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话说南丝路 18丨西昌大通楼:商贸通达的地名隐喻(上)
【封面新闻|话说南丝路 18丨西昌大通楼:商贸通达的地名隐喻(上)】
本文插图
西昌一景摄影徐湘东
封面新闻采访人员 李贵平
以巴蜀为源头的南方丝绸之路 , 穿越逶迤群山和深峭峡谷 , 蜿蜒数万里 , 勾勒出了一条最古老的国际交通线 。 西昌 , 是这条交通线上的一个重要驿站 。 西昌迄今保存着汉唐明清以来的古城建筑 , 城内文物古迹丰富 , 明代大通门、安定门雄伟壮观 , 古城古巷、民居民院别具特色 。
老城老街的存在 , 为西昌这座美丽的现代化城市刷上一层历史的底色 。 那斑驳的青砖、长草的飞檐、悠长的街巷、残破的石碑……为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保留了鲜活的记忆 。 它就像寥廓天宇一轮皎洁的月亮 , 总是在太阳宣泄了漫天炽烈之后 , 幽幽散发出满地银光 , 勾连起我们丝丝如缕的记忆 。
西昌大通楼 , 始建于明朝洪武二十年(1387) 。 经多次整修和恢复后 , 城楼巍峨 , 瓮城依旧 , 城碟壮观 , 是市民怀古颂今、休闲观景的好去处 。 大通楼也是明建昌古城四大城门(北为建平 , 南为大通 , 东为安定 , 西为宁远)之南门城楼 。
本文插图
西昌大通楼始建于明朝洪武二十年(1387) 摄影徐湘东
土红的墙体 , 朱红的楹柱 , 灰白的石刻 , 以及青灰的城垛 , 使这座古楼显得格外庄重古朴 。 迂回在走廊楹柱之间 , 仿佛回到了过去 。 举目环顾 , 似乎在翻阅一页页积满尘土的史籍 。 墙上的诗文 , 柱上的楹联琳琅满目 , 无不诉说着西昌的历史 , 倾注着文人的一腔情怀 。
历尽风雨沧桑 , 大通楼毁了又建 , 建了又毁 , 屡毁屡建 。 就像城墙上那株千年大榕树 , 枝枝叶叶 , 绿了又黄 , 黄了又落 , 落了又长 , 生生不息 。 1998年大通楼再次重建 , 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 , 楼高23米 , 大致保持了明代的建筑风格 , 复原了明代砖石城墙 , 还原瓮城 , 成为西昌一大历史文化景观 。
本文插图
1998年大通楼再次重建 摄影徐湘东
斑驳的墙面 , 留下一年又一年的印记 , 一排排房屋整齐排列 , 檐角向上轻轻翘起 , 似乎是一个绝美的笑容 。 褪色后的红砖青瓦也倍显沧桑 。 大通楼的神秘是让人捉摸不透的 , 但它似乎忍不住了它埋藏了那么久的事 , 它埋藏了那么多的事 , 终于再也无法隐遁了 , 它想要倾诉 , 它想给这一片艳阳下的天、一片沉郁的地娓娓诉说那些古老而神秘的往事……
乾隆晚期 , 湖广填四川再掀热潮 , 一批湖广、江南、川陕、云南商贾先后在大通楼下的西街落户 , 营销茶叶、盐、丝绸、棉布、瓷器等 。 同时还将西昌的羊皮、生丝、药材、生漆、蜡虫、板材等土特产品运往大江南北 , 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
明清时期 , 是西昌封建经济空前繁荣时代 。 大批汉族移民从湖广、江南、川陕迁来 。 他们在这块热土上屯垦开荒、经商办厂、修城凿池、尚礼兴邦 。 数百年间人文荟萃 , 人才辈出 。 人因地灵而杰 , 地因人杰而灵 。 泸峰松涛愈加掀然 , 邛池夜月愈加柔美 。 大通楼正南边题有一联 , 联曰:
泸峰松邛池月松涛月色山河锦绣;升庵诗马骀画诗情画意古城风流 。
春去秋来 , 日落月升 , 一代代左衽粗布衣、面色黝黑的马帮在城墙下歇脚打尖 , 他们喝口水 , 擦擦汗 , 又咬咬牙继续前行 。 一串串骡马上的铜铃声 , 从远处走来又消失在远处 。 长长马队驮着货物串巷而过 , 在青石板戳下高高低低的坑洼 。 大通楼附近有一家往昔的马店早已年久失修 , 墙壁上泛黄的石膏层脱落后留下裸露的鹅卵石 。 如此斑驳的场景 , 在我眼里却有一种沧桑的美 。
推荐阅读
- 上游新闻|21日至24日,重庆多地因检修将停气
- 上游新闻|天气预报丨今夜雨水又来 大后天气温要冲37℃
- 中国旅游新闻网|探索三江源国家公园的首批先行者
- 红星新闻|订酒店、看美景、品美食一键搞定,大数据助力,贵州开启智慧旅游新模式
- 闪电新闻|夜读|林清玄:咸淡皆是生活
- 中国旅游新闻网|木鸟民宿发布《2020暑期民宿消费趋势报告》:用户最爱看海 跨省游增长明显
- 中国旅游新闻网|种草预订一站搞定,花筑民宿酒店联合小红书平台打通交易闭环
- 情感解压台|事实证明,女人更爱“坏”男人,别不信
- 搜狐新闻|10种拖挂房车的快乐,你体会到了吗?
- 上游新闻|长江索道维护保养明天停运半天 预计下午2点恢复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