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大杂谈|内蒙古出土一顶战国金冠,解开困扰2000多年的一个谜题,1972年
1972年 ,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杭锦旗的阿鲁柴登墓葬里 , 出土了一件金质鹰形冠饰 。
金鹰冠饰由黄金鹰形冠饰和黄金冠带两部分组成 , 顶高7.1厘米 , 带径16.5厘米 。 冠饰上部傲立一只展翅雄鹰 , 身上呈羽毛状纹饰 , 头部、颈部用绿松石做成 , 用金丝与身体相连 。
冠饰下部为金片捶打成的半球体 , 球面上有四狼四羊的浮雕图案 。
【历史大杂谈|内蒙古出土一顶战国金冠,解开困扰2000多年的一个谜题,1972年】整个金冠饰构成了雄鹰俯瞰狼咬羊的画面 。
冠带的左右两边做成半浮雕状的虎、羊、马和绳索花纹 。
文章图片
金鹰冠饰出土后 , 引发了震撼 , 因为它实在是很特别 。
特别之处首先在于年代 。 阿鲁柴登墓葬是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匈奴墓葬 。 匈奴最早出现在史料中 , 就是在战国 , 它曾经与其他几国军队联合攻秦 。
对匈奴部落首领们佩戴的头冠 , 中原诸侯们也有个称呼——胡冠 。
这就是第二个特别之处 。 出土的这顶金鹰冠饰 , 是现在仅存的匈奴胡冠 。
这是顶2000多年前的匈奴胡冠 , 保存到现在殊为不易 , 从它的形制特点上 , 还告诉了我们许多信息 。
文章图片
其一是地理上 。
鹰冠出土地阿鲁柴登地处鄂尔多斯高原 , 属毛乌素沙漠北部边缘 。 匈奴是游牧民族 , 沙漠无牧可放 , 并不适合他们 , 今天的阿鲁柴登只有茫茫沙海 , 但在2000多年前可不是这样 。
当时这里是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 , 对逐水草而居的匈奴部族来说 , 正适合游牧 。 这里也是史书上记载的“河南地”范围 , 因此匈奴早就踏足了这里 。 冠饰上装饰有雄鹰、虎、狼、牛、马、羊等动物图案 , 也说明了当时这里的生态环境 。
文章图片
其二是与中原王国的联系上 。
匈奴有许多大大小小的部落 , 其中比较大的几个是:屠各、荤粥、丁零、林胡、楼烦等 。 战国时期 , 驻牧于阿鲁柴登主要是楼烦和林胡 , 他们的活动地区 , 正与当时强国赵国相邻 。
既然是邻居 , 免不了要打交道 。 《史记》里就曾有记录:二十年 , 王(赵武灵王)略中山地...至榆中 , 林胡王献马 。 说的正是赵国和匈奴的交往 。
金鹰冠饰非比寻常 , 它的所有者不是平民 , 至少是王一级的匈奴贵族 。 贵族死后落葬在阿鲁柴登 , 说明当时他的统治中心就在这一带 , 也证实了《史记》中的说法 。
文章图片
其三 , 它破解了两千年以来的一个谜题 。
这个问题还是与匈奴与赵国的来往有关 。 武灵王是赵国一代雄主 , 他最知名的动作就是胡服骑射 。
胡服骑射 , 顾名思义就是推行“胡服”、教练“骑射” , 来进行军事活动 。 赵国军队开始从步战向骑战发展 , 这正是当时军队发展的大趋势 。
胡服骑射的影响并不仅仅在军事上 。 一方面 , 它影响的不光是赵国 , 匈奴、东胡等游牧民族也受到中原衣冠的影响 。 汉人的衣冠虽然不便于打仗 , 但是在非战争时间 , 却有飘逸俊雅的特点 , 匈奴也将之吸收 。 另一方面 , 胡服被引进后 , 不仅仅体现在军队里 , 胡服中窄袖紧身、圆领、开衩等因素吸收到原有的服饰中来 , 逐渐成为社会上流行的装束 。
文章图片
具体到金鹰冠饰上 , 它又解开了史学家心中的一个谜团 。
从赵武灵王时期开始直到两汉 , 中原地区的武官之冠 , 称为“武弁大冠” 。 相传正是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效胡服时始用 , 秦汉因袭不变 , 乃作武士之冠 , 因此也称为“赵惠文冠” 。
推荐阅读
- 融睿历史|竟不如一位口吃的大臣,汉朝那些事18:在刘邦眼里戚夫人夜夜哭泣
- 星稀月暗|正史上的汉昭帝刘弗陵是个怎样的人?
- 历史将军令|而是将人性看透了,为何郭嘉会算得那么准?他不是神
- 生活中的风尘|历史上的兰陵王与民间流传有何不同?其母何人?引来种种猜测
- 千谈历史|此人大喊:苍天有眼,蜀国有救矣!他是谁?,听闻诸葛亮去世
- 夜光拖鞋1号|历史上的周瑜是雅量君子还是鸡肠小人?,谈笑间强掳灰飞烟灭
- 哒哒萌|反被观音所阴,太上老君在平顶山阴猴子
- 送历史个救生圈|赵武灵王在此地饿死,后世皇帝对此地讳莫如深,秦始皇在此地驾崩
- 『历史揭秘』罗马奴隶主买来女奴隶后,如何对待她们,真实情况无法想象
- 谈古论今说历史|不是士兵问题,而是另有原因,宋朝打不过蒙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