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灾难电影的差异对比——以《中国机长》和《2012》为例


灾难片是电影题材的一个特定分类 , 承担着传递民族文化和精神的使命 ,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盛行 , 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 , 很多优秀的灾难片脱颖而出 , 取得了十分吸睛的票房成绩和好评 。
《2012》是美国灾难片的代表作 , 2009年在北美上映之后 , 创造了周末三天6500万美元的票房佳绩 , 全球票房更是达到了7.9亿美元;而国产电影《中国机长》则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大作 , 在2019年国庆节上映之后 , 票房更是达到了30亿 。
两部风格迥异的灾难片 , 却都大获成功 , 也映射了中美电影人和观众截然不同的文化 , 思想和审美 。
|中美灾难电影的差异对比——以《中国机长》和《2012》为例
本文插图

01 , 集体意识和个人主义
在中国的灾难片中 , 故事的主题都是“人” , 芸芸众生中的人 , 他们是灾难中的个体 , 也是统一的整体 , 而美国的灾难片更多的是以一个个性情迥异 , 性格鲜明的“个人”为主体 , 凸显个人主义 。
在《中国机长》中 , 面对着万米高空 , 挡风玻璃板破裂这样的严峻危机 , 机舱内的乘务人员和119名乘客都面临着生死的考验 , 这一场灾难是所有人的 , 他们是一个集体 。
而这一场灾难的处理中 , 并非是依靠一个人的力量来战胜的 , 而是集体意识 , 包括英雄机长刘长健多年的飞行经验和过硬的心理素质 , 副机长以及助手的得力协助 , 乘务长和服务人员的从容指挥 , 再加上机舱内乘客的配合 , 地面航空站 , 甚至是空军部的同心协力 , 群策群力 , 才战胜了这一场灾难 。
所以 , 《中国机长》中的“英雄” , 并非只是机长刘长健 , 更多的是群体英雄 , 中国人的不屈不挠 , 勠力同心 , 这部电影中 , 将集体意识体现的淋漓尽致 。
|中美灾难电影的差异对比——以《中国机长》和《2012》为例
本文插图

而在北美的灾难片中 , 更多的镜头则放在了性格鲜明的个体身上 , 每个电影的主角来自不同的地区 , 拥有着不同的身份 , 然而 , 有一点却是相同的——即他们身上共有的个人主义和个人意识 。
曾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加缪 , 在小说《鼠疫》中这样写道:
“对当英雄和圣人都没有什么兴趣 , 我所感兴趣的是做一个人 。 ”
西方的个人意识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以个人为中心” , 而是具有高度强烈的个人主观意识 , 尊重个体生命 , 不受到来自外界的控制和禁锢 。
比如 , 在电影《2012》中 , 有这样的一个镜头 , 在面对灾难和危机的时候 , 父亲告诉女儿 , 让她赶快撤离 , 而女儿的一句话却回绝了他“别人需要我的照顾” 。
在这样的情节背后 , 我们可以看到 , 美国人倡导的自由和个人主义往往是尊重自己的内心 , 听从自由的呼唤 , 而不会受到来自亲情 , 友情 , 爱情等方面的束缚 。
|中美灾难电影的差异对比——以《中国机长》和《2012》为例
本文插图

02 , “悲剧美”和“大团圆”
在西方的文艺工作者眼中 , 悲剧是美学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 从起源到发展至今 , 从来没有中断过 , 作为反映民族文化和精神的电影中 , 灾难片本来就是“悲剧美”的一种表达 。
电影通过了对于惊心动魄 , 激动人心的灾难镜头的呈现 , 来试图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危机意识 , 达到“居安思危”的目的 。
比如 , 电影《2012》中 , 灾难来临时 , 主人公在生死之间挣扎 , 世界在毁灭和重生之间徘徊 , 而面对强悍的大自然 , 人类的渺小和卑微也展现的淋漓尽致 , 悲剧正在发生 , 它一次又一次的“警醒”人类 , 想要用科技来改变自然是多么愚蠢的决定 。
这些具有毁灭性的灾难落到了纽约 , 华盛顿 , 洛杉矶等具有象征意义的美国城市 , 这些拥有着高科技的全球经济中心 , 在大自然面前尚且无能无力 , 何况是普通人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