“零代码”即可快速上线 AI应用 。
人工智能|被称为人工智能界的“WPS”,中科弘云如何在AI浪潮下“乘风破浪”?
本文插图

本文文章插图来源于中科弘云 , 经授权使用
据了解 , 中科弘云人工智能云解决方案具备三大技术亮点:

第一是数据实现自动标注 , 其基于小训练样本、内置高精度行业模型和应用层数据反馈形成完整闭环 , 实现对于训练样本的智能标注 , 极大减少标注工作量 。
第二点是算法的自动优化 , 主要基于内置计算框架、场景模型和AutoML机器学习自动化技术实现模型算法的自动优化 , 实现零代码开发高精度AI模型 。
第三点是算力的自动调度 , 基于自研资源调度引擎 , 从而实现Nvidia GPU、寒武纪、华为Atlas等AI算力的自适应调度 , 提供应用无感知的计算支撑环境 。
中科弘云人工智能云计算平台的优势在于打破了产业智能化的壁垒 , 其开放智能算法 , 将最新的AI理论和较高精度算法以及相关源代码开放给用户 。
人工智能|被称为人工智能界的“WPS”,中科弘云如何在AI浪潮下“乘风破浪”?
本文插图

本文文章插图来源于中科弘云 , 经授权使用
此外 , 中科弘云为用户提供了完整的解决方案 , 以提供云/边缘计算整体解决方案和技术服务赋能产业发展;中科弘云还为企业提供行业数据 , 生态伙伴共享行业数据从而丰富了采集渠道 , 实现了行业资源整合 。
不仅如此 , 中科弘云还可助力定义落地场景 , 为企业提供场景优化/定制解决方案 , 从而赋能其商业落地 。
【人工智能|被称为人工智能界的“WPS”,中科弘云如何在AI浪潮下“乘风破浪”?】
相对于基于互联网架构的人工智能平台 , 中科弘云的竞争力在于能够提供私有化部署和安全可靠的AI平台 , 基于开放架构兼容主流计算框架 , 提供高性价比的整体解决方案 , 支持私人定制快速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
杨华是中科弘云的创始人兼CEO , 也是上市公司中科曙光的原始股东之一 。 2004至2012年间 , 杨华历任中科曙光的高级工程师、首席工程师以及产品经理 。
2014年起 , 杨华成为了中科曙光政府事业群副总裁 , 主管广电、媒体、政法等行业市场营销工作 。 这样一份稳定的工作对杨华来说已失去了挑战性 , 从零开始成为杨华的创业初衷 。
人工智能|被称为人工智能界的“WPS”,中科弘云如何在AI浪潮下“乘风破浪”?
本文插图

本文文章插图来源于中科弘云 , 经授权使用
凭借在IT领域超过15年的经验 , 以及对当时人工智能领域敏锐的嗅觉 , 杨华发现很多创业公司都将矛头指向了垂直应用的“烟囱式”系统 , 而综合式的应用系统却很罕见 , 这为杨华及其团队打开了创业思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