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晚报|【打造文旅名城 走进传统村落】《寻回老家的路——村子记事》周天子往事如烟冢王村古意盎然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打造文旅名城 走进传统村落】《寻回老家的路——村子记事》周天子往事如烟冢王村古意盎然
平顶山晚报|【打造文旅名城 走进传统村落】《寻回老家的路——村子记事》周天子往事如烟冢王村古意盎然
本文插图

周天子往事如烟 冢王村古意盎然
平顶山晚报|【打造文旅名城 走进传统村落】《寻回老家的路——村子记事》周天子往事如烟冢王村古意盎然
本文插图

▲太原家祠
□本报采访人员 傅纪元 文/图
公元前586年 , 东周第九位君主姬瑜出游到距郏县县城西20多公里的小山村时病逝,埋葬于此 , 被追谥周定王 。
周定王葬在这里后 , 留有姬姓后人在此守墓 , 因其来自王族 , 在周亡后遂改姬为王 。 周定王的陵墓一直受到王氏家族守护 , 冢王村由此而来 。
由于历史原因 , 这个曾经在汝州和郏县县城之间最大的村落如今被拆分成5个自然村:前冢王村、后冢王东村、后冢王西村、后冢王南村、后冢王北村 。 2014年、2016年 , 后冢王南村、后冢王西村分别被命名为中国传统村落 。
古村落藏八卦玄机
汽车驶出郏县县城沿344国道一路西行 , 拐入后冢王南村村道 。 河水汩汩流淌 , 成片金黄的麦田沐浴在阳光下 , 收割机在滚滚麦浪中忙碌着 。 沿线二层、三层民宅随处可见 , 这与一旁破旧的老屋形成鲜明对比 。
走进冢王村老街 , 村内道路纵横交错 , 似通非通 , 宽窄长短不一 。 一栋栋老屋土墙灰瓦 , 置身其中 , 恍若隔世 , 仿佛穿越时空 。 今年70岁的后冢王南村监委会主任王新群说 , 冢王村街是按照五行八卦和二十八星宿布局八街七十二巷 。 村里没一条直路 , 路多为丁字形、工字形 , 犹如迷宫一般 , 外人进村很容易迷失方向 。
王新群说 , 冢王村曾经的古寨墙长约2.2公里 , 是当时汝州以西郏县以东最大的村寨 , 俗话说巡寨一圈四里半 。 寨门外有护寨河和石板桥 , 寨墙上有墙垛 , 用来向外瞭望、射箭、射击等 。 四座寨门均按八卦设置 , 都非东西南北正方位 , 实为按八卦阵势设四门的典型 。 由于历史原因 , 现在寨墙和寨门已经不存在了 。 此外 , 村里的古井、池塘、民宅等在设计上也体现了五行八卦的奥妙 。
李增强从事郏县地域文化研究 , 受委托目前正在编写后冢王南村村志 。 他介绍 , 从以前的空中鸟瞰图来看 , 该村形似龟背造型 , 后因村庄外扩等原因 , 龟背图案已经不太明显 。 冢王村历史村落是按照八卦阵势设立 , 村落布局体现了中国自古流传的易经文化内涵和神奇的八卦奥秘 。 由于八卦图是周文王所创 , 冢王的王氏是周朝天子之后 , 有人认为这样设计是对祖先的一种历史传承 , 是中国古代思想在规划布局上的体现 。
平顶山晚报|【打造文旅名城 走进传统村落】《寻回老家的路——村子记事》周天子往事如烟冢王村古意盎然
本文插图
【平顶山晚报|【打造文旅名城 走进传统村落】《寻回老家的路——村子记事》周天子往事如烟冢王村古意盎然】

▲定王街上的观赏石
老街老宅古意盎然
关帝庙曾经是冢王村的标志性建筑 , 为清代建筑 , 红墙灰瓦 , 经过翻修后主体保存尚好 , 庙内有“清康熙三十六年重修关圣庙记”等四通清代碑刻 。 相邻不到两米的是膳食堂 。 关帝庙门前一条长约300米的东西道路曾是村里最为古老的商业街 , 道路两侧均为砖混结构的古宅 , 物是人非 , 老店已无当年的红火和辉煌 。
王新群说 , 这条古商业街两侧的粮行、茶楼、饭馆、客栈鳞次栉比 , 且“前店后居”者甚多 , 曾经一度成为郏县、禹州、汝州交界处最大的物资交流中心 , 万里茶道西线的必经之地 。 自从被命名为中国传统村落后 , 在政府部门支持下 , 古街两侧村民全部搬空 , 重新粉刷修缮房屋 , 铺设石板路面 , 使得这条古街的原始风貌得以保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