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北漂是一种啥样的体验( 三 )
在讨论的过程中我意识到,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网友的回复
93女,16年6月毕业于一个二本大学。
16年3月第一次来北京,跟着同学和老师来实习,来时的火车上看外面的房子,心里就开始激动,下了火车更是激动地不得了,我来北京了!去了798,故宫,国家博物馆,北京真大。
6月份毕业了,回家呆了一阵,无意中听鹅蛋(喜欢的人)说他在北京一个月工资一万四,哇,毕业前在宿舍和室友讨论毕业后的工资,觉得自己就值两千。然后我就想来北京啦,一个是工资高,一个是有喜欢的人。家里人不同意但是我还是来了。
7月份的北京好热好热,他住的小隔断间很小很小只有一个单人床一个小柜子一个桌子,小窗户外面是走廊,灯光昏黄。刚来北京的第一天我把他的衣服全洗了,手洗,两条胳膊好像废了,洗好的衣服挂在衣柜里用电风扇吹,屋里变得潮乎乎,我还想我是不是得了风湿了...
后来投简历找工作,面试了几家,有一家生物医学的公司要我了,试用期3500,转正4000。那里有一个很好的师傅,很耐心的教我,在这我跟着师傅学会了软件,进步很快。还有一个很温柔的老板,一个很精神的领导,一群很开心的同事,后来公司倒闭了。还欠了我一点钱。还稀里糊涂走上了劳动仲裁的路。
这时候住的地方搬了三次了,离开了鹅蛋,我从他的小暗格间搬到一个房租1700的厨房,这个厨房有个小阳台,晾衣服干得很快,有个单人床,我买了一个桌子。这个房子分四间,一共五个人,没有厨房,有很多蟑螂,我买了粘蟑螂的纸沾了好多,没事就看它们在上面动啊动。卫生间比较紧俏,有一次洗澡出来被一个女生给瞪了一眼...
10月份二房东来把我搬走了...搬到他住的房子的一间,有电梯在16层,有朝外的窗户,我当时觉得我住的房子必须有能看见外面的窗户,不然我会抑郁。那个房间有5平米,这个房子有好多隔间,都很小的,每个房间门上有字母,我记得我的是H。房租1900。我才挣4000,完全不够用,这时候我还要我妈的救济。 。。这时候每天晚上下班在家附近的菜市场买一块饼,只要一块五就吃饱了,还能给楼下的小黑狗一块,挨着菜市场真好。。慢慢天越来越冷,大风呼呼吹的我的窗子当当的响,有时莫名其妙感到悲伤...这时听说公司要搬到亦庄,我自作聪明先搬去了,结果公司没搬,更悲伤了...亦庄那个房子是自如的。10平米,房租1730..我就每天大早上挤地铁30站,近两个小时去上班,披星戴月的两个月。
2017年3月我离职了,离职后没几天公司搬亦庄来了..我又找了一个工作,在回龙观,确定工作后我毅然决然从大南边搬到大北边。新房子房租1730,15平米朝北,有个大窗户。新工作工资6000。
然而4月份我们部门就解散了...只干了一个月。我又开始找工作,找了一个好累的在望京的工作
,同事很少,熬夜很多,只做了10天我就辞职了,同事们都在办公室抽烟,我嗓子很难受,一熬夜就胃痛...还是身体重要。
6月又找到新工作了,现在依然在这个公司工作,工资到手8000,工作不累。11月份我的傻呵呵又腼腆的室友总是买好吃的给我吃,我做了他女朋友。开开心心过日子。
2018年过年回家,公司发了上一季的绩效,这样我的支付宝里有1W9了,给妈妈1万块压岁钱。嘿嘿嘿,今年才开始不用家里救济了。
来京到现在已经搬了五次家,工作做了4个了...(^U^)ノ
3月,我俩搬新家了,是个主卧,有个大阳台,有阳光。挺好的。
■网友的回复
90年典型性天蝎,性别女,25岁硕士毕业后奔赴北京,漂龄三年。
工作:家是距北京最近省份的省会城市,“国际性村庄”,从小对大城市的生活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憧憬,也没有一线都市梦,来北京的主要原因是工作机会和个人发展。毕业后获得了一家出版社和一家央媒的offer,均为行业内首屈一指的机构,最后因户口原因选择了后者,放弃了薪资较高的前者。入职后领导和同事们为人友善,知书明理,未经历过刁难和苛责;人力方面照章办事,也没有申请仲裁或是维权的经历;个人能力成长较快,获领导奖励和同事肯定,但囿于央企体制,薪资和职位提升不明显。整体来讲,工作相对满意,强度和糟心事均在可接受的阈值里,社会认可度较高。
以个人浅薄的经历来看,相对于其他城市,北京的人力管理绝对是较为规范的(前提是公司本身是一个合法的正规的单位),以前的同学也在全国各地,聚会时大家普遍反映,北上深杭的就职情况显然更好,不仅是工作机会多,天花板高,更显著的是在薪资、福利、社保、公休年假等一系列的规范程度上。
租房:独生女,父母经济情况尚可,无家庭负担;加之读研期间有实习和课题,拥有微型储蓄,所以在工资一般的情况下,也没有过住地下室或群租房的经历。三年一共租过三个房子,均为合租,均通过正规大型中介,未经历黑中介或是二房东等。第一年北四环次卧,房租2700,合租室友相处愉快,见面点头微笑,偶尔分享食物和用品,旅游回来会互赠小纪念品。第二年南四环次卧,2330,其中一户为无业道德婊,对他人高标准,对自己低要求,坚持到期后搬家并投诉室友。第三年西五环主卧,2400,与室友互不干扰,交流仅停留在分摊水电费,当然也无矛盾。
感受:相对于很多北漂来说,我自认为没有遇到过太奇葩的人和事,也没有经历太多的不顺遂。但是情感上的孤独,我感同身受。到北京时恰逢和恋爱N年的初恋分手,在没有朋友的城市里,这段每个失恋者都有过的“极度自我否定期”是一个人度过的。加上对北京的不熟悉,每天的孤独无助,内心的不甘和难过以及无限的自我否定则更加变本加厉。每天下班到地铁站的路上大概率是哭着走完的;失眠到凌晨两三点更是常态;来北京一两个月的时间吧,青春期都没有爆痘的我起了一脸的痘痘。
其实心里最揪心的,不是对谁的留恋,而是对自己当下状态的无望和无助感。你不知道这样看似临时性的生活要过多久,不知道到底要坚持多久才会有转机,也不知道这样下去的意义是什么,任何的好事坏事身边没有一个人可以分享,就是无穷无尽的孤独。孤身一人的北漂可以有三五成群的朋友出来聚聚,天南海北任你聊,唯独内心深处的一亩三分地不能说出口。同事就是同事,邻居就是邻居,我一个人依旧是我一个人。插科打诨可以,互诉衷肠是不可能的。
很多鸡汤会说,一个人的时候就是让自己变的更好,插花健身学厨读书,好好的爱自己。但依照此原则执行后效果并不大,因为“好好爱自己”并不足以撑起生活意义。当我们为了充实生活而去做这些事的时候,本身就已经是一个孤独的笑话。可能某一个周末我们去看展、看话剧、慢跑、做烘焙...好像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好像过了很充实的一天,但当晚上回到那个房间时,当一个人坐在床上时,当冷清和黑暗包裹住自己时,孤独悉数袭来,未减丝毫。好吧,描述出来总觉得没有那么有摧毁力。只能说经历过的人,无须多言,就可以感同身受吧。
转折与现状:2016年9月,北漂一周年,相识了我的老公,86年的老虎,大部分人手机里都有的视频APP的开发程序员,一见投机。自此开始相信缘分真是妙不可言,感叹世界上居然还有一个我的男版存在。11月确定关系,2月见家长,5月家长互见,9月领证。遇见他算是我生活的转折点吧,他出现之前的一年多时间,我真的都有点不记得发自内心的快乐是什么感觉了,而他出现后的每一天,都是前所未有的踏实。我第一次理解从对方眼神中看出爱是什么样子,即使他很忙回来很晚,我依旧真真切切的感受得到情感上的安全。
去年3月,我们在还是男女朋友且父母没有见面的情况下一起买了房子,双方父母和老公三方出资。是的,很惭愧,我的储蓄只够买个家电...由于我在西三环附近上班,所以在西五环买了一个小房子。办手续办贷款装修买家具,直至今年三月正式搬家,结束了租房生涯。继2009年上大学离开家独自生活,漂泊了也算近十年,现在终于有了自己的家。车的问题,我还在等着燃油车中奖,老公果断转了新能源,明年排到。好不好用的,反正也是个车吧。
我们在刚恋爱的时候也讨论过是否要回家(同一城市),但考虑到在北京买房压力尚可接受,双方父母能够提供一定的首付支持,我有户口具备扎根条件,综合考虑后还是决定留下来。有时候回头看看,我想很多时候的迷茫,只是因为不知道自己这么做这么漂着是为了什么。但是遇到了对的人,每件事都开始变得有意义,留下来不觉得艰难,回家也不觉得委屈。
每个北漂经历不同,但可能那种孤独是相同的。诺大的城市,没有人需要我,也没有人牵挂我,我的存在与消失,在这个城市里显得如此的微不足道。希望每个在外漂泊的人,窗几中都能有个等你的背影,心中能有个也在牵挂你的人。
=====================================================
最后还想插播一个经验主义小贴士:不知道是理性习惯还是对人信任度低的原因,我一直很反感找熟人和熟人介绍等方式去处理问题,而且个人比较相信大平台,也愿意在能力范围内付出较多的服务费,去购买有保障的服务。
我觉得这也是我较少遇到纠纷的原因之一。找工作时,有一些小公司让我去面试,有更高的收入和更灵活的上班时间,我还是没有选择;租房、买房、装修等,一律找正规的大型机构,算是多花一点钱去减少纠纷的可能。这不是因为我不在乎这点小钱,只是我认为这是值得消费的一笔钱,我也会在衣食住行的其他方面将这笔钱省下来抹平账面(比如衣裤鞋帽这些,追求舒适和合身,但不追求品牌)。
生活中各类纠纷和闹心事件减至最少,才能平心静气的处理其他问题,日子过得也不会看起来那么步履维艰。
仅是个人经验,供北漂同仁们参考。
■网友的回复
90年,女,武汉某985院校硕士毕业,5年来,漂过3座城市,转了3次行,一路从上海、西安漂到了北京,这次决定不走了。
很多人不理解我,原来的工作干得好好的,为什么宁愿薪水被腰斩,也一定要转行,还非要老大不小地折腾到一个陌生的城市,该不是读书读傻了吧?
他们说得没错,仅从物质上来衡量,就算来北京之后才三个月就有了一次不小的升职加薪,但是如今的收入水平,和离开西安时比,还是不值一提。再加上没房没车没户口,快三十了还不消停,去做什么互联网(在他们的意识里等同于不靠谱),确实有点不可理喻。
可是那又怎样?我宁愿年轻时多走点弯路,尽我所能把天花板往上抬,也不想三四十岁的时候,被生活压得无路可退。
之前做过的两个行业,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太多,在经历被动整顿;一个政策风突变,在进行大洗牌。虽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整顿和洗牌意味着挑战和突破,但是,当身边的同事不约而同地选择无视这些机遇,每天聊些家长里短的话题来逃避现实时,我打心底里感到成长力不从心,就像是陷在了一片沼泽里,有劲儿使不出来,还必须提着这股劲儿,否则就是无止境地下沉。
比起这种心累,北漂的难,又算得了什么呢?
当然,北漂也有北漂的心累,特别是夜深人静,想到一个人连赚钱都赚得这么孤单的时候,就会忍不住渴望有个温暖的怀抱,哪怕一下下就好。偌大个城市,无论多么拼命,都觉得自己好渺小,加了一天班,看着地铁上陌生的同龄人,清一色的匆忙和疲惫,有种说不出来的滋味儿。
有时候也会怀疑,这么一直漂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以我现在的收入水平,想在北京买房,基本等于奢望。最难捱的是每天中午打开APP叫外卖的时候,找来找去就那么几家店,哪一家都比不过老家的味道,不止一次悄悄地问自己,如果回家乡的话,哪里会有这么多的苦?
可是,我明白现在的痛是必须的,如今的打拼,就是为了有一天,当面临选择的时候,可以毫不迟疑地,不妥协。
我现在最应该做的,不是考虑赚多少钱,不是买房买车上户口,而是如何让自己更值钱。当我35岁的时候,我希望别人在提起我的时候,说的不是「这是一个在北京五环内买了房子的女人」,或者「这是一个在北京买了车的女人」,而是「这是一个在自己的领域内非常专业、能够把自己和身边人照顾好的女人」。
这样的女人,才可以不怕衰老,才可以无论任何时候,发生任何事情,都有办法凭借自己的力量过上有希望、有质量的生活。
现在我的一天大概是这样度过的——
早上6点就醒了,迷迷糊糊随手点开个课程开始听。
来北京后新买的小音箱还不错,有时候听不进去课程的时候就听会儿歌。
如果有前一天没有忙完的活儿,早上还要再忙一阵儿。笔记本就在床头,睁开眼就是工作,闭上眼工作就在枕边。
忙完爬起来收拾一下,不耽误8、9点钟出门。小区门口有家庆丰包子铺,鲜虾菜心包加小米粥打包,这个8块钱套餐,我能连吃一个月也不觉得厌。
然后就是工作工作工作工作工作,直到晚上8、9点。
推荐阅读
- 装怂是一种啥样的体验
- 鲜活,有趣的灵魂是啥样的?
- 二代,三代的海外华侨精英多吗? 这类人群在海外处于一种啥样的生活水平
- 有个手工特别厉害的朋友是啥样的感受
- 你不会和啥样的人做朋友
- 跟十多年朋友断联半年多,那是一种啥样的感受。
- 有一个好朋友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
- 最失败的装修经历是啥样的再来一次咋改善
- 跟mv低pu高的男友在一起是一种啥样的体验
- 穿越丙察察是一种咋样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