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DN|23 岁创业,28 岁成为福布斯亚洲青年领袖,这个“刷脸的男人”有点牛
【CSDN|23 岁创业,28 岁成为福布斯亚洲青年领袖,这个“刷脸的男人”有点牛】
本文插图
作者 | 年素清责编 | 王晓曼出品 | 程序人生(ID:coder_life)在计算机视觉领域 , 旷视科技与商汤科技、依图科技、云从科技并称“CV(计算机视觉)四小龙” 。 其中的旷视科技公司从创立到上市 , 仅仅用了8年的时间 , 现在估值已经到达到了八百亿人民币 , 而他的创始人兼CEO印奇 , 23岁创业 , 28岁成为福布斯亚洲青年领袖 , 5年创造出20亿美元的市值 。 旷视科技主攻人脸识别 , 所以印奇也被戏称为“刷脸的男人” , 笔者通过本文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靠刷脸的程序员有多牛 。 十二岁验证世界性数学难题印奇于1988年出生在安徽省芜湖市 。 印奇8岁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了当时全国被疯传的文章——《哥德巴赫猜想》 , 因此无可救药的迷上了数学 。 母亲特地为他找了一个数学补习班学习数学 。 2000 年 , 12岁的印奇拿着一叠稿纸找到数学老师 , 稿纸上赫然写着“任一大于2的偶数可以写成两个质数之和 , 这是论证过程” , 老师看了之后大吃一惊 , 毕竟彼时的印奇还只是个六年级的小学生 , 已经开始运用有限的数学知识去思考那些世界性难题 。 印奇的父母对此却很淡然 , 他们对儿子只有一个要求:学习成绩保持在前十名即可 。 事实上 , 印奇的表现远远超过了父母对他的期望 。 2003年的时候 , 印奇以芜湖市中考状元的身份考入芜湖市一中省理科实验班 , 高一时他作为全国首届百名“航空少年” , 到北京参加航空百年系列庆祝活动 , 杨利伟亲自为他颁奖 。 高二时参加全国物理竞赛 , 拿下了省二等奖 , 与第一名仅差1分 。 此外 , 印奇还获得了芜湖市航天模型大赛的一等奖、芜湖市科技活动一等奖、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三等奖等殊荣 。
大学遇知己伙伴一起创业2006年 , 还没高中毕业的印奇便被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组老师相中 , 成为清华自主招生名额中的一员 。 最后印奇以680多分的成绩顺利通过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考试 , 自动化专业学习 , 并入选该校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姚班”学习 。 在姚班 , 印奇结识了唐文斌和杨沐 。 与印奇一样 , 唐文斌与杨沐都是疯狂的计算机极客 , 他们可以不吃饭 , 不睡觉 , 但是一天不编程就难受 。 两人也都是学霸 , 从初中到高中 , 一路获得了数不清的竞赛荣誉 , 更是斩获过国际信息编程奥林匹克竞赛的金牌 。 因为年龄相仿 , 性格相投 , 三人很快就为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 不久之后 , 印奇在学院教授的推荐下 , 得到了一个去微软亚洲研究院实习的机会 。 当时的微软亚洲研究院在院长李开复博士的带领下 , 汇集了亚洲1000多位最有潜力的计算机天才 , 可以算得上世界上最权威的计算机研究机构之一 。 印奇十分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 , 他前前后后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待了4年多 , 深度参与到微软的人脸识别项目中 。 正是这4年的经历让让印奇意识到 , 一旦人脸识别的图像搜索技术有了关键的突破 , 消费级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及智能家居等将马上成为现实 , 那将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 。 为此印奇萌发了创业的念头 。 印奇把自己的创业想法告诉了唐文斌与杨沐 , 两人一听激动不已 , 立即表示赞同 。 2011年10月 , 三人联合创立旷视科技 。白天上课 , 晚上运营公司三人虽然凭借着对编程技术的一腔热情成立了科技公司 , 但由于缺乏相关的经验 , 公司在开始的几年内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 。 2012年 , 为了参加学校的挑战杯创业比赛 , 印奇三人曾研制出了一款体感互动游戏《乌鸦来了》 。 靠着这款游戏 , 印奇他们拿到了比赛冠军 , 《乌鸦来了》出乎意料之外地冲到了中国区苹果App Store游戏排行榜的前五名 。 但三人对此并没有感到多大的满足 , 因为他们创业的立足点并非是做一家游戏公司 。 与此同时 ,Facebook以高达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以色列一家初创的人脸识别公司 。 这个消息令印奇感到震惊 , 他反问自己:“人脸识别竟然这么值钱 , 我们不是捧着金饭碗要饭吗?”他决定停止游戏开发 , 专心研究人脸识别技术 。 2013年 , 为了弥补团队里硬件技术的不足 , 印奇选择赶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深造 , 攻读3D相机方向博士学位 。 那段时间 , 他一个人在曼哈顿连轴转 。 白天上课 , 晚上则与公司团队召开电话会议 , 讨论研发重点 , 策划方案 。 由于与国内存在时间差 , 印奇常常熬夜到凌晨两三点 , 第二天继续精神抖擞地去上课 。 中断学业回国发展事业印奇和两位伙伴为旷视制定了未来的“三步走”战略:第一步 , 搭建Face++的人脸识别云服务平台 , 目标是识人;第二步 , 是Image++ , 识别万物;最后是实现所见即所得的“机器之眼” 。 但真正实施起来 , 又谈何容易!最难的是搭建云服务平台 , 因为都是前沿的东西 , 能够给他们借鉴的案例不多 , 只能边做边看 。 三人各司其职 , 印奇主攻视觉识别 , 唐文斌专注图像搜索 , 而杨沐负责系统架构与数据挖掘 。 经过三人持续不懈的努力 , Face++云平台终于搞定 。 到今天 ,Face++平台涉及了1亿人的刷脸 , 图库数量超越10亿张 , 总调用量超过60亿次 , 合作的App有1.5万 , 活跃的开发者超过2.4万人 。 为了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公司的运营和发展之中 , 尚未毕业的印奇毅然决定中断博士学业回国 , 他说:“我出去就是为了弥补欠缺的技术 , 更好地创业 , 所以学到后就回国了 。 我不太喜欢在美国工作 。 西方人习惯线性思维 , 把很多东西变得标准化 , 包括对于优秀的定义 。 我更想自由一些 , 而且中国更热闹 , 西方的生活有时候也挺无聊的 。 ”
推荐阅读
- 人工智能|马斯克宣布,脑机接口公司将在下月重磅更新,赛博格将成为现实?
- 行业互联网|翠屏区成功承办第三届“宜宾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决赛
- |重庆秀山:电商培训见实效 让更多本土青年“触电”创业
- 陈皓|【科创人独家】MegaEase左耳朵耗子陈皓复盘创业:第一年盈利被当骗子
- CSDN|由 Apache 说开,中国开源项目已经走向世界!
- 5G手机|这三款价格合适的5G手机,或将成为学生党首选
- 移动网络|美国实力坑队友,说好的5G网络,最终却成为了笑话
- 平板电脑|超小尺寸的iPhone12出现意义非凡,或将成为iPad销量的历史转折点
- PingWest品玩|美国科技巨头在印度疯狂砸钱,Jio能成为那块护身符吗?
- 英特尔|国产CPU的到来,后浪能否真正成为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