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怀王』别再传“张仪欺骗楚怀王”了( 五 )
作为五国联盟 , 韩魏自然要向秦国求援 。
可以想见 , 此时的秦国会有多尴尬 , 韩魏是之前的盟友 , 楚国是刚刚争取到的准盟友 。 秦国原本是希望大家可以团结起来打齐国 , 但现在却是楚国希望联合秦国打韩魏 。
秦惠文王当时的头估计够大的 , 而整个局势也是够乱的 , 各国各有诉求 , 而且互不相让 , 秦惠文王和张仪能摆平各方么?
这又是新的一轮外交纵横战 , 而且涉及到秦楚韩魏齐等国 , 实际上是“世界大战”前各国外交层面的最后努力 。
最先出招的应该是楚国 , 楚怀王派出他的宠臣景鲤前往秦国 , 劝说秦惠文王不要帮助韩魏 , 当然最好是能反过来 , 帮助楚国打韩魏 。
这一点当然不符合秦国的利益尤其是攻打齐国的计划 , 而且秦国处境尴尬 , 因此只能采取居中立场 , 作为中间人调停楚韩魏、齐魏等正在开战的各国 。
经过甘茂的运作 , 秦惠文王和魏襄王在蒲坂相会 , 魏惠王明确表达了不与楚国联合的诉求 , 秦国要是能调停齐魏最好 , 如果齐魏讲和了 , 那么秦齐魏联合起来 , 大家一起打楚国 。 估计当时魏国和楚国的矛盾极深 , 不然魏襄王不会如此决绝 。
这个事情还有个插曲 , 就是魏国方面在会前提出谢绝楚国相关人员与会 , 但秦惠文王从秦国攻打齐国的长远计划出发 , 希望能够弥合魏楚之间的矛盾 , 因此还是决定带上景鲤 。
估计景鲤来不及请示楚怀王 , 就擅自跟随秦惠文王参会了 。 听到这个消息的楚怀王立刻火冒三丈 , 因为景鲤参会将给齐国传达一个严重的错误信息 , 会让齐国误以为楚国和秦国、魏国真正结盟了 , 从而与楚国断交 , 对齐楚联盟造成根本伤害 。
这个反应说明楚怀王的战略大局观还是相当清晰的 , 楚国要攻打韩魏乃至对抗五国联盟 , 齐国同样是不可或缺的盟友 , 齐国的底线不能挑战 , 那就是楚国绝不能公开背叛齐楚联盟 。
应该是迅速派人向齐国做出了解释 , 所以齐国方面得知了实情 , 不仅没有怪罪楚国 , 反而明确拒绝了秦国对魏齐之间的调停 。
补充一下 , 对秦国来说 , 调停齐魏显然不是出自真心 , 秦国巴不得两国一直打呢 , 这样秦国后续才有攻打齐国的机会 , 秦国这一举动应该主要是做给魏国和国际社会看的 , 走个过场而已 。
这个事竟给了景鲤一个脱罪的借口 , 听说楚怀王要捉拿景鲤回国治罪 , 秦惠文王就派一个叫周最的人去和楚怀王说:“魏国本来是想同齐国讲和后讨伐楚国 , 但齐国看到景鲤参会 , 明白魏国不会真的攻楚 , 所以拒绝了秦国的调停 。 景鲤还是有功的 。 ”(《战国策》)
《战国策》说楚怀王就此感激周最和秦惠文王 , 也没有再怪罪景鲤 , 这恐怕不是事实 。 景鲤没被处理 , 应该主要是因为没有造成实际恶劣后果 , 否则绝不会有他好果子吃 。
而听说秦国和魏国相会结盟 , 楚怀王怎么可能感激秦惠文王呢?实际上这标志着秦国无视了楚国的请求 , 站到了魏国一边 , 楚怀王对此当然不满 , 只是此时秦国表面上还是中间人 , 并没有和楚国公开翻脸 , 正如同当初他选择站秦国给齐国造成的反应 , 楚怀王也不好发作 。
但这个裂缝已经出现了 , 尤其是随着战场上的对峙和交锋 , 韩魏不停向秦国求援 , 楚国又要求秦国相助 , 大的形势逼迫着秦国无法再中立 , 必须要在两者之间做出抉择 。
站在秦国的立场 , 攻打齐国是它的战略目标 , 而实现这一目标 , 必然离不开韩魏的帮 , 助而且应该是对楚国和魏韩两国的实力有过评估 , 总之 , 秦国最终只能选择韩魏 。
因此这一时期 , 秦国外交层面的努力应该主要是针对楚国 , 希望楚国可以停止对魏韩的战争 , 大家一致对齐 。 然而这无疑是秦楚战略利益上的根本冲突 , 楚国绝不会背叛齐楚联盟 , 也就是说 , 双方根本不可能谈拢 。
最终 , 相关的持续外交斡旋只能以失败告终 , 估计这一过程中双方对对方的不满也在逐渐加剧 。 随着张仪和屈匄的各自回国 , 秦楚正式翻脸 , 大战开启 。
推荐阅读
- 高会民TB|为何秦惠王去世后张仪却能躲过清算呢?,秦孝公去世后商鞅遭殃
- 历史谈笑阁|不仅仅是放羊娃而已,楚怀王熊心很软弱吗?这四点说明其恐怖实力
- 天人合一|商鞅遭车裂,白起被赐死,张仪为何能全身而退?,都是秦国功臣
- 逸远书局|可他发威差点灭了秦国,岂是无能之辈!,都说楚怀王昏庸
- 琳琳说历史|却不敢扣押赵惠文王呢?,为什么秦国敢扣押楚怀王
- 百川向洋|张仪历史上唯一失败的一次辩论——司马错论伐蜀
- 馨晨复语|一个谎言让楚国付出惨痛代价,秦国第一能嘴张仪害苦楚国
- 浩渺烟波之|屈原悲催了,当楚怀王遇见张仪
- 小魏说|与其投其所好,不如做好自己,张仪和孟子的区别
- 小魏说|为什么骗局总能骗人?不是骗子厉害是贪心的人太多,张仪游说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