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时评|光明时评:减轻科研人员非学术压力

作者:熊丙奇
近一段时间 , 中国科研学术界损失不小 。 据媒体公开报道 , 仅今年5、6月 , 就有4名中青年专家去世 。 这不是个别现象 , 最近几年来 , 一大批具有突出贡献和巨大发展潜力的中青年专家接连去世 。 他们去世时的岁数 , 可以说正处于人生中最美好的年龄段 。 对此 , 人们不禁发问:为何中青年专家教授会接连“英年早逝"?
【光明时评|光明时评:减轻科研人员非学术压力】
光明时评|光明时评:减轻科研人员非学术压力
文章插图
中青年专家“英年早逝” , 其实并不是新问题 。 多年以前 , 这一问题就曾引起科技界、学术界和社会舆论的关注 , 也都找到了一些原因 。 诸如科研管理、评价体系不完善 , 科研人员生存压力大、工作时间长 , 对科研环境满意度不高等等 。 不过 , 具体到现实 , 这些解决之道却有些打折扣 , 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 , 一些部门或机构的管理者将科研人员压力大、工作时间长“美化”为勤奋、奉献 , 进而忽视为科研人员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
在近日一个对某高校负责人的访谈中 , 该负责人提到自己每周工作7天 , 每天11个小时 , 因此学生用“711”这个词来评价自己 , 这种工作精神也得到一片掌声 。 毋庸置疑 , 迎接新时代的挑战 , 依旧需要艰苦奋斗、不怕吃苦的精神 , 但类似“711”这种方式真的值得倡导吗?工作之道的精髓可能还是一张一弛 。 尤其在管理层面 , 要科学规划、科学管理 , 提高效率 , 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 , 减少加班加点 , 让教师、科研人员 , 有更多自主安排工作和生活的时间 。 总体而言 , 科研人员的压力 , 大多来自非学术压力 。
当前 , 科研人员都很忙 。 比如 , 跑项目经费应酬上的忙 , 为了获得课题和项目 , 科研人员也要搞“迎来送往” , 如果搞不好与有关部门、评审专家的关系 , 获得课题和项目就可能变得困难 。 当课题、项目立项不能坚持专业同行评价 , 而要受到非学术因素影响 , 这种情况就几乎不太可能消失 。
不少高校博导、科研机构研究员 , 现在都称自己是“超级业务员” , 要填很多表格 , 常年出差 , 到处去“拉业务” 。 因为只有拉到课题和项目 , 才有经费 , 进而才能维持课题组的生存 , 给博士生相应的经费资助 。 除此 , 在学术评价“头衔化”“帽子化”的评价体系中 , 要让科研日子过得更好 , 就必须弄到“头衔”“帽子” , 没有“头衔”“帽子” , 生存处境就越来越难 , 而要获得“帽子”“头衔” , 就必须融入到“帽子”“头衔”的学术江湖之中 。 再比如 , 折腾经费跑报销的忙 , 这一点早已广遭诟病 。, 在一些群体间甚至流传有“花不出 , 赶紧花 , 胡乱花”这样的“总结” 。
科研人员把精力和时间用在了大量与科研本身无关的事务上 , 而忙的结果 , 并不是产出一流的科研成果 。 因此 , 要减轻科研人员的负担、压力 , 根本上是减轻非教育、非学术的压力 。 这需要坚持“以科学家为中心” , 建立基于学术本位的科研管理和评价体系 , 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自主权 。
2018年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抓好赋予科研机构和人员更大自主权有关文件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要求 , 尊重规律 , 尊重科研人员 , 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现象 , 真抓实干 , 务求实效 , 切实为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 进一步解放生产力 , 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增添动力 。 这直指问题的核心 , 关键在于必须落实以及如何确保落实 。
(作者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