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鹏论|坤鹏论:很多时候,我们看书的目的不过是在为自己找认同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坤鹏论:很多时候 , 我们看书的目的不过是在为自己找认同
你的认知是什么 , 你看到的世界就是什么样的 。——坤鹏论
坤鹏论|坤鹏论:很多时候,我们看书的目的不过是在为自己找认同
本文插图

今天继续分享坤鹏论的学习思考 , 关于我们大部分时候获取信息是为了什么 。
一、我们寻找信息 , 更多时候是在找认同
坤鹏论曾在《反脆弱》的分享中提到一种叫副现象的因果错觉 。
其典型表现就是 , 当我们看到富裕和发达国家的学术研究水平很高 , 就不加批判地认为 , 研究能创造财富 。
当我们看到富裕和发达国家的教育水平很高 , 同样也会不加批判地认为 , 教育能够创造财富、促进经济增长 。
但是 , 众多调研证明 , 一国的研究和教育水平 , 与其GDP增长并没有明显的因果关系 。
但是 , 倒过来的因果关系是成立的 , 也就是财富和经济增长会提高国家的研究和教育水平 。
这背后的道理 , 春秋时期的牛人管仲早就揭示过:“仓廪实而知礼节 , 衣食足而知荣辱 。 ”
人们似乎总是认为理论指导实践 , 先有理论才有实践 。
叔本华观察到 , 书籍会加剧这种观点 。
我们一直这样认为:只有先读书 , 才会有想法 。
但是 , 我们却不曾想过 , 或许应该反过来才对 。
也就是我们读书、看文章、找名言警句、在论坛中寻找同道中人……
这些背后的目的 , 更多是为了努力地寻找支持我们想法的论据 。
现实中 , 我们其实总是选择性地接收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 。
简单讲 , 就是找认同 。
这在心理学里被称为验证性偏见 。
比如:投资者持有一只股票后 , 就会不由自主地不断寻找证明它很好的证据 。
偏偏在这个概率的世界里 , 不管你的观点有多么荒谬 , 都能找到先例以及相应的名人名言为你撑腰 。
就像过往的那些个“著名”公司 , 比如:乐视、暴风、瑞幸……
说它们如何如何好 , 可以头头是道 , 就算未来超越阿里、腾讯都在情理之中 , 不在话下 。
说它们如何如何烂 , 一样能讲得精辟独到 , 高屋建瓴 , 看过后 , 就是它们明天倒闭也不用惊奇 。
而这样两篇截然不同的文章都可以成为热文 , 都会有人点赞 。
很多时候 , 我们对于一件事的判断和思考 , 总会被我们认知左右 。
你的认知是什么 , 你看到的世界就是什么样的 。
请扪心自问 , 你认为好的文章 , 是不是总觉得作者说到了你的心坎上?!
这证明 , 几乎所有人 , 都会陷入找认同的误区 。
或者说 , 它才是我们大脑的运行模式之一 。
你觉得某篇文章说得非常好 , 未必是它真好 , 只是它恰恰说中了你的想法 , 或者帮你说出了自己无法言语的感受 。
坤鹏论自从明白了这个道理后 , 赶紧反思 , 发现还真是这么回事 。
自己不少喜欢阅读的东西 , 真的就是因为它们能够为自己的认知、观点、立场站脚助威 , 能够产生心有灵犀、心领神会的快感 。
当然 , 光是找认同还没有完 , 在这个过程中 , 人们还会产生观点同化效应 , 也就是慢慢地会将别人说的 , 潜移默化为自己就是这么想的 , 这是自己的独到见解 , 于是 , 他们还会向众人传播观点 , 并且捍卫观点 。
对于人类来说 , 没有哪一种天性比捍卫自己的观点以及拒不承认判断错误的天性来得更顽固了 。
埃里克·霍夫曾说过:“我们大多数人对于不喜欢的事实都视而不见 。 虽然事实就摆在我们眼前 , 置于我们鼻子底下 , 堵在我们喉咙里——但我们还是不承认它 。 ”
而且 , 还人类还存在一个被称为逆火效应的心理现象 。
也就是如果一个观点不足以说服你 , 你就会认为自己原有的观点更有力 , 它反过来强化了你原有的观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