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当下碎片化信息泛滥的网络时代静下心来认认真真的读几本书

如果自制力不够强,删掉那些碎片化应用。还可以找个人做伴,一起就交流心得
■网友的回复
先扯点题外话:如何适应互联网碎片阅读?首先,定义自己信息阅读目标,如获取及时的行业资讯,获取有深度的专业知识,猎奇打发无聊时间,增加社交人脉等;然后,重新过滤和筛选你了解的若干媒体,找到信息获取效率最高、效果最好的几种。再然后,就是坚持,养成习惯。还是回到最开始,先确定你想得到什么。其实,图书阅读也可以在手机或iPad上进行。不要去排斥新媒体,只是你现在还没有能力驾驭它。
■网友的回复
谢谢邀请所谓的碎片化带有贬义碎片化的知识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很多碎片化知识,是从海量数据中提取出来的,有了碎片化知识的启迪,假如你感兴趣,可以由此线索深入进去当然,很多人读书是为了猎奇,不求甚解,也就是从碎片化知识中获取装饰性东西,那么也就不需要大量进行阅读了碎片化知识有很大诱惑性,亮点多、涉猎面广、口味丰富,与快餐社会相铺相成,只是营养不够全面
■网友的回复
回答题主之前,请允许我关于碎片时间,做个小的梳理。几年前,游戏厂商开始兴奋的向投资人讲述“马桶时间”理论,一群习惯了讲黄段子的人,惊喜的发现,游戏的大部分支付行为,发生在一个人独处在马桶上的时候。不管你们相信不相信,我必须确信无疑的承认,他们是成功的。因为这些游戏厂商改变了我蹲马桶的时间,在我和认识的、不认识的马桶亲密接触时,也让我花了不少冤枉钱。游戏厂商是互联网碎片化时间启蒙的先行者,但并不是最大的收益人,事实证明,人们在处理碎片化时间的方式上,阅读是最原始最直接的行为,不需要大肆营销,甚至不需要行为培养,只要你丰富阅读的种类和内容,就会有大批用户追随。对于视频的阅读需求,诞生了很多视频制作工作室;图片阅读的推崇,有了很多美化图片的软件,甚至也让美图手机红极一时;对于文字阅读的需求,让电子书消费日市场每年翻倍增长,甚至连约炮软件在骗钱骗色的同时,都能分一杯羹。无疑,今天的阅读市场,在满足人们碎片化时间的同时,已经足够丰富了。今天,一个生活的一二线城市的人,单单阅读朋友圈、和聊天记录,每年平均下来就有12万字之多。我们从来都不曾缺乏阅读,问题是,闲散的、碎片的阅读让我们缺少了很多系统化阅读所所得的经验、感悟和满足感。今天,我们看了多少朋友圈,阅读多少聊天记录,都会让我们的空虚感持续增加。或许,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我们的碎片时间,重新找回系统阅读的魅力。系统化阅读的首先,是形式上阅读。似乎有忙不完的事情,打断我们正在进行中的事情,对于系统性的阅读,也是如此,今天读完一本十几万字的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形式上阅读,就显得很重要,我们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隔绝浮躁和骚扰,我们需要一个阅读计划,去分时消化或快速浏览。其次,关于题主所说的碎片时间,我们每个人都有,那么什么是时间的碎片化,通常上我觉得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在一个固定区间内,无法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时间,就是碎片化时间,这个时间的长度有多少才算做碎片化呢,我个人觉得,起点是5分钟,最长不超过半小时,这种时间长度可以称作碎片化。碎片化时间可以让我们专注于某一件事,也可能放大我们的感觉,比如特别无聊,特别放松……关于碎片化时间的阅读,最好的方法是定时定量,一般而言,我们每个人一分钟可以阅读500字左右,5分钟的时间,可以阅读一本技术书的一个章节,也可以阅读一本小说的一个场景。明白了这些,最后我们总结一下给予题主的答案:1、碎片时间最好的阅读方式是形式化阅读,自己去塑造一个适合阅读的环境。隔绝和屏蔽骚扰。2、系统化阅读分时分段阅读,收货最多。3、每天阅读30分钟,1万5千字的内容,可以在一个月内阅读完6本小说,或者消化一部技术型书籍。
■网友的回复
谢邀。题主啊当你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就暴露了你的焦虑。该碎片化就碎片化呗,比如挤公车、排队等时候刷刷新闻、等APP,无意中也能得到些信息也能记住。可能不那么准确,但也算开阔眼界吧。我觉得益处大于害处。该进行严肃阅读就拿出一整段时间读。做不到像大人物们身处闹市泰然自若,就找好时间地点挑个舒服的姿势,拿出你想看的书。只要你愿意看并且书能吸引你,相信你能自然而然沉入其中。短时间阅读的时候你可以用笔记APP做记录和截取,完整阅读的时候就可以手做摘抄。其实,谁能说马桶时间就不是好的阅读时间?至少我利用每天的马桶时间能保证订阅杂志都看完。说来说去,阅读就是心态。不能强迫的啊。享受自己的方式。祝题主阅读愉快。
■网友的回复
喜欢读就好。我基本一直保持每周一到七本的阅读量。向一些比较长的如红楼梦这种的一些都穿插在我零碎时间里慢慢读。这么多年中断过几次每次都是因为心里有事情静不下来。静下心来即使环境很嘈杂也依然能进入阅读状态。感觉看你是不是真心想去了解这个书。所以我觉得你现在自己都知道自己没状态读书那基本想认真品读很难。从自己最想去看的开始读吧。当年看悲惨世界开头看了六遍才读进去。最终能读进去是因为对这本书有强大的探知欲望。所以即使对那个大背景完全不了解也啃下来了。是在没耐心就跳着看翻到哪页看哪页,下一次还是,随便翻到哪页看哪页。之后一点点再慢慢补全。还是感觉每个人看书方法不一样。但本人觉得有那时间去做规划什么乱七八糟的不如拿起来就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