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上蔡县东洪镇农技站老站长刘世扬一辈子从事农业科研工作 只为找到那棵让他最满意的“麦姑娘”

“我84岁了 , 能干事的时间不多了 。 我还有目标没有完成 , 不能歇下来 。 ”
□河南日报记者杨晓东本报通讯员曹耀强白贺阳
“这块地去年每亩播种3.85斤 , 如今亩产1209斤麦子 。 ”5月29日 , 上蔡县东洪镇小麦育种试验田 , 84岁的育种专家刘世扬在向大家作展示 , “‘轮选121’属多穗型、中熟、半冬性、强分蘖小麦品种 , 育它我花了十来年 , 比养闺女还操心 。 ”刘世扬的200亩试验田中 , 有近2000个试验品种 , 他却对“轮选121”偏爱有加 。
“熬白头、跑断腿 , 育出个好种子比培养个清华、北大的苗子还要难!”刘世扬介绍道 , 杂交、选种、扩繁、区试……每一个环节都是以年为计数单位 , 一个好品种从培育到通过审定 , 再到大面积推广 , 幸运的话至少需要13年 , 有的需要15年 , 甚至需要花费一个育种专家一生的光阴 。 一个好品种 , 浓缩了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心血和韶华 。 “2019年有11个品种参加国家和省矮败联合体试验 , 今年有2个品种参加试验 , 数量不是关键 , 我就是想培育一个集多个优点于一身的大品种、好品种 。 我现在育种只是在爬山阶段 , 还没到达峰顶 , 任重而道远!”刘世扬拄着拐杖走累了 , 但非要坚持走到“轮选121”试验田的旁边坐下 , 看着沉甸甸的麦穗 , 他满眼爱意 。
【农业上蔡县东洪镇农技站老站长刘世扬一辈子从事农业科研工作 只为找到那棵让他最满意的“麦姑娘”】刘世扬退休前是上蔡县东洪镇农技站站长 , 从事一辈子农业科研工作 , 因退而不休一直从事芝麻、小麦品种培育 , 从高级农艺师晋升为研究员职称 。 2009年 , 他注册成立了上蔡县创新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 以小麦育种为主 , 非企业经营性质 。 前期 , 他全是用自己的积蓄投资育种 。
“走得最多的是土路 , 摸得最多的是麦穗 , 记得最深的是各种数据 。 ”两耳不闻窗外事 , 一心只在育种上 。 为了培育新品种 , 刘世扬前前后后投入200多万元 , 克服各种困难 , 承接完成省市科研项目32个 , 取得科技成果奖26个 , 培育出新品种6个 , 在国家和省级专业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5篇 , 完成自主创新技术12项 , 获得“全国农技推广先进工作者”“河南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 “我84岁了 , 能干事的时间不多了 。 我还有目标没有完成 , 不能歇下来 。 ”
“一个好品种经过审定以后 , 还得经过3到5年的推广 , 在遇到大灾的时候 , 才能检查出一个品种的特性 。 ”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专业委员会主任周继泽告诉记者 , “育出好品种是第一步 , 接下来还要经受多年的生产实践考验 , 才能决定它是不是真正的大品种、好品种 。 ”
烈日当头 , 麦田宛如金色的海洋 , 刘世扬坐在“岸边” , 望着一望无际的“麦海” , 眼神一直在搜寻 , 于亿万棵麦穗中寻找那棵让他最满意的“麦姑娘” , 让他在有生之年实现自己的心愿 , 培育出一个真正的好品种、大品种 , 为自己30多年的育种历程画上圆满的句号 。 ③6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