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宏观 | 财政部央行社科院高校专家混战赤字货币化( 二 )
M0、(M1-M0)、(M2-M0)与GDP相关性趋势图由趋势线可知 , 年度(M2-M0)/GDP从13倍上升至23倍 , 年度(M1-M0)/GDP从4倍上升至6倍 , 年度M0/GDP从1.65倍下降至0.96倍 , 年度M0/GDP最接近1 。 同期 , 股市市值/GDP的峰值从2007年的1.22下降为2015年的0.77 , GDP增速从2007年的0.14下降为2018年的0.06 , 即流动性由过剩到不足 , 而非M1与M2显示的过剩 。 因此 , 数值与趋势均证明 , 影响GDP的货币流量为M0 , 不是M1或M2 。当月度GDP为零 , 实际GDP为正 , 严重通缩 , 债务高企 , 贷款人无力偿还贷款 , 破产时有发生 , 储户恐慌 , 挤兑银行 , 央行救助M2货币化大规模印钞 , 那么 , M0+超准将达200万亿 , 此时 , M2就真正成了货币流量 , 势必恶性通胀 , 货币大贬值 。 即传统的货币银行体系总面临保债权还是保货币的两难困境 。 桥水达里奧指岀:过去的债务长周期总伴随贷币的更新换代 。刘尚希将8万亿的货币流量误作200万亿 , 然后以无通胀为由要求赤字货币化 , 势必引发债务货币化的口子 , 摧毁货币 。但他却与央行、财政部、社科院、高校的专家教授同病相怜:都是弗里德曼货币主义将M2视为货币供应量的牺牲品 , 它是如此的根深蒂固 , 以至于刘尚希将其天然地等价于货币 , 宁肯去质疑货币的不同质 , 进而否定费雪公式 , 而不去反思将M2视为货币供应量本身 , 这一概念的混乱也是造成货币超发论泛滥的根源 。刘院长指出的货币存量不影响物价倒比混战的专家们进步不少 , 因为所谓的货币存量实质为货币流量创造的债务 , 这也是货币迷失困局的答案 。财政预绝算约束是现代政府治理难得的进步 , 要坚持 , 否则将倒退回皇权帝王家天下的时代 , 这是不必强调的共识 。因此 , 当前经济学人的迫切任务是加强货币循环思想、货币流量与流速 , M2形成机理的基础研究 , 找到经济系统不稳定的根源在于央行与储蓄 , 然后为其设计新出路 , 从而化解系统性风险 , 实现系统的稳定 , 以回报社会给予的经济研究经费支持 。作者简介 张二寅 , 山东宁阳人 , 现居天津 。 中国社会科学院MBA , 国际财务管理师(IFM) , 第一经济首席宏观经济学家 。 当代宏观经济学者 , 主要从事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控制论等跨学科领域的研究 , 新宏观创建者 , 储备需求倡导者 , 指出储备需求为第四大需求 , 它实现了对消费不足的价值补偿 , 是摆脱经济危机的根本路径 。 专著《新宏观主义》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2014年7月 。 合著《草野集——中国经济再出发》 , 新华出版社 , 2016年12月 。
推荐阅读
- 新宏观连载二十七 | 被边缘化的货币循环思想萌芽
- 新宏观连载二十六 | 偏离经济学发展主脉络的三十年
- 央行和财政部,到底在争什么?
- 财政部发布2019年财政收支情况
- 新宏观连载二十五 | 经济周期史
- 财政部:国有企业经济1-4月运行仍处于恢复阶段
- 财政部:今年1-4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63.0%
- 财政部部长刘昆: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
- 上海盛德物流被美国财政部制裁
- 财政部:前4月全国税收同比下降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