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峥」开场第1分钟就埋了3颗雷,一口气刷两遍,徐峥这部犯罪片太好看了( 二 )


第一幕里徐峥唱着一首上海童谣:“拔萝卜 , 拔啊拔 , 拔不出 , 老头子叫老太婆来 , 帮他拔萝卜 。 ”
这首童谣让人听得云里雾里 , 到后来徐峥偷皮箱时再次唱起这首蹩脚童谣时 , 观众才会心一笑 。
第二幕是个远景 , 徐峥提个皮箱走在街道上 , 他的秃头特别醒目 , 观众乍一看觉得是闲笔 , 看到后来才意识到这是徐峥偷窃成功后离开的画面 。
第三幕是徐峥的家中 , 他的弟弟青春萌动 , 正在看羞羞的录像 。
这时厨房的中药熬好了 , 弟弟走进厨房 , 电视里传来一条插播新闻:该市某宾馆皮箱失窃 。 画面戛然而止 , 跳出了片名“犯罪分子” 。
这三幕在影片后半段重复出现形成了一个闭环结构 , 这种手法出现在1994年的《低俗小说》里 , 1999年就被23岁的程耳应用到大学生的毕业作品里 , 实在是高 , 难怪有人说导演程耳是中国版的昆汀 。
在故事真正开始后 , 电影又做到张弛有度 , 悬念迭起 。
31分钟的电影提供了两大悬念:第一个是母亲的手术费怎么筹备?第二个是徐峥偷窃皮箱后能不能逃出生天 。
第一个悬念揭晓前 , 导演不紧不慢地先立人物 , 通过徐峥和弟弟 , 报刊亭摊主 , 床友 , 和母亲等人的点点滴滴塑造了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 , 再引出他心怀鬼胎偷窃的剧情 , 流畅自然 。
第二个悬念揭晓前 , 导演给了观众几个意想不到 。
我们不会想到之前和他冷若冰霜的弟弟最后成了他坚强后盾 , 我们也想不到被他帮助过的报刊亭主却向警方出卖了他 , 我们还想不到一直催款的医生竟然帮助他逃脱警方追捕 , 我们更想不到他的床友小张(黄奕饰)竟然是个有情有义女子 , 为他痛打报刊亭主 。
几个意想不到后徐峥顺利脱险 , 影片片尾徐峥嘴角上扬 , 与《猜火车》里如出一辙 。
本片若是在影院上映这个结局一定会被和谐 , 所以这个结局也是冲击了观众的观影惯性 , 也是个小小的惊喜 。
二、影片角色的塑造31分钟的片子几乎都是徐峥一个人撑起来的 , 导演赋予了他极其复杂的人物特质 。
他有善良的一面 , 他是个孝子 , 为了找母亲一个发夹他费尽心思 , 为了母亲的手术费更是铤而走险 。
他是个好哥哥 , 弟弟被欺负 , 他二话不说暴揍打弟弟的混混 。
他更是个热心市民 , 报刊亭主被欺负 , 他用相机拍下全过程 , 交给警察为报刊亭主伸张正义 。
他也有丑陋的一面 , 一方面对出国的前妻念念不忘 , 一方面晚上又电话撩骚各种妹子 , 还和店里的店员小张上床 , 是弟弟口中的流氓哥哥 。
他善与恶的一面聚合在一起 , 让人物有了“横看成岭侧成峰”的立体感 , 而在偷窃皮箱那场戏中 , 这种矛盾感又集中凸显 。
面对飞来横财他也胆怯 , 不停唱歌谣来安慰自己 , 他着急忙慌上离开 , 服务员提醒他:你的皮箱没带走 。
他恶的一面又占领高地 , 去厕所冷静一段时间后 , 果断实施偷窃 。
这场笨贼偷窃的戏因为有了这样的纠结拧巴才有了戏剧张力 , 而这种纠结拧巴是前面的戏份里铺陈好的 , 一点也不突兀 , 十分真实可感 。
三、徐峥的演技导演程耳有再多天才的想法 , 也必须有天才的演员来执行 , 这个人就是徐峥 。
本片皮哥一口气刷了两遍 , 影片给我最大的冲击就是:徐峥的秃头和柯达的胶卷 。
徐峥出演本片时只有27岁 , 可那时的他已经英年早秃了 , 记得徐峥在某演讲节目里坦言 , 自己20岁就秃头了 , 作为一个演员这个打击是致命的 , 他曾经万念俱灰 。
而在出演本片时他正处于人生最低谷:父亲去世 , 母亲远在法国 , 他倔强地留着那所剩无几的头发 , 那种丧的气质绝对不是演出来的 。
可是99届北影毕业生里那么多光鲜亮丽的男演员里 , 成为最后主角的就是徐峥这个秃头男 , 凭的是什么 , 就是演技 , 就是天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