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符趣史|为何剑退出战场后更加多彩,东汉末年:佩剑、掷剑、比剑、舞剑( 三 )


虎符趣史|为何剑退出战场后更加多彩,东汉末年:佩剑、掷剑、比剑、舞剑
文章图片
在南朝梁武帝殷芸的书中 , 就记录了袁绍少年时代 , 派杀手去刺杀曹操的故事 , 在故事中 , 杀手同样也是用的掷剑术 , 一击不中 , 曹操根据第一击的高度调整身体姿势 , 逃过了第二击 。 可见 , 掷剑术已经有较为成熟的技巧和应用共识 。 曹操才能够从第一次偷袭的轨迹 , 判断杀手第二次掷剑的方向 , 躲过杀手的袭击 。
曹彰能够在百步的距离将发丝击断 , 可见技术之高超 。 发展到后来 , 随着古代火药技术的发展 , 掷剑术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人力与机械相结合的技术 , 在明代戚继光的《练兵纪实》里就记录了“飞剑”的使用方法 , “造用径六、七分荆木为柄 , 长可五尺 , 后杪三棱 , 大翎如箭 , 矢头用纸筒实以火药 , 如火箭头 , 长可七寸 , 粗可二寸 。 ”在明代 , “掷剑”已经变成了“飞剑” , 利用火药的爆炸力推动 , 而且杀伤力比人力抛掷的大许多 , 具有很强的穿透力 。 “燃火发之 , 可去三百步 , 中者人马皆倒 , 不独穿而已 。 ”
3.曹丕甘蔗比剑 , 代表着实用剑技
曹丕在历史记载中 , 不仅文采出色 , 更是一位剑术高手 , 一次宴会上 , 他与奋威将军邓展比试剑术 , 用甘蔗作剑 , 曹丕四次将邓展手中的甘蔗击落在地上 。 曹丕在《典论》记载 , “余好击剑 , 善以短乘长 。 ”邓展并不是草包将军 , 善于运用各种兵器 , 最擅长空手入白刃 , 都还四次败在曹丕手下 , 可见曹丕剑术之精湛 。
曹丕精湛的剑术来自于专业剑客的传授 , 在曹丕自著的《典论》讲到 , “桓灵之间 , 有虎贲王越 , 善斯术 , 称于京师 。 河南史阿言昔与越游 , 具得其法 。 余从阿学之精熟 。 ”曹丕正是剑术名家史阿带出来的高徒 。
虎符趣史|为何剑退出战场后更加多彩,东汉末年:佩剑、掷剑、比剑、舞剑
文章图片
曹丕能跟随剑术名家练剑并不是偶然的 , 东汉王充的《论衡》说:“剑使之家 , 斗战必胜者 , 得曲城、越女之学也 。 ”而到了东汉末 , 曹丕在《典论·自序》中所载 , 剑术已形成有“四方之法各异 , 惟京师为善”的兴盛景况 。 经历东汉一朝的发展 , 剑术的流传和发展已达到了非常惊人的地步 , 《汉书·艺文志》的“兵技巧”类中与武术有关的书目就有《剑道》38篇 , 虽然现在已经失传 , 但仍可见东汉以后击剑技术不断精致的发展趋势 。
4.曹植跳丸击剑 , 代表着浪漫剑舞
曹丕的兄弟 , 上位的强有力竞争者曹植 , 也是一位剑术高手 。 他的剑术和他的文风一样 , 豪放浪漫 , 擅长“跳丸击剑” 。 曹植的击剑更多的带有一种表演性质 , 体现了剑术与舞蹈艺术的结合 , 击剑时要进行沐浴更衣 , 并用胡粉美容整仪 , 尔后再击剑舞练 。 “植(曹植)初得淳(邯郸淳)甚喜 , 延入坐 , 不先与谈 。 时天暑热 , 植因呼常从 , 取水自澡讫 , 傅粉 。 遂科头拍袒 , 胡舞五椎锻 , 跳丸击剑” 。
跳丸 , 是古代百戏之一 , 在现在的杂技表演上还经常可见 , 表演者两手快速地连续抛接若干圆球 。 跳丸击剑 , 更多的是带有剑舞性质的用剑 。 剑舞的形式起源于战国时期 , 秦汉时期鸿门宴等场合上都有剑舞的记载 , 至汉朝正式引入宫廷 , 在《汉书·艺文志》杂赋十二家篇幅及列有《杂鼓琴剑戏赋》十三篇中均有体现 。
虎符趣史|为何剑退出战场后更加多彩,东汉末年:佩剑、掷剑、比剑、舞剑
文章图片
剑舞在后世不断发展 , 剑舞的人数规模、技术难度持续升级 , 唐代裴旻的剑 , 就能够以高掷后又能准确地承接住为看点 , “掷剑入云 , 高数十丈 , 若电光下射 , 漫引手执鞘承之 , 剑透空而入” 。 至宋代 , 已有人把这种掷剑技巧发展成一种群体剑舞 , 宋代曾亮公、丁度所著《武备兵要》后集卷九记载云:“初 , 帝(指宋太宗)选诸勇士数百年教以剑舞 , 皆能掷剑空中 , 跃其身左右承之 , 妙绝无比 , 见者无不恐惧 。 ”剑舞到宋代已经发展成数百人表演的巨大阵容 , 甚至通过精妙绝伦的表演 , 起到军事震慑的作用 , “每巡城耀武 , 必令剑舞前导 , 各呈其技 。 贼众乘城望之 , 破胆 。 ”这也是剑舞表演发展到极致后的一个意外效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