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馨心理|丽娃 | 隐喻故事是什么?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丽娃 | 隐喻故事是什么?
上馨心理|丽娃 | 隐喻故事是什么?
本文插图

近期在推广隐喻故事治疗的时候 , 有一位学员的提问“隐喻感觉就是比喻 , 还用花钱学习吗?” , 引起大家对于这个问题的热烈讨论 , 下面先来看看他们的观点:

是生活中的智慧 , 在和人交流的时候如何把话说得不露骨又达到要表达的效果 。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是声嘶力竭的说教 , 用讲故事巧妙化解教育挠头的问题 。 @Binggo

这是不是让身边的人不知不觉的改变 。清醒状态下的催眠术?可以改变人的陋习和错误观念 。@Min

我不是心理咨询师 , 我是一名家长 , 听了微课了解后 , 觉得隐喻故事对于孩子的成长还是蛮有用的 , 我可以尝试着通过绘本 , 或者尝试用动物跟自己的孩子聊聊试试 , 也许过程中会发现真的蛮有惊喜的 , 如果下次再有隐喻的课 , 学习一下还是不错的 。 @Annie

隐喻和比喻的区别就是 , 隐喻在更深层 , 老师需要把隐喻物体的特质和来访者的资源做配对 , 让来访者从固定的角度 , 开拓到更宽广的视野和资源里 , 自所以说更深层 , 是这个隐喻老师通过催眠的形式 , 在来访者潜意识里埋下种子 , 当来访者又受困时 , 隐喻的物体配对的特质就会在潜意识里跳出来 , 帮助来访者找到新的资源 。
是一个种下种子 , 在来访者内心发芽开花的疗法 。
特别适合小孩子 , 因为小孩子不喜欢规矩 , 但是可以对物品很有感觉 。 就可以用隐喻的方式 , 让孩子感受到平时爸妈说了不愿意听的大道理 。 @Lin

听了上面Lin的描述 , 总结起来 , 隐喻相较于比喻 , 是更深层一点的 , 伴随着催眠的比喻(比喻本身也是结合双方的特质做匹配) 。 比喻会有文学成分 , 以哲理为主 , 隐喻治疗有心理学成分 , 以疗愈为主 。 日常的家庭教育来说 , 将隐喻故事在促进亲子沟通和家庭教育方面 , 那就有吸引力了 。
所以 , 我觉得学习隐喻故事疗法 , 就要看看你是要用它用于咨询治疗还是用于家庭亲子教育 。 @Annie

嗯 , 有道理 , 隐喻故事在教育方面的应用多在绘本故事里有体现 。 但隐喻故事的治疗和改变就需要在对自己触动最深的事件里 , 询问这个时候的自己像什么 , 这样能够让自己暂时抽离一下这个创伤事件 , 而是站在一边 , 看到隐喻故事中的那个成为动物或者物品的自己 , 她的情绪 , 她的处境 , 她会做些什么来让自己感觉好一些 。 @yingzi
..._▁▂▃▅▆▇
关于隐喻故事在心理治疗中疗愈作用 , 看看 心理大师如何说 。

本文由“135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很多时候 , 来访者会存在着心理防御或阻抗 , 使他无法用言语直接描述深层情感 。 这时 , 心理治疗师如果采用隐喻的方式 , 既方便表达 , 沟通和交流 , 又容易穿越防御 , 克服阻抗 , 深入到内心深处 , 表达出来访者潜意识的情感和欲望 。 通过隐喻 , 人能够更清晰地体会到潜意识的情感和愿望 。
@著名精神分析导师丛中教授
点击 《隐喻故事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 详细了解

本文由“135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隐喻具备模糊与贴近的特性 , 因为模糊 , 来访者可以不那么刀光剑影地碰触自己的痛处 , 而有了一个安全的距离来谈论与接触自己;因为贴近 , 透过隐喻抒发了情绪 , 或者因为靠近自己而有了新的觉察与体会 。
@台湾叙事、隐喻治疗师 黄士钧(哈克)

本文由“135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讲故事成为被誉为“现代医疗催眠之父”的米尔顿·艾瑞克森(Milton H. Erikson)心理治疗的主要模式 , 也成为最早的隐喻治疗的实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