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无忌|牛市真的来了?股市成交1.5万亿,你选择恐惧还是贪婪?
7月6日 , 沪指疯涨5.71% , 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券商和银行板块了 , 其中银行涨停21家 , 券商涨停23家 。
沪指创2年半新高 , 两市成交量逾1.5万亿 , 创5年新高 , 市场情绪极度亢奋 , 超200股涨停 。 难道牛市真的来了?
李大霄更是坦言A股第五轮牛市来了 , 其中 , 南向资金净流入超100亿元 。
本文插图
7月5日“牛市”的微信指数已经飙升至近920万 , 而在6月6日 , 这一数据仅为33万 。 也就是说 , 一个月以来 , “牛市”一词的微信指数飙升了20多倍!
根据不完全统计 , 以下App均出现不同程度迟滞:国泰君安、招商证券、东吴证券、长城证券、汇添富等券商/基金App以及同花顺等互联网金融数据服务商 , 均或多或少出现了交易缓慢、卡顿等情况 。
7月3日 , 网上更是流传一张照片 , 中信证券某营业部挤满了开户的大爷大妈们 。
回到最近2次牛市 , 一个是2007年 , 一个是2015年 。
1998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开启市场化进程 , 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WTO 。
可以说过去二十多年国内经济的强劲增长;与中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即由房地产拉动的建设投资 。
购房和购车派生的一系列需求即内需消费;以及加入WTO以后 , 中国逐渐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和确立世界工厂地位即出口挣汇;正是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的共同发力 , 才为中国近二十年的经济增长提供了源源不竭的驱动力 。
2007年 , 中国股市从2700点涨到最高的6100点 , 涨幅名列全球各主要资本市场之首 , 如果将时间再往前延长一年 , 涨幅更高达500% 。 在指数急剧攀升的同时 , 中国股票市场的总市值也急速膨胀 。
本文插图
2014年底 , 当时各大财经媒体新旧媒体真实天天“谈古论今” 。 每天各种推送股市涨跌 , 可谓信息全覆盖 , 每天轮番轰炸 。
据羊城晚报采访一位姓卢的资深股民 , 他告诉采访人员“投资股市有了感觉 , 就觉得很多股票都有机会 , 特别是在大牛市 , 资金会明显不够的 。 ”于是 , 他300万抵押了别墅全部入市 。
2015年6月中旬 , 伴随着证监会查配资盘 , 我国股市在经历了半年的短暂繁荣之后便急转直下 。
短短几天时间便蒸发了近20% , 一度引发市场恐慌 , 股灾一触即发 , 很多股民都认为股市下跌只是正常的调整 , 但是随着大盘指数越跌越深 , 大家才焕然大悟 , 牛市有可能一去不复返了 。
证监会清查配资盘只是诱因 , 而其中的传导机制如下:恐慌性暴跌当时一些加杠杆的投资者爆仓 , 而爆仓又导致强制平仓 , 进而使得卖盘疯狂的涌出 , 逐渐导致投资者丧失信心 , 从而压垮市场导致崩盘 。
最终使得市场缺乏流动性、中产阶级财富大幅缩水、银行不良资产率上升市场陷入低迷、股票市场丧失融资功能 。
据2015年数据统计:经过融资融券、伞形信托、质押回购等进入股市的资金远超3万亿元 。 简单的说1万元可以当5万元花 。 各大金融机构躺着赚钱不会亏本 , 但散户却亏得担的是实实在在的风险 。
本文插图
监管的宽松意味着资金面的宽松 , 个股的业绩意味着可以匹配不断高涨的高涨市盈率 , 符合时代行业的特征就是有全新概念的大题材板块发动带领全市场走牛 。 核心是第三点 , 带来全新的赚钱效应 , 第一点是外因 , 第二点是内因 。
股市从来都是没有与经济正相关过 , 只要资本金充裕就会上涨 , 之后就会在赚钱效应下继续向上 , 直到大资金退出为止 , 这在索罗斯反身性理论中提到过 。
推荐阅读
- 中油财经网|局势变了!5月,中国成德国最大出口目的地,美国降第3……
- 股市|保险资金来袭,股市迎来重大利好,牛市不会简单结束
- 环球老虎财经|光伏龙头福斯特再创新高,高管却套现34亿!
- 阁屋财经|又一“民族品牌”辉煌不再?曾家喻户晓,被外资收购,现走下坡路
- 点掌财经|捞钱的日子又来了!牛市2.0?
- AI财经社|上市即巅峰?中芯国际三个交易日市值跌去近千亿,被疑中石油第二
- 期汇金|百味财经:油价因担忧新病例急升而下跌
- 蓝鲸财经|赛福基因完成数千万元Pre-B轮融资,助力诊疗一体化新布局
- 财经涂鸦|TCL科技的戴维斯双击
- 第一财经|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调升115个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