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只有努力才能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新疆和田地区贫困户奋起脱贫见闻
眼下正是农忙时节 , 走在新疆和田地区几个深度贫困县的乡村里 , 贫困户奋起脱贫的故事比比皆是 。 从过去要我脱贫到现在的我要脱贫 , 一股股清新的风尚正在和田大地呈现 。 这些人身上表现出的干劲与信心 , 让人们看到了脱贫目标实现的美好前景 , 更为这些奋力脱贫的农牧民们感到振奋与鼓舞 。
海迪且·麦麦提明是和田地区墨玉县的一位贫困户 , 今年2月来到新疆金花蕊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做了一名吊坠制作员工 。 说起自己的转变 , 她说:我刚来时什么都不懂 , 经过专业培训 , 我学会了项链制作、车花等 。 现在一个月有2500元收入 , 相信以后生活会越来越甜 。
2008年2月成立的新疆金花蕊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 由阿卜杜麦麦提·加帕尔带领7名农民共同筹资300万元开办 , 主要从事黄金珠宝加工 , 当初每个月销售的黄金产品只有30公斤 。 几年间 , 他们主动借鉴同行的经验 , 吸取现代经营理念及先进管理模式 , 不断探索、创新 , 提高产品质量 , 月黄金销量达到150公斤 , 公司员工数量由最初的7名发展到今天的220余名 , 其中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180名 。
克日穆·吐尔孙托合提5年前就来此工作 , 成为项链组的组长 , 一个月有4000元工资 。 说起现在的生活 , 他笑着说:只要努力 , 就会有美好的生活 。 我这5年来的工作已经说明了一切 , 相信日子会越来越好 。
和田县色格孜库勒乡欧尔奴什村农民肉孜·巴克过去仅靠两亩地维持家里的生活 , 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 , 只想着政府会帮助他脱贫 , 不想自己如何努力脱贫 。 同村的农民如则托合提·阿卜杜拉虽说只有初中学历 , 却是个头脑灵活、勤劳能干的年轻人 , 因为有一手种蔬菜的技术 , 在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 , 他成立了欧尔奴什蔬菜合作社 。 肉孜·巴克被拉进合作社 , 跟着如则托合提·阿卜杜拉学习种菜 。 说起现在的生活 , 肉孜·巴克说:想想过去我的想法真不好意思 , 只知道等 。 现在在合作社劳动 , 不仅每月可以挣到2100元工资 , 更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 只有努力才能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
如今全村62户农民将500亩耕地入股到合作社 , 50名本村农民 , 其中有30名贫困户成为合作社的工人 , 村里的蔬菜产业发展越来越红火 , 村民致富奔小康的信心更足了 。
艾则孜·阿卜力克木是和田县英艾日克乡琼提热克村的村民 , 2018年以来 , 他利用村头是沙漠的地理优势 , 开始种植红柳大芸 。 虽说也经历了不少次的失败 , 但他还是坚持了下来 , 不仅控制了流沙 , 还通过出售大芸 , 脱贫致富了 。
【贫困户“只有努力才能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新疆和田地区贫困户奋起脱贫见闻】2019年 , 驻村工作队动员村民入股 , 建立养兔合作社 , 通过集中养殖 , 提高兔子成活率 , 确保村民收益 。 乐于助人的艾则孜·阿卜力克木主动报名 , 成立了和田县帕万兔子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 带领村里的5名贫困户 , 开始了养兔事业 。
一开始有热情没经验 , 兔子没养好 , 村民热情一下子低了好多 。 艾则孜·阿卜力克木回忆说 , 虽然有些灰心 , 但一想到村民还等着兔子增收致富 , 他又打起了精神 。
不懂技术 , 他就到新疆枣兔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学习技术 。 在兔子繁殖期 , 公司技术人员住到合作社 , 手把手教他如何给兔子接生 , 如何打疫苗 , 如何配饲料 , 等等 。 第一批兔子出栏 , 每个农户拿到了700元分红 , 虽然不多 , 但是他满心欢喜 。
见到墨玉县普恰克其镇布达夏合勒村阿依尼牙孜罕·阿卜杜哈力克时 , 她扎着高马尾 , 衣服干净整洁 , 走起路来很利落 , 十分干练 。 30多岁的阿依尼牙孜罕·阿卜杜哈力克是一位单亲妈妈 , 带着两个孩子生活 , 日子过得不宽裕 。 2018年 , 墨玉县普恰克其镇万亩蔬菜基地招聘工人 , 她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 。 初到万亩蔬菜基地上班 , 她不怕苦不怕累 , 什么农活都主动要求干 。 基地负责人问她:浇水、接水管这活有点难度 , 也很累 , 你愿意试一下吗?这个活比其他活工资高一倍多 。
我愿意 , 苦和累我不怕 , 技术我也会好好学 。 阿依尼牙孜罕·阿卜杜哈力克一口答应了 。 就这样 , 她学习给菜地浇水的技术 。 每次浇水 , 难的不是放水 , 而是接水管 , 检查每一条滴灌带的情况 。 由于水管粗 , 只要有一处漏水 , 就会产生发大水、淹没菜苗的危险 , 还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 为了防止发生危险和水资源的浪费 , 她养成了细心检查每条滴灌带的习惯 。 随着技术越来越成熟 , 她的工资也从刚开始的1500元涨到了如今的4000元 。 这个活 , 只要掌握技术 , 人勤奋肯干 , 干多了就会增加收入 。 阿依尼牙孜罕·阿卜杜哈力克说 。 今年5月 , 她领到4200元工资 , 成为全基地员工工资最高的一个 。 她深有感触地说:还是学点技术好 , 有了技术 , 就算我从蔬菜基地走出去 , 我也一样可以找到工作 , 一样可以有可观的收入 。
在和田地区采访久了 , 这样的故事越听越多 。 更可贵的是 , 从他们奋斗的身影里 , 我们看到了脱贫攻坚取得成功的日子近在眼前 。 (光明日报采访人员 王瑟)
推荐阅读
- 全人类只有五个人懂自由
- 只有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永久性才能使公民定心
- 人民网|兰海军:从脱贫户到“山村卫士”
- 我们几代人的努力什么都没改变,孩子你要。。
- 学习娱乐技|努力拼搏,把爱献给心血管事业——记河南省"医德医风标兵"张瑞成
- 谈资|肤色分黑与白两种,骚乱却只有一种
- 大国小民|童年的四姐妹,只有我一个逃出了大山
- 电商|三部门:支持对退伍军人、贫困户等开展农村电商培训
- 客家香格里拉|这个微信群里,只有她一个人不是骗子...
- 外媒:越南努力恢复经济 这些因素或助其吸引外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