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李立权岳凤荣夫妇:带着技术和项目回乡建厂


快看|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李立权岳凤荣夫妇:带着技术和项目回乡建厂
文章图片
■李立权(左)、岳凤荣(右)夫妇讨论昭通项目受访者供图
昨日上午 , 离镇雄县呢噜坪易地搬迁安置点不到500米距离的空地上 , 一场简单而隆重的开工典礼正在举办 。 这里 , 即将开工建设一个来自东莞企业的光电项目 , 概算投资总额达3500万元 。
李立权、岳凤荣夫妇就是这家东莞企业的老板 , 开工仪式上夫妻两人激动万分 。 因为 , 外出东莞打工创业25年 , 在家乡办厂回馈乡亲父老 , 一直是夫妻两人的一个心愿 。 在东莞驻镇雄工作队近一年的沟通协调下 , 李立权、岳凤荣夫妇终于圆梦 。
年轻小伙家贫辍学
在东莞生产线上不断变强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 这句话正好可以用在李立权身上 。 1995年 , 年仅17岁的李立权在初中毕业后 , 就离开老家镇雄县 , 只身来到了东莞长安的一家化工企业打工 。
“家中条件不好 , 无法支持我继续上学 , 其实我一直都是学校的尖子生 。 ”谈起来东莞的原因 , 李立权的话语中仍透着遗憾 , 他说 , 不读高中 , 到东莞打工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想通过工作改善家中的条件 。
虽然一开始只是在流水线做普工 , 但在东莞企业工作后 , 李立权从未放弃学习的习惯 , 不管工作有多忙 , 他每天都会抽出一个小时看书自学 。
“化工行业是个技术工种 , 不努力工作、学习 , 提升技术水平 , 就永远没有出头之日 。 ”李立权说 , 刚到东莞的头两年 , 是他一生中最难忘、最幸运的时光 。
“仅仅一年半时间 , 我就熟练地掌握了工厂里整条流水线的各种技术 , 很快老板就给了我平台和机会 。 ”因为工作努力、好学 , 李立权在两年后就被提拔为企业技术总管 。
在这两年里 , 李立权还把初中同学岳凤荣介绍到了长安镇的一家光电企业工作 , 离他工作的企业仅5分钟路程 。 因为两人是同学 , 又是老乡 , 而且都是贫困家庭子女 , 李立权和岳凤荣两人一有空就在一起共同学习 , 提升自身能力 。 久而久之 , 李立权和岳凤荣的努力都得到了回报 , 岳凤荣后来还被另外一家光电企业高薪聘请 。 也是那段时间 , 李立权和岳凤荣便相互倾心 , 约定一同努力在东莞闯荡出一番事业 , 以弥补未能进入更高学府学习的遗憾 。
打破日企技术垄断
创业成功助力脱贫攻坚
2004年 , 李立权和岳凤荣开始了他们的创业之路 。
“当时 , 整个光电产业的清洗、擦拭耗材 , 基本都被日企所垄断 , 我们决定以此为突破口 , 开创我们的事业 。 ”李立权说 , 开办公司后 , 夫妻二人分别将化工技术与光电技术进行融合研究 , 在失败多次后 , 最终带领团队攻克了技术瓶颈 , 成功研发出了国产耗材 , 自此在市场立足 。
2019年 , 李立权夫妇开办的东莞市豪亿光电有限公司的年产值已突破5000万元 , 李立权可以说已经是事业有成 。 但夫妻二人一直有个愿望 , 希望能将在东莞学来的技术回馈家乡 , 为家乡许多和他们一样的青年 , 提供一个学习、成长、致富的平台 , 助力家乡脱贫攻坚 。
2019年7月 , 正当夫妻俩为此而发愁时 , 东莞挂职干部、镇雄县委常委、副县长张伟华找上了门 。 从各种优待政策、选址、手续办理等 , 张伟华一直贴身跟进 , 最终顺利让东莞市豪亿光电有限公司在镇雄开办分厂 。
“春节后 , 我们就在家乡林口乡率先兴办了‘扶贫车间’ , 已有40多人在车间培训生产 , 既解决了卡户就近就业 , 又为企业发展培养干部和熟练工人 。 厂房开始运转后 , 这批技术工人就可以真正派上用场了 , 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在我们企业成为产业精英 。 ”李立权笑着告诉采访人员 , 家乡分厂占地面积近30亩 , 概算投资总额达3500万元 , 一期项目拟建设标准化厂房12000平方米 , 能解决200多人就近就地就业 , 预计实现年产值4000万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