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识局|临床疗效存在不确定,专家共识:生物类似药无法复制原研药
作者:雷公
来源:健识局(jianshiju01)
全文2238字 , 阅读需6分钟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癌症国家 。 根据2019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报告 , 近10多年来 , 国内恶性肿瘤发病率保持约3.9%的年增幅 。
毫无疑问 , 癌症治疗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 目前 , 靶向药物治疗对于癌症患者来说 , 临床效果尤为明显 , 其中最经典的 , 莫过于曲妥珠单抗(赫赛汀) 。
赫赛汀于1998年在美国获批 , 它的上市彻底革新了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方案 。 2002年 , 赫赛汀登陆中国市场 , 这18年间 , 中国乳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显著提升 。
2019年《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的数据显示 , 目前 , 中国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已达83.2% , 在过去10年间提高了7.3% 。 同时 , 全国已有超过30万名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接受了赫赛汀的治疗 。
不过 , 随着生物原研药的专利到期 , 也使生物类似药获得上市的机会 , 如何安全、有效、客观认识生物类似药 , 国内学术界也有相应探讨及共识 。
近日 , 《抗肿瘤生物类似药治疗药物监测药学专家共识》发布 。 《共识》指出 , 尽管国产生物类似药已上市 , 但从临床治疗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 , 目前还无法与原研药相提并论 。
对此 , 中日友好医院张相林教授认为 , 抗肿瘤药生物类似药作为一类新型的特殊药效仿制品 , 尽管在研发阶段与生物制剂做过对比试验 , 但在临床应用中既有生物制剂本身的药理复杂性 , 还存在自身的未知不确定性 。
文章图片
1
减少使用风险
生物类似药临床实践需谨慎对待
原研药与生物类似药是两类截然不同的产品 , 二者之间如何选择?业内普遍认为 , 应分为医生与患者两个层面去考虑:
在医生层面 , 是以不给患者带来风险为前提 , 以药物经济学为考虑出发点 , 最终以给患者带来明确生存获益为评估指标;与此同时 , 从患者的角度出发 , 治疗药物要明确不同药物之间的区别 , 选择充足的临床证据 , 得到全面验证、性价比高的药物 。
原研药是拥有专利保护的创新型新药 , 通常是药品生产企业从成千上万种化合物中层层筛选出来 , 并经历长达十多年的临床试验 , 验证确有显著疗效 , 才宣告研发成功 , 并获得上市许可 。
而生物类似药是指在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 , 与原研药品具有相似性的治疗用生物制品 。
由于无法做到与原研药百分之百相同 , 生物类似药的验证之路饱含了多种不确定性 。
2015年 , 国家药监局正式发布《生物类似药研发和评估技术指南(试行)》 , 明确要求生物类似药注册临床试验的监管评估要点主要包括免疫原性、药物代谢动力学(PK)/药物效应动力学(PD)以及临床疗效比较研究 。
现实中 , 生物类似药的研发企业在获得一种适应症的批准之后 , 往往会做“外推”——把对应原研药的所有临床适应症套用在自己身上 。
显然 , 生物类似药这种未经验证和审批的“外推” , 为药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 。
中华医学会全国血液病学会前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前主任沈志祥教授认为 , 适应症“外推”必须具有充分的证据支持 , 规范的监测 , 以减少生物类似药在临床应用中的潜在风险 。
文章图片
图/视觉中国
生物类似药的临床疗效不能完全等同于原研药 , 是源于两者之间的临床研究终点有所不同 。 事实上 , 原研药多采用OS、PFS等作为临床研究终点 , 生物类似药多采用ORR 。 在整个医疗学术界当中 , OS是公认的判断肿瘤药物疗效的金标准 , 而ORR仅为替代终点 。
推荐阅读
- 北京日报客户端|1120名受试者全部产生抗体,首款新冠灭活疫苗临床试验揭盲
- 老百姓养生|奥赛康:注射用格列本脲通过临床试验申请
- 心内科王肖龙主任|临床上怎样诊断心力衰竭?
- 健识局|但为啥我不能用?,新型口服抗凝药优点多多
- 中国网财经|多发性骨髓瘤临床治疗进入高速发展快车道,武汉协和医院胡豫:
- 小耳朵大智慧|临床医师必备,李家琪教授的耳穴诊断法与西医的视、触、叩、听
- HPV疫苗|又一突破!11价HPV疫苗启动Ⅱ期临床:增加高危型别,可扩大疾病预防范围
- 临床营养网|进食全谷类食物的注意事项
- 药盾公益|解密仿制药质量和疗效的一致性评价,剖析原研药与仿制药内在差异
- 保护健康细胞|颠覆常识!化疗前禁食数日竟能保护健康细胞、提高化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