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北京二环内有优越感吗啥体验
直接上图吧,我的家和我的单位。
自己看的时候都觉得骚气,家住二环里,史家小学学区房,每天上班往二环外走,真的是走,15~20分钟到单位,九点上班我八点半出门还能在楼下抽根儿烟。不需要挤车挤地铁,长安街戒严堵成狗我都无所谓。这算是优越感吧。更多的优越感来自于出差的时候,和当地去过北京的人聊天,一听我住二环里马上就接一句“哎呀呀真是有钱”,去温州的时候当地的房地产老板以为二环里的房价基本是25万左右一平米,激动的跟我敬了杯酒。实不相瞒,上班两年多单位的外国人一直以为我是富二代,招我的老板起的头儿,好不容易他要回国了,跟新老板交接那天他还特意指着我介绍“这是XXX,他家住二环里,他是富二代”。得,这标签是下不去了。当然,他们不太了解,我们家以前住胡同,上厕所都是胡同口的公共厕所,晚上只能用尿盆儿,2002年拆迁,05年回迁,不给补偿金,房子多出的面积需要自己买,而且我们家就这一套。他们也不太了解,我家附近有北京站、建国门、灯市口、朝阳门、东四、东单六个地铁站,最短的也要走15分钟才能到。他们肯定不了解,家门口最近的公共汽车站只有24和674两趟公车,开车间隔成迷,走到长安街、二环路还有灯市口附近的车站都需要15分钟。因为工作原因,除了单位以外,我时不时也出没在商务部和外交部,没有车坐,最快的办法就是走着,商务部20分钟,外交部25分钟。冬天还好,天气一热到了地方就是一身汗。为了突出自己惨,你们就当我找不到小黄车吧,不过确实也真的不好找,而且也是一身汗。。。反正就是这么个地方,虽然是二环里,但是真不能算交通方便。真说优越感,有,仅限于下班时看着建国门地铁站拥挤的人群默默优越。现在看着拆迁户又拿钱又给房,我也是没脾气。更多的还是一种习惯。打小住二环里住惯了,90年代那会儿一说三环外都觉得是郊区,那时候城里人一听拆迁安置房在回龙观,第一反应就是拆一套给两套都不去那鸟不拉屎的地方,现在让我卖了房子住五环外,我同意我父母也不能同意。其实亦庄、通州、一些外环的居民区我经常去,买菜比二环里便宜,停车比二环里方便,房型比二环里好,环境也比二环里强,甚至出差到一些二、三线城市,无比羡慕当地人的居住环境。但是没办法啊,走不了的,算是个执念吧(当然你现在给我外面两套房再加个几百万人民币,我二话不说收拾东西就走)。这事儿不能往深了想,就赶上这时代了,没辙。父母以前都是普通职工,日子也就普普通通,说我家穷吧,我把房卖了直接千万富翁。说我是千万富翁吧,这房子又不可能卖。优越感我是真秀不出来,有也是别人加给我的,琢磨着“家近是一宝”,走着上下班乐呵乐呵得了。剩下的,毕竟二环里才是老北京城,住这儿觉得自己挺地道的。给千万富翁一面子呗,点个赞什么的。
捎带手把我追媳妇的故事也点一下呗,我想给丫一惊喜。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545094/answer/4736699227月18日:哈哈哈哈哈哈哈都说了优越感是别人衬托出来的。
7月21日更新:客官老爷们我真是爱你们。快7000赞了,谢谢大家的厚爱。这个答案下的最后一次更新,我说点儿心里话。1、我看评论好多人说读着读着读出北京话的味儿了,其实我真的手动懵逼,不是成心的各位,可能是平时说话的味儿自然而然的揉到文字里面了。真要说那些北京土话,实话实说我知道的不多,还是得找公园晨练的大爷们问问。2、好多人问过我为什么这个房子不能卖?几天前一个人留言问我北京人的生活状态,我是这么回复的:既有作为祖国首都人民的自豪感,又深深被城市发展所困扰。北京人有强烈的故乡情,但是北京人没有故乡,出国待几年回来都变了,也就二环里才能维持。其实以上就是原因。不难理解,虽然现在拆迁的时候给钱给房政策都比较完备,但是当排除所有外部干扰之后,我敢说没有一个人,没有一户家庭心甘情愿的离开自己的根儿。燕子都知道每年飞回来搭窝儿,别说人了。这种情况下,即便卖了房之后可以去别的地方过更好的生活,这个选择显然也不是心里上最优的选择。说句不好听的,自己到底是千万富翁还是穷逼自己心里跟明镜儿似的(自己最明白),千万富翁没那么多毛病,穷逼活的才讲究。根儿就得守着,我在这儿出生在这儿长大,过的舒服是我命好,过的不舒服也赖不着谁。但是你让我自己离开,不可能。我好歹已经住了楼房,您各位身边儿要有胡同里那帮千万富翁,问问他们是不是宁可天天去公厕解决问题也在这儿挺着呢。所以我也挺庆幸虽然十几年前经历拆迁但是没离开自己的根儿,这是缘分,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走的。最后,放上一篇我2015年留学回来写的东西,放这儿我觉得特别合适。
哎呀~我真他妈矫情∑( ̄□ ̄;)8月20日更新:我耳机可能坏了?﹏?
https://www.zhihu.com/video/1014996812394082304嗯,我其实已经不正经学日语很多年了。关于日本留学的事儿,写了26段文章在我主页里面,感兴趣的想看就看,也就是个参考。
2019年6月3日更新:
快一年前的答案这两天又收获好多赞,所以再写几句吧。我要结婚了,就是和链接里那个败家娘们儿,ε=(′ο`*)))唉。
再让你们看看国庆彩排期间楼下戒严的街道和远处光芒万丈的天安门。
■网友的回复
优越感?我在16岁以后每天都想逃离这里。
先上个位置
在上图中被西单、金融街、皇城根包围的“小酱坊胡同“就是我家。
然鹅,我既同钱没关系,也同时尚(西单可以算是几十年前的北京的宇宙的中心吧)没关系,更同皇家没关系。
我就是生活在这些光辉地名夹缝中的一个“胡同串子”。
目前还是平房,平房一点也不好。夏天特别特别潮湿,湿得我浑身上下起大泡。冬天的话又很冷,阴冷阴冷的坐不住。我家里条件不算好,家里就这一个住处,奶奶留下的,是公房,意思就是只有租住权利,不能买卖,也不能倒租。住平房的至少51%家里还是没有独立的卫生间,需要上公共厕所,晚上就用“尿盆”,早起端着一盆尿倒去公共卫生间。
我家是在我生孩子那年2016才装修的,也就是2016刚有的自己家的厕所。我直到上高中的时候还在用尿盆,现在想起来觉得有点戏虐,当时却觉得这是自己最大的耻辱。
说倒尿盆,想起我爸了。我爸一生很失败,只除了三件事,一是给我起了个有点好听的名字;二是不反对并支持我花钱上课外班;另一个就是给我们家倒了几十年的尿盆。
我爸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没了工作,在大人们的各种交谈中隐约知道大概因为几件事情:照顾我生病的爷爷奶奶;照顾年小的我;脾气怪异不合群跟工友们合不到一起。后来我爸零星修了一小段时间自行车,就在胡同口摆摊儿,然后认识了些不三不四的人;挣了点钱,就天天回家骂我妈,或者喝点酒冲着那些“朋友”嚷些:女人就得打!然后一个酒瓶子就甩过去了。
“我他妈给你丫挣钱!臭傻逼!“这是当时的口头禅,那时候我就两三岁。后来干了不到一年,我爸就不出去了,再后来就基本与社会脱节,再没有工作过。我爸是我在25岁前的第二大耻辱。
因此,我妈根本不靠他养;事实上是我妈养了这个家大半辈子,她是个绝对勤劳的妇女。但她就是离不开这个房子。从小到大各种干架后,我听到最多的就是“我要不是为了这个房子,我早跟他离了”。从小说到大,直到读了研究生,我终于忍不住了哭着跟我妈说,“离吧妈,咱们出去租房子住,苦一点没关系,开心就行”
但我妈说,“我一辈子都守了,现在走,冤啊“。
我从小学就想让他们离婚,从前我一直一直都以为是房子困住了我妈,或者是因为我,我妈才不走。后来我知道了,是她自己困住了自己。
我妈从小对我的期望就是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受人尊敬;嫁一个有“好”工作的男人,组成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然而命运连这点愿望都没有为她实现。为什么这么迫切的“稳定”和“受人尊敬“呢?很简单啊!因为她的工作恰恰没有这两点。
98年全国下岗浪潮,我妈本来在义利食品厂做检验员,然后突然就迎来了要面临跟着厂子迁走和买断的选择。厂子迁到西红门,当时是一个感觉遥不可及的地方(虽然现在从我们家做地铁四号线半个小时就到了),于是我妈买断了。
买断之后,我妈一直主要做的工作是市场访问员,就是那种你走在路上突然有人问你“来来来小伙子帮阿姨答个问卷给你个礼品”的阿姨。这个工作一点也不好,因为基本不存在调查,大部分都是领了卷子在家不停圈圈画画,找点熟人留些联系方式。我妈的二十年就献给了这些圈圈,和别人的冷眼以及恶语拒绝。在25岁以前,我妈的工作也是我的耻辱,而我又了解我妈对我以及这个家的付出,所以我是为了这个耻辱,而更感到耻辱的。
但再怎么说,挣这个钱也比在厂子里挣死工资多点,加上我妈又特别勤劳,所以收入维持温饱,偶尔有些结余。而这些结余,都砸在了我的身上。
从小到大我就是泡在各种兴趣班、补习班里的。我是胡同孩子群里的另类,当大家都在外面疯跑的时候,我不是在家里做数学题,就是在家里写书法。我妈说我跟他们不一样,我要好好念书,改变命运。在对我的培养上,我要感谢我那糊涂的老爸的没有阻挠。
在我还小的那个时候,大多数胡同里的叔叔阿姨们根本不舍得花钱给孩子上课外班,他们的钱要么打了牌,要么小心翼翼存起来了罢。而我那有点“混蛋”的爸,不上牌桌,钱也舍得给我花,即使作为一个社会人和一个丈夫他多么失败,在对待我的真心上,我是懂的。
我五岁上过小提琴课,一节课就要小两百块钱,当时的两百块钱是真的两百块钱,去超市能买三个人都拎不过来那么多的东西。(现在200块你恨不得去个7-11都不够花了……)我妈说,发了钱第一件事就是交学费,这钱还没捂热呢。我们家的钱就是这么被我都造了的。我上了初三(2007年)家里才有的空调。
从小到大,老妈把她人生所有的快乐和希望都放在了我的身上,所以直到上大学的时候,我偶尔还会在宿舍床上深夜痛哭,觉得辜负了我妈,觉得对不起我妈,觉得自己很罪恶,“要不是因为我,大概我妈不会这么辛苦吧……”。这个包袱时刻压迫着我。
说到我,从小就是我爸妈的骄傲。其实我根本就是很一般很一般,但他们就觉得我光芒万丈了,因为比他们俩强。我一路求学之路还算顺利,考上大学,不算好,也不算太差;后来考上了研究生。在研究生的第一个学期,我爸妈还在不断打架,我越来越少回家了。其实从高中开始我就不停在抗拒自己的家。
我的高中是一所真挺不错的学校,身边的同学也都很优秀,就是在高中时期,我知道了人和人的差距:有的同学可以花二十万进来而不用中考;有的人天天上课睡觉也可以考第一名;有的人钥匙串上挂的是lv,用的手机是苹果1代……而我,是一个家里吃低保,老爸没工作,老妈天天被人呵斥,全家上厕所还用尿盆的人……我妈为了我能和同学们“玩”到一起去,拼了命的供我。那时我知道了,如果你用自己吐了血挣来的钱去喝一杯咖啡,然后还发现咖啡是苦的,你会骂“傻B才会花那么多钱喝咖啡“;而你如果真的有钱,咖啡对你来说就跟自来水的价值没什么区别……(所以前段时间爆出来家长开法拉利去学校被t出群的时候,我就特想说你们这些家长就不要用自己的日常来揣测别人的日常了好吧)(那时候真的觉得去咖啡店喝咖啡是非非非非非常贵的!)
在高中我知道了自己真的穷。我也知道了其实还住在我们那里的,也基本都是穷人。于是,我拼命想撕掉自己身上“住胡同“这个标签。从高中开始,我就特别排斥说“北京话”了,我要求自己说标准的普通话。我讨厌那些痞里痞气的男男女女,我讨厌玩世不恭的态度,我讨厌那些京骂,我甚至讨厌公众场合大声说话,那声音就像充斥在胡同里的喧嚣。我讨厌的这些有点莫名其妙,但我就执拗地觉得我对这些的讨厌,能使我远离那个令我沮丧的家。
后来我上了大学,住了学校,回家的时间越来愈少。在大学期间我还算珍惜时光,读了一些书,去了一些地方,视野和心态逐渐好了起来。基本上家里带来的自卑越来越少,唯独在谈恋爱上,我还是摆脱不了因为家庭产生的自卑感。我真的喜欢过一些男孩子,但我觉得他们条件太好了,我和他们在一起压力太大了,我感觉每一刻我都呼吸不上来,于是我连争取都不愿意了。
推荐阅读
- 十只鸭子在北京的旅程是怎么样的
- 住在东六环 在 西四环上班是种啥 体验?
- 汉邦剪裁在北京的西服定制品牌口碑里算好的吗
- 北京有哪些优秀的独立家居设计工作室
- 太原威久留学你们有谁去过没
- 北京奥运会咋了为啥总被拿来和别的奥运会作对比
- 十年后、二十年后的北京城会是啥样子
- 北京有没有靠谱的留学机构啊
- 25岁了,一个女孩独自在北京发展,拿着8k工资,却不知道路该咋走,无车无房,生活迷茫,我该何去何从
- 我这样 该不该去北京