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科技618购物节现况起底:优惠多,套路更多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618购物节现况起底:优惠多 , 套路更多
一年一度的618电商优惠日马上就要到了 , 这个源于京东周年庆的优惠日 , 凭借高强度的优惠折扣获取了大量用户的认可 , 也与11.11一同成为了***民最重要的“电商促销节” 。
但随着时间的推进 , 商品打折促销的花样也渐渐变得复杂、繁琐:以前都是直接降价 , 现在要是可以直接领券使用就已经相当了不起了 。 提前预约、签到打卡、定金翻倍、积分抽奖、分享拼单、好评返现等操作层出不穷 。 电商平台仿佛想让大家知难而退 , 放弃领券直接购买 。
而且更重要的是 , 有些时候即使你领了券 , 实际买单价还真不一定比平时便宜 。
618不一定就是最低价格
无论是618还是11.11 , 相信大家听说过“先涨再降价”的现象:一台电脑平时卖7999元 , 在促销节当天标价可能就改成了8999元 , 然后再打上1000元的“优惠折扣” , 吸引对价格不“知根知底”的用户购买 。
如果说这种小手段只是商家蹭热点 , 消费者本质上没有多花钱的话 , 那部分商家的做法就显得有些过分了 。 曾经有一款空调在6月1日的定价为5699元 , 但在618当天却直接涨价到7099元 , 价格不降反升 , 让不少提前加入购物车等待降价优惠的买家直呼上当 。
本文插图
其实对于618、11.11这些大型购物节 , 我们可以用一个非常朴素的经济学观点来看待:旺季涨价、淡季降价 。 618、11.11显然是旺季、货品变得抢手 , 品牌方自然可以有条件涨价;而在淡季时 , 因购买人数较少 , 商家往往会考虑降价“处理库存” , 缓解库存压力 。 因此在618、11.11等购物节上 , 你看到的还真不一定是“史低”“冰点”价格 。
电商平台优惠季的小动作
为什么在电商平台上“占便宜”就这么困难呢?这还得从电商平台的价格结构开始说起 。 以京东为例 , 即使是自营店铺的商品页面 , 京东所标注的也是“京东价”而不是“原价” , 因“京东价”可以跟商家的实际情况自由制定 , 为价格的明降暗涨留下操作空间 。
电商平台还会强调一个叫做“到手价”的概念 , 比如Apple产品京东自营旗舰店中的iPhone 11虽然京东价5999元 , 但因可以直接领取“满5000-500”的优惠券 , 所以在商品介绍中 , 京东会强调5499元的到手价(优惠价) 。 在当电商活动节到来时 , 领到的优惠券往往不能与原有优惠同时使用 , 只适用于原价 。 所以最终到手价不一定会下降 , 甚至有可能出现到手价上涨的情况 。
本文插图
对于iPhone这种线上线下同一型号的产品 , 我们多少还可以在购买前先去品牌官网或线下平台了解品牌价格 , 从而看出电商的实际优惠力度 。 但对于某些“电商供应”的产品 , 这个办法就行不通了 。 在大型家电或电脑配件领域 , 品牌通常会推出一款只在电商平台上出售的型号 , 因该型号只通过电商销售 , 所以电商可以为产品定上一个离谱的价格 , 然后长期挂着一个优惠价销售 。
在遇到电商活动时 , 因为商品的定价高得离谱 , 电商平台可以在原价的基础上打上相当诱人的折扣 , 让消费者买到比“平时优惠价”更便宜的产品 。 这样即使产品的到手价有所上涨 , 因为低于原价 , 所以仍可纳入电商折扣的范围 , 并打上折扣的标签招揽消费者 。 而且这个型号为电商独占 , 即使消费者想要货比三家也无从下手 。
这种做法为什么经久不衰
这种明降暗涨的“优惠”现象已经存在很多年了 , 比如长沙市场监管部门就对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进行长达两个月的价格监测 。 发现仅长沙卖家中就有上千个产品出现了先涨后降的情况 , 其中甚至有超过60%的商品在11.11当天价格超过原先的到手价 。 除了长沙的监管部门 , 北京、上海 , 广东等地的相关部门都对这种现象进行了长期监测 , 结果也同样不容乐观 。
推荐阅读
- 灵武市融媒体中心|市科协走访慰问我市一线科技工作者
- 海峡导报大厦门|中西并进 做孩子健康守望者,厦门市中医院儿科紧跟现代医学科技发展步伐,护航儿童健康成长
- 科技不是第一生产力,自由才是
- 如果真正法治能保障自由,贫穷没有了,科技发达了
- 为挽救销量,“高冷”的苹果也加入618大促了
- 爱奇艺《庆余年》超前点播被判违法
- 618打响三通一达、百世、德邦、京东物流要这么干
- UP主自称患癌骗近百万?B站:如果造假将严肃处理
- 科技扶贫|科技“赋能”脱贫攻坚 深圳打造“科技扶贫”特色品牌
- “冷清”的中美双向投资,两国已“科技脱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