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蓬安的搜狐号|?周蓬安:一言难尽海参崴(一)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周蓬安:一言难尽海参崴(一)
周蓬安:一言难尽海参崴(一)
周蓬安的搜狐号|?周蓬安:一言难尽海参崴(一)
本文插图

海参崴 , 中国人的习惯称呼 , 意为一个盛产海参的洼地(崴即‘洼地’的意思) 。 而俄罗斯人则将这个地方叫作“符拉迪沃斯托克” , 就是“控制东方”的意思 。 按照俄国人的记载 , 该城建于1860年 。 其实 , 这个建城时间缘于1860年沙俄强迫满清政府签定的《中俄北京条约》 , 清政府依照该条约将包括海参崴在内乌苏里江以东的4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割让给了俄国 。 海参崴现是俄罗斯滨海边疆区首府 , 是俄在远东地区的最大城市和最大的港口 , 面积560平方公里 , 人口约70万 。 整座城市位于在穆拉维约夫--阿穆尔斯克半岛上 , 依山临海而建 , 海岸线绵延30公里 , 三面环海 , 由金角湾、乌苏里斯克湾和阿穆尔湾组成 , 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天然不冻港 , 它濒临日本海 , 战略位置尤显重要 。
周蓬安的搜狐号|?周蓬安:一言难尽海参崴(一)
本文插图

上午9点多钟从宽敞的吉林珲春口岸轻松出关 , 经过一个中间地段后迅速进入俄罗斯口岸 , 俄罗斯那狭小的口岸建筑、老式的X光机、贴着20年前我们使用的那种15*15小瓷砖的卫生间、关员那懒洋洋的工作态度 , 让我有回到计划经济时代的感觉 。
就这样的一个口岸 , 导游介绍说还是中国人帮助建的 。 原因在于俄罗斯人对中国人去海参崴旅游始终持不欢迎态度 , 这和海参崴的原属地是中国的当然最有关系了 。 中国珲春地方政府在海参崴旅游及边贸问题上 , 一直在做剃头挑子一头热的事情 。
去俄罗斯旅游 , 手机及一些消炎类药品是不允许带入的 , 但不放在行李箱而随身携带则是另一回事 , 入俄罗斯口岸时不需要对人身进行任何形式的检查 。 一些贵重物品如摄像机、照相机的登记 , 那恐怕是国际惯例了 。
在通过最后一个关卡时 , 关卡的工作人员在无所事事的情况下照样是在我们等待多时后懒洋洋地出来检查人数 , 核对护照 。 那些在近30摄氏度仍然穿着皮靴的士兵 , 我们过去总是认为那是人家军队的习惯 , 可实际上是他们本身就拥有这么一双靴子;那些颜色有点惨不忍睹的军装 , 据说也是那些退役士兵退役时丢下的二手军装 。
一个奇怪的现象令我特别关注:就在岗哨的两边 , 密密的铁丝网向深处延伸 。 贴着铁丝网 , 一条宽约5米但却没有任何植物的细土路格外醒目 , 那条细土路上 , 类似用猪八戒钉耙耙过的痕迹十分明显 , 原来是怕中国人偷渡俄罗斯 。 如果有人从这里偷渡 , 就会在细土路上留下脚印 。 我就很是纳闷了 , 如俄罗斯目前的经济状态 , 在这样的一个渺无人烟的地方 , 谁会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 冒险去偷渡呢?
中国人为什么要偷渡别国呢?
进入俄罗斯境内后 , 大巴在恶劣的路况中颠簸 。 几个小时在大片森林区行驶也没有见到几间房屋 。 12时左右 , 大巴抵达第一个小镇 , 叫斯拉夫扬卡 , 一个2.8万人的小镇 。 同行者慌忙找厕所以解决内急问题 , 几位女士回来后却一个个华容失色 , 那厕所的卫生状态据说是难以形容 , 无法将就使用;几位男士虽然勉强解决问题 , 可也呈现出有呕吐之感 。
【周蓬安的搜狐号|?周蓬安:一言难尽海参崴(一)】中午我们就在这个小镇就餐 , 一幢类似于我国六、七十年代盖的职工家属楼的底楼就是我们中餐的饭馆 , 大约不到20来张方桌 , 每张桌子安排6人同时就餐 , 每人一块软面包、一枚白水蛋、一碗酸菜汤、一片薄如蝉翼的粉肠、一碗加有咖哩粉的米饭 , 外加可以添加的列巴(面包)和红茶 。 草草吃完午饭出门 , 发现我们的隔壁就有一个门楼子在大白天都亮着红灯的地方 , 同行者说那是“性俱乐部” , 在俄罗斯属于合法的场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