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4月份汽车产销继续回暖 销量结束连续21个月下降

□ 4月份 , 整车企业生产经营已基本恢复 , 产量已达到去年同期水平 , 汽车销量结束连续21个月下降 。
□ 中汽协方面表示 , 4月份销量同比正增长的态势能否继续保持还要看政策支持力度、国内消费恢复情况以及海外疫情控制情况 。
5月11日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 , 4月份全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10.2万辆和207万辆 , 环比增长46.6%和43.5% , 同比分别增长2.3%和4.4% , 月增速为今年以来的首次增长 , 其中销量更是结束了连续21个月的下降 。
4月份 , 整车企业生产经营已基本恢复 , 产量已达到去年同期水平 。 商用车同比增长较为明显 , 产销量创月度历史新高;乘用车市场尚未完全启动 , 产销量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 。
新能源汽车产销环比延续了上月快速增长势头 , 同比降幅也比3月份有一定收窄 。 4月份 , 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万辆和7.2万辆(含特斯拉) , 同比分别下降22.1%和26.5% 。
4月份汽车销售情况好于预期 。 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 , 汽车总体市场逐步恢复 , 一方面得益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和相关促消费政策推动;另一方面则是受企业补库存拉动 。 此外 , 也有去年基数较低的因素 。
从中汽协连续几次发布的月度数据来看 , 今年以来我国汽车销量的曲线图呈V形回升态势 。 前4个月 , 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59.6万辆和576.1万辆 , 但同比来看仍在下降 。
【销量4月份汽车产销继续回暖 销量结束连续21个月下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育与开放经济研究中心产业部主任卢福永表示 , 前4个月 , 我国汽车产销大幅波动主要是受疫情持续影响 , 同时叠加了季节性因素扰动 。
在卢福永看来 , 汽车作为典型耐用型消费品 , 长期来看其需求比较刚性 , 但短期内又较有弹性 。 因此 , 受突发事件影响 , 短期内家庭购车换车计划 , 以及具体车型、层次都会改变 , 致使销售市场波动 。 同时 , 这也意味着短期内的促销政策是有效的 。 经销商积极利用国家和地方政策 , 结合自身让利促销手段 , 短期内让销量回升到一定水平也是能够实现的 。
卢福永说 , 从国家层面来看 , 汽车市场前端促消费政策的力度已较为可观 。 今年4月份 , 国家发改委联合多部门发布了《关于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 , 通知中提出了五大鼓励汽车消费的措施 , 包括调整国六排放标准实施有关要求、完善新能源汽车购置相关财税支持政策、加快淘汰报废老旧柴油货车、畅通二手车流通交易、用好汽车消费金融等 。 中汽协相关负责人表示 , 这些措施都针对当前汽车工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痛点和难点问题 ,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疫情给汽车行业带来的负面影响 , 对于今后汽车产业平稳、健康发展以及大力促进消费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
此外 , 地方政府也出台了诸多措施鼓励汽车消费 , 比如广州、深圳等地陆续发布了新能源汽车购置的补贴政策 。
卢福永认为 , 除了政策支持 , 要实现短期内市场的快速回稳 , 关键还在于经销商和厂商的联合自救行为 。 建议采用多维的让利促销手段、提升后期保障服务水平、加大与金融机构合作 , 提供更加便利和优惠的汽车金融信贷服务等措施 。
在国内疫情防控逐渐稳定的同时 , 海外疫情还在持续蔓延 , 给全球汽车市场造成了严重冲击 , 引发了对汽车供应链稳定性的担心 。 据不完全统计 , 到4月初全球停产的整车厂超过150家 , 停产的零部件企业超过3000家 。
中汽协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表示 , 国外疫情蔓延确实会影响到汽车供应链 , 但总体可控 。 目前 , 欧美已有不少汽车工厂陆续复工 。 按目前情况来看 , 不会对国内整车制造产生太大影响 。
中汽协也提醒 , 虽然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向好 , 但境外疫情扩散蔓延势头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 疫情发展还有很大不确定性 。 因此 , 行业上下游企业应重点关注海外疫情防控的形势变化 , 提前做好相应准备 , 以降低国外疫情对国内汽车行业的负面影响 。
对于全年销量 , 中汽协方面表示 , 4月份销量同比正增长的态势能否继续保持还要看政策支持力度、国内消费恢复情况以及海外疫情控制情况 。
据了解 , 中汽协密切跟踪的23家企业集团(204个生产基地 , 年销量占比超过96%) , 除上汽有1家企业未复工外 , 其余均已实现复工 。 从各省份汽车生产企业复工情况来看 , 截至5月7日 , 除新疆外 , 其他各省份已全部复工 。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采访人员刘 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