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居财经|国君宏观解读直达实体经济创设工具:宽货币加速向宽信用转变
导读
货币政策仍处于大的宽松周期里 , 但发生较明显的微调 , 从“宽货币”向“宽信用”加速转变 。
摘 要
“直达实体经济创设工具”一定程度可理解为央行通过自身扩表推动“宽信用”
“信用贷款支持计划”类似于定向质押逆回购 , 方式接近委托贷款 , 不同的是带有杠杆效应;
“贷款延期支持工具”相当于通过“利率互换协议”将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收益提高1个百分点;
在“央行票据互换(CBS)”中 , 央行“负债端”央票增加(具体为“债券发行”) , 相应银行补充资本 , 弥补信贷扩张带来的资本消耗 。
央行“直达实体经济创设工具”已推动对小微企业融资支持6万亿 , 多种渠道融资支持规模在16万亿
通过“直达实体经济新创设工具” , 央行“资产端”以“再贷款、再贴现”等形式增加2.24万亿 , 对小微企业信用支持在6.2万亿 。
包括“直达实体经济新创设工具”在内多种渠道 , 对小微企业融资支持规模在16万亿 , 2020年新增9万亿以上 。
货币政策仍处于大的宽松周期里 , 但发生较明显的结构性微调 , 即从“宽货币”向“宽信用”加速转变 。
M2里企业存定期、与财政有关的单位“其它存款”的明显上升以及M2-M1增速差的持续扩大 , 从一个侧面生动地反映了“宽信用”的趋势;
后续我们还将看到更多“直达实体经济工具”落地 , 应该对“宽信用”看得更乐观一些 。
正 文
一、“直达实体经济创设工具”一定程度可理解为央行通过自身扩表推动“宽信用”
我们在《政府工作报告》解读里指出 , “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 , 主要是信贷方面的一些工具 。 比如 , 中小企业担保基金、再贷款 , 甚至直接让中小微企业延期还本付息至2021年等 。 近期 , 我们看到了新创设工具的迅速落子 。 6月1号央行联合多部委发的三个文落脚于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 最值得关注的是创设两个新直达实体经济工具 。 该如何理解这两个工具 , 我们做一解读 。
【乐居财经|国君宏观解读直达实体经济创设工具:宽货币加速向宽信用转变】1.1 “信用贷款支持计划”类似于定向质押逆回购 , 方式接近委托贷款 , 不同的是带有杠杆效应
银发〔2020〕123文创设的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 , 主要看点有四方面:(1)央行使用4000亿元再贷款专用额度购买普惠小微信用贷款;(2)购买范围为2020年3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新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的40% , 贷款期限不少于6个月;(3)购买部分的贷款利息、坏账损失均由放贷银行承担;(4)购买上述贷款资金 , 放贷银行应于购买之日起满一年时按原金额返还 。 在这个过程中 , 我们看到:
a、央行“资产端”扩张 , 增加4000亿元再贷款 , 记在资产端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里 。 央行类似放了以1万亿定向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为质押的4000亿逆回购 。 时间期限是一年 。
b、商业银行“资产端”增加1万亿定向小微企业信用贷款 。
c、在如上过程中 , 央行以4000亿元撬动1万亿新增实体信贷 , 实现了资金的杠杆效应 , 相应支付的成本是4000亿资金*普惠小微信用贷款利率 。 这也是放贷银行收益 。 从放贷银行潜在成本来看 , 是全部1万亿新增信用贷款的坏账损失风险 。
1.2 “贷款延期支持工具”相当于通过“利率互换协议”将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收益提高1个百分点 。 在此过程中 , 央行“资产端”增加400亿再贷款 , 推动3.7万亿延期还本 。
银发〔2020〕122号创设贷款延期支持工具 , 主要看点是:(1)央行提供400亿元再贷款资金 , 通过特定目的工具(SPV)与地方法人银行签订利率互换协议的方式 , 激励资金约为地方法人银行延期贷款本金的1% 。 (2)对于2020年6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到期的普惠小微贷款 , 实施延期还本付息 , 最长可延至2021年3月31日 。
推荐阅读
- 中油财经网|局势变了!5月,中国成德国最大出口目的地,美国降第3……
- 环球老虎财经|光伏龙头福斯特再创新高,高管却套现34亿!
- 阁屋财经|又一“民族品牌”辉煌不再?曾家喻户晓,被外资收购,现走下坡路
- 点掌财经|捞钱的日子又来了!牛市2.0?
- AI财经社|上市即巅峰?中芯国际三个交易日市值跌去近千亿,被疑中石油第二
- 期汇金|百味财经:油价因担忧新病例急升而下跌
- 蓝鲸财经|赛福基因完成数千万元Pre-B轮融资,助力诊疗一体化新布局
- 财经涂鸦|TCL科技的戴维斯双击
- 第一财经|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调升115个基点
- 第一财经|险资可加仓A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