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拱|云南官渡古镇的土主庙,你去过吗?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云南官渡古镇的土主庙 , 你去过吗?
斗拱|云南官渡古镇的土主庙,你去过吗?
本文插图

云南官渡古镇的土主庙 。 土主庙 , 建于南诏时期 , 至今已有1200多年 。 《云南通志》载 , 土主庙“蒙氏城滇时建 , 滇人奉为土神 , 各村邑奉之 , 独在官渡者灵异” 。
斗拱|云南官渡古镇的土主庙,你去过吗?
本文插图
【斗拱|云南官渡古镇的土主庙,你去过吗?】

该土主庙 , 始建于唐 , 供奉南诏三大保护神之一的摩诃迦罗大黑天神(另两尊是观音、毗沙门) 。 此神原型是古印度婆罗门教的宇宙大神湿婆 , 归依佛教后成为一等护法大神 。 天竺佛教初传南诏时 , 为顺应当地信仰 , 遂戴上“土主”帽子进驻土庙 。 这是佛教因俗而化、因地而化最终战胜巫教的手段 。 南诏借助佛教统一云南 , 大黑天神功不可没 , 深得朝野敬重 , “凡十户之邑 , 亦必祀之” , 香火历千年而不衰 。
斗拱|云南官渡古镇的土主庙,你去过吗?
本文插图

一等大神势必以一等殿堂供奉 , 大殿按当时最高规格兴建 。 此殿为清代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建 。 单檐歇山顶 , 前廊后厦 , 穿斗式七檩粱架结构 。 最为夸张的是正面檐下那片密密麻麻的雕花斗拱 。 斗拱共四层(术语称九跴四翘) , 每层又出45°斜拱 , 又称如意拱 。 每两拄间的斗拱多达6朵 , 层层累累 , 密密匝匝 , 组成一片巨大的斗拱网 。 所有拱头都雕刻成龙头、象首 , 施以五彩 , 使人眼迷神乱 , 仿佛有数百头神龙彩象翻腾向前 , 跃跃欲出 。 对这铺斗拱的评价历来有褒无贬 , 溢美之词不绝于文 。 固然 , 土主庙斗拱装饰艺术精美绝伦.臻于化境 。 但这是清代建筑装饰艺术中形式主义、唯美主义发展到极端的表现 , 是脱离科学、脱离实用 , 甚至不惜损害建筑体安全来追求美的恶作 。
斗拱|云南官渡古镇的土主庙,你去过吗?
本文插图

斗拱|云南官渡古镇的土主庙,你去过吗?
本文插图

下面我们就土主庙的斗拱和用材加以考察 , 即可看出它的问题 。 斗拱作为檐柱之间的过渡结构 , 其功能是支撑出檐 , 使挑檐溜远而上翘 , 便于采光和出水 , 同时将整个屋顶的重量过渡在柱端 。 此外.斗量拱的数量是服从结构的需要 。 唐宋殿堂.每两颗立柱之间 , 只有一朵 , 最多两朵斗拱 。 由于斗拱的构造和出跳极富装饰性 , 因此它很美 , 但这是基于实用上的美 。 而清代斗拱已经退化为纯装饰物件 , 不再具备结构功能 。 如土主庙为了美 , 斗拱数量大大增加 , 将成吨的木料压在梁上.不仅浪费 , 而且使大殿头重脚轻 , 损害了建筑体的稳定 。 这种违反建筑科学的美 , 富丽而繁缛 , 堂皇而不实 , 是清代建筑中一大流行病.也是我国传统殿堂建筑盛极而衰的表现;再说用材 , 土主庙梁枋的断面大都呈方形 , 这也是清代建筑中的弊病 。 宋代《营造法式》规定梁枋高宽之比为3比2 , 最为合理 。 而清代《工部则例》规定为10∶8或12∶10 , 不科学 。 从材料力学上看 , 梁枋承重能力与厚度(高)相关 , 而与宽的关系不大 , 方形梁既费料又增加屋顶重量 , 是不可取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