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让孩子们拥有幸福童年(青春派·青春奋进新时代)( 二 )


给事实孤儿一束阳光
保靖县碗米坡镇昂洞村、花垣县民乐镇洞咋村、江永县回龙圩下岩村、耒阳市坛下乡新建材4组、衡阳县井头镇西湖村5组……渠吉亮的笔记本上 , 密密麻麻地记满了湖南偏远山村的名字 。这些村庄 , 他都一个一个走访过 , 算下来 , 行程有8000多公里 。
今年35岁的渠吉亮在一家央企的湖南分公司工作 , 兼任湖南怀化市企业科协联合会副主席 , 他利用业余时间走访村庄 , 最关注的是留守儿童 , 尤其是事实孤儿 。
“我总是会想起他们无助的眼神 , 他们渴望被关注、被关爱的表情让人心痛 。”谈起事实孤儿 , 渠吉亮很是牵挂 。他所说的事实孤儿 , 是指由于父母一方服刑、一方出走或外出打工 , 失去了生活来源和照顾、成为事实上的“孤儿”的未成年人 。
“孩子的童年需要有人陪伴 , 可对服刑人员的未成年子女来说 , 见父母一面是一件很难的事 , 他们太缺乏关爱 。”渠吉亮说 。2018年 , 湖南省司法厅联合民革湖南省委共同开展“小海豚关爱成长计划”活动 , 持续重点帮扶父母双方正在服刑的14周岁以下的事实孤儿 。身为民革成员 , 渠吉亮积极参与其中 , 尽管工作异常繁忙 , 但他几乎每次都参与 , 先后带队走访事实孤儿近40人 , 行程约8000公里 , 自费给孩子购买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 , 还筹资30万元拍摄关爱事实孤儿公益微电影 。
刚刚开始做这个工作 , 有人不理解 , 连有些孩子的邻居也不理解:“那么多贫困人群需要帮扶 , 为什么去关注和帮扶这些服刑人员的子女?”因为这些偏见 , 服刑人员的家庭困难往往容易被忽视 , 孩子容易受到歧视 , “首先要做的 , 就是改变歧视 。”渠吉亮说 。
在走访中 , 渠吉亮也用实际行动改变着周围人的看法 。2018年 , 渠吉亮和志愿者一起到芷江看望一户服刑人员家庭 。家里只有一个5岁的男孩和奶奶一起生活 。一开始 , 男孩不愿意说话 , 奶奶也非常冷淡 。虽然碰壁 , 渠吉亮并没有放弃 , 一直与他们保持沟通、时时关爱 。去年 , 再回访时 , 孩子一见到他 , 就兴奋地扑到他怀中 , 奶奶也热情地为他们倒茶:“你们来了以后 , 邻居慢慢又和我们来往了 。”
多次走访之后 , 渠吉亮和调研组一起提交了《关于关爱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成长问题的调研》 , 提出了建立视频系统 , 定期让服刑人员和未成年子女视频以及定期组织子女到监狱开展亲情帮教等系列建议 。走访也引起了有关部门、学校的合力关注 , 不少孩子就学问题、生活保障问题得到解决 。
“可喜的是 , 多方关注推动下 , 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问题已纳入政策视野 。”渠吉亮说 , 去年6月 , 民政部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 , 对进一步加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提出要求 。湖南省司法厅联合公安厅、教育厅等14个省直部门联合发文 , 形成了多部门联动帮扶体系 , 共募集社会资金5400余万元帮扶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 。
一对一救助困境儿童
2015年夏天 , 25岁的高娟娟刚从南京师范大学社会保障专业研究生毕业 , 工作还没确定 , 就作为儿童公益组织社工直接参与了一起事实孤儿的救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