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上海没有 BAT( 三 )
携程
携程现在算是上海最有名的互联网公司,运营及推广能力尤其突出,如果希望在互联网领域的这两方面大展拳脚尤其适合来这里锻炼,工作节奏较快,技术类岗位加班比较频繁。目前新员工进入的工资待遇比较好。
饿了么
订餐平台,和美团并驾齐驱。饿了么年轻员工较多,导致流动性较大,来此公司需要抗压能力强,公司发展快,众多的员工觉得个人成长速度跟不上公司成长速度,所以学习能力也挺重要。技术岗位对于学历的要求较高。
再来看看,互联网行业的薪资排名城市
数据来源:拉勾网《2016互联网职场生态白皮书》
如图所示,北上深杭互联网从业者的月平均薪资已经过万,且相差不大,位列第一梯队,上海是仅次于北京,高于广州深圳杭州。
其实,上海作为一个新兴城市,其在中国发展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最重要的是现在的上海还在努力上升当中,我们最近看到的新零售的新生力量,其实很多事跟上海有关的,盒马鲜生、永辉超级物种、百联RISO、飞牛优鲜等新零售都把上海作为主战场。
用大家一句比较熟悉的话语结束:上海没有诞生BAT”是一个事实,但“BAT”绝对不是互联网的全部。
————————————————————————————————————————————————————————
文字丨艺林小宇,互联网独立观察员,关注互联网科技、互联网运营,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号:艺林小宇
■网友的回复
上海为什么没有阿里,为什么没有腾讯?一切实际上十年前就已经注定了。下面转发一篇寇宗来教授最近在“来谈经济”公众号(FININD)的文章,希望对大家理解这个问题有所帮助。
为什么上海的创新不足?
大上海有很多功能定位,其中一个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根据我们最新的《中国产业和区域创新力报告2017》(以下简称报告),综合创新和创业两个方面,中国排名前四位的城市是北京、深圳、上海和杭州。对比这四个城市,会发现上海有个很尴尬的问题,就是进入互联网时代,上海却没有响当当的互联网企业。三大巨头,BAT,百度在北京,阿里在杭州,腾讯在深圳。实际上,更多行业的领导者,如华为、中兴通讯、华大基因、网易、搜狐、新浪、小米、京东、奇虎360等等,都不在上海。
这不禁让人想起当年俞正声同志在上海任职时提出的疑问,为什么上海没有像阿里巴巴这样的大企业?这个问题,自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有人调侃,当年或许是因为马云长得比较有性格,电子商务看起来又很不靠谱,所以“高富帅”的上海自然拒绝了那时候还“穷矮矬”的马教主;但一旦阿里飞黄腾达,上海再梦想着依靠“总部经济”将其吸引过来,就正应了那句歌词所唱的,“昨天的我你爱理不理,今天我你高攀不起”。
当然也有人说,拜托,看企业不要只盯着华为、BAT,上海是没有华为、BAT,但不是还有很多央企、地方国企和跨国企业吗?宝钢、浦发、松下、拜耳、贝尔,等等等等,哪一个拿出来不是响当当的产值大户、利税大户?
第一种说法虽然是调侃,但的确反映了很多年来上海经济发展的思路和特点。第二种说法,也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根据互联网时代的经济逻辑,一步错,步步错,一旦网络外部性背后的正反馈机制被触发和引爆,落后者要再赶上来,谈何容易,赢者通吃是大概率。
互联网时代,经济集聚越来越强。根据《报告》,中国产业和企业创新主要有三大集群,即环北京,长三角和珠三角,核心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和深圳。按照新经济地理学的观点,核心城市对周边城市有两种相反的效应,一种是所谓的“虹吸效应”,即核心城市像黑洞一样慢慢地吸干周边城市的资源;一种是所谓的“辐射效应”,即核心城市的发展能够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
对比三个创新集群,发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北京和深圳,作为核心城市,与其周边城市相比,越来越强,即虹吸效应占优于辐射效应。上海却很不一样。尽管长三角在整个中国的相对重要性越来越高,但上海在长三角内部的相对重要性却越来越低。
上海的相对重要性下降,对此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解释。第一种,上海这么多年的发展,充分体现了“牺牲我一个,幸福千万家”的大局观。但这种解释,周边城市不一定买账,它们更有可能认同第二种观点,即上海之所以相对衰落,不是因为上海让利,而是因为它们发展更快。阿里巴巴离开上海回到杭州,并不是上海想帮助杭州发展,而是那时候,上海觉得留住阿里巴巴不如吸引一个跨国公司更加符合自己的利益。
在上海生活二十几年,自然希望这座城市能够更好地发展。昨天晚上和几个朋友吃饭聊天,说到上海的创新问题。我谈到了2007年,也就是10多年前在上海进行企业调研的结论,他们听了,希望能够写出来。所以,今天把当时的调研背景、分析逻辑和核心结论,写出来,权当作炒一下冷饭。当然,必须强调,所有结论都是针对10年前的情况所做出的。但今天的结果,又何尝不是十年前选择的结果呢?
当时的调研背景是,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其中设定了一个非常具体的战略目标,即“到202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与这个目标相比,整个中国,当然也包括上海,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更加关键的是,当时在沪企业研发积极性普遍不高。调研目标是弄清楚研发积极性不高的原因。
上海市经委组织协调,当时调研了数十家上海企业;按所有制,有国有企业,有民营企业,有合资企业。我们发现,不同企业,尽管都表现为不愿做研发投资,但原因却各有不同可以用三个成语分别刻画。
1、缘木求鱼
当时调研了一些颇具代表性的国有企业。发现的问题有三个方面。
第一,企业决策层面,没有研发投资的积极性。研发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一大笔钱投下去,成功了,可能是有个奖状,但也仅此而已;失败了,却可能会被问责,问为什么进行了这样不靠谱的决策?
第二,研发人员普遍素质不高,积极性也不强。这是市场竞争和“自选择”的结果。大锅饭,干多干少差不多,有能力的技术人员,要么被外资企业挖走了,要么被民营企业挖走了,要么自己下海创业去了,剩下来的,要么没有创新能力,要么没创新激励,要么两者都没有。
第三,过度的资本运作,压制了创新积极性。有个企业,负责人称得上企业家,非常具有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主导开发了一种热销产品。但种树的往往不是摘果子的。这个产品很快被集团公司无偿划拨到另一个公司,目的通过国资整合,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我们只知道这个负责人,由于各种原因并没有整合到新公司,但不知道他后来是否还留在原来的企业;也不知道,如果他还留在原企业,是否还整天想着创新和开发新产品。援助之手还是掠夺之手,是个问题。
2、弱不禁风
这里当然不是讲红楼梦里的林妹妹,讲的是民营企业;风,也不是温度变化导致的空气流动,而是与研发活动相关的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接受调研的民营企业,无一例外都非常强调研发的重要性。之所以没有大规模投资研发,主要是不敢,害怕一旦创新失败,或者创新进展速度不如预期,整个企业资金链将面临巨大挑战。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尤其是缺乏抵押物的民营中小企业,很难获得银行贷款,即便能够获得,资金成本也会更高。为了能生存下去,这些民营企业通常都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有什么项目做什么项目,经营行为非常短期化,难以形成持续的技术积累。
3、死于安乐
这里讲的是合资企业中的国内合作方。在调研的所有企业中,任何一个合资企业,在技术开发能力上肯定不是最低的,但这些合资企业的国内方,却是对自己研发能力估计最低的。在这些企业中调研,听中方负责人讲的最多的话,就是这方面我们不行,那方面我们不行,总之在每个方面,我们都比不过跨国公司。所以,进行研发投资,纯粹是找死。
既然他们不愿意找死,又为什么说是“死于安乐”呢?这就要讲一讲合资的动机、逻辑和实际结果。
许多合资决策,背后的逻辑是“市场换技术”,意思是我们让出市场,换取跨国公司的先进技术。让出市场很容易理解,但怎么样才能换来技术呢?在合资企业中,如果我们占有50%乃至51%的股权,我们将具有控制权,进而可以决定合资企业的技术转让。在合资企业的中方人员看来,现在之所以不进行研发投资,就是要通过合资,吸收外方的先进技术,等到翅膀硬了,再单飞也不迟,既稳妥,又经济。听起来非常顺畅的逻辑。
但现实世界如何运行的呢?在新产品或新技术引入方面,跨国公司不但具有绝对的主导权,而且对核心技术严格控制或者保密。面对技术图纸,国内合作方连修改一个字的权力都没有;很多时候,国内合作方甚至连图纸都看不到。所以,让出市场是真的,但要说换来技术,却只是一厢情愿。这也很容易理解。任何公司,除非万不得已,谁愿意把自己安身立命的核心技术让渡给别人,凭空制造自己的掘墓人。跨国公司如此,换做任何一家国内公司,也是如此。
实际上,50%股权能否换来控制权和核心技术,对合资企业的国内合作方来说,并不重要;他们更关心的,是50%的股权背后的收益权。
大家可以设想,既然跨国公司“免费”提供新技术、新产品,我们当然不用做很有风险的研发投资;我们所需要做的,是强化各种行政性进入壁垒,确保合资企业免于民营企业的竞争威胁,进而获得很高的市场利润。原因很简单,同股同权,每一块钱利润,都有五毛钱是属于国内合资方的。这是一个非常惬意的“死于安乐”!
2007年,我们对各种所有制的上海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分析了研发激励不足的原因,所得结论可以用三个成语刻画:
国有企业,“缘木求鱼”;
民营企业,“弱不禁风”;
合资企业,“死于安乐”
但实际上,回过头去看,今天的结果,早已经在十年前就决定了。
■网友的回复
万般皆下品,唯有IT高。真是够了!
学啥都没前途,除了计算机。别的创业都不算创业,只有互联网公司才叫创业。科技创新不叫创新,互联网才叫创新。得IT者得天下,没IT的都是渣。全世界追捧IT,所有产业为了服务IT。BAT就是电,是光,是唯一的神话。......
啥都要和最好的对标,也是一种病态。上海为什么没有BAT,中国为什么没有谷歌,微软,苹果。为什么上海没有BAT?百度在北京。阿里在杭州。腾讯在深圳。就这么简单,除非BAT搬迁,其他任何城市都不会再有BAT了。这三家是不可复制的。
更新一张图
不作评论
■网友的回复
■纽约也没有互联网巨头啊!■我觉得是因为 在上海,跨国公司(和金融)才是主角,连上汽、光明、家化……这种本土品牌可能都是二等角色又怎么可能有从小发展到大的互联网巨头呢?即使有一些互联网也不可能得到主流的支持。
■网友的回复
上海没有BAT,上海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被北京和深圳甩在后面,这很正常。说到IT行业,上海从来就没有跟北京和深圳处于同一个梯队里。上海并没有“错过”这一波互联网大潮,上海只不过是没有实现“弯道超车”而已。北京和深圳在过去的三十年里就一直领先上海,而且不是一点点,是隔着五六条马路。九十年代刚开始的那几年,国内连拨号上网都还没有。当时的计算机行业的风口是汉卡、IBM兼容机和字处理,名气最大的是联想(汉卡、IBM兼容机)、方正(汉卡,排版)和金山(字处理)。联想和方正都是在北京成立的:联想是从中科院计算所出来的,方正是从北大出来的。金山的WPS是求伯君在深圳写的。做汉卡做的好的还有巨人,就是史玉柱的那家巨人,也是家深圳公司。再加上北京的中关村,可以说,二十多年前北京和深圳就已经是中国的计算机相关行业的中心了,没上海什么事儿。拨号上网的年代开始以后,瀛海威、水木清华BBS、163和263的免费邮箱、三大门户(新浪、搜狐、网易),这些都跟上海没啥关系。三大门户里两家在北京,一家在广州。话说网易之所以成立在广州,倒不是因为广州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原因无非是丁磊当时就在广州。他原来在老家的宁波电信局工作,干了两年辞职了,去广州加入了Sybase。干了一年后辞职,去了广州的一家ISP。又过一年,他辞职创办了网易。取代三大门户网站的地位的是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他们都不在上海。原因并非上海缺乏吸引力。腾讯之所以在深圳,阿里巴巴之所以在杭州,原因和网易之所以在广州是类似的:创业风险大,所以选择自己熟悉的地方开始创业是很常见、很顺理成章的选择。马化腾出生在汕头,但中学和大学都是在深圳上的。马云是杭州人,在杭州上大学,毕业了以后在杭州做老师。李彦宏大学念的是北大,他回国创业,北京自然是首选。把北京作为首选的还有一批外企。都说上海外企多,但搞软件和互联网的外国公司很多都把中国的研发中心放在北京。其中,最有名的应该就是微软。微软亚洲研究院1998年在北京成立,2003年又开了微软工程院,加在一起好几百号人,把知春路49号希格玛大厦挤的满满的。后来几个从希格玛出来的人创业做手机,成立了家公司叫做小米,自然也是在北京。上海并没有犯下什么大错,也谈不上什么“根深蒂固的打工文化”和“年轻人进取心严重不足”。北京和深圳的互联网公司比上海的多且大,无非是北京和深圳几十年领先优势的自然结果。一样的种子,洒在更肥沃的土壤里,更容易存活,更容易长成大树。杭州是个例外,土壤不见得有上海肥沃,阿里巴巴却长的远比上海的任何一家互联网公司都要高大。不过这并不一定说明上海的人、文化或者环境不行: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市值最高的高科技公司是一家西雅图的公司,而不是硅谷的。Btw,据《2017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统计,“2017年中国独角兽企业主要分布于19座城市,北京70家,上海36家,杭州17家,深圳14家,武汉5家,香港4家,广州3家,南京、天津、镇江各2家,成都、东莞、贵阳、宁波、宁德、沈阳、苏州、无锡、珠海各1家”。这样看起来,上海的独角兽企业数量比杭州和深圳的加起来还多呢。(来源:http://m.toutiaocdn.cn/i6536142654248321540/)
推荐阅读
- 现实很残酷吗
- 为啥一个男生在同性中很受欢迎,对异性却很冷漠
- 为啥会时常感觉躁动不安
- 出国的姨父及其家人为啥会有这样的性格和行为
- 从没有怕过父母的孩子为何会形成讨好型人格
- 如果能重来,为啥不选杜甫
- 没有信仰的人为啥也会做善事
- 求助,我这种啥腿形啊有没有矫正方法啊
- 寝室丢东西为啥自己慌乱。?
- 有啥吃的东西是咸的而没有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